学习王若飞同志刻苦好学的精神(来稿述评之二)

1961-08-16 03:35杨胜钰
中国青年 1961年11期
关键词:王若飞困难同志

杨胜钰

在一叠叠印着美丽花纹的信笺和各色稿纸上,青年读者们写下了在学习“王若飞同志在狱中”以后的另一个共同感受。他们说,王若飞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者,不仅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并且在治学精神上也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惊人的毅力,孜孜不倦、刻苦勤奋的顽强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青年都应该好好学习。

“有学问的人”

若飞同志是个杰出的革命家,他有坚定的元产阶级立场,又有极其渊博的学识,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北京程巩、福州沈如意等许多读者都这样写道。若飞同志具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渊博的学识。这首先就表现在:他研究问题,所涉猎的范围真是古今中外,十分广阔。北京读者何雄说:“我们可以看一看:若飞同志在狱中所写的东西,既有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评论,又有关于我们党的历史、革命经验的介绍。他写了有关中国革命前途的理论文章,也评价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他谈论革命者的思想修养、指导日常工作,在教育问题上发表了好些宝置的意见,又批判了王阳明学说,批注了易经。若飞同志的视野是多么宽广啊!”陕西读者程景说:“若飞同志有学问,也表现为他在语言素养上,有很高的造诣,他懂俄文、法文、德文、日文,还在学习英文、拉丁化新文字和世界语,在我国各民族语言中,他也学会了蒙文。”中国人民大学丘成希等来稿更着重指出:“若飞同志之有学识,重要的还不在于他博览群书,博古通今,而是在于他能学以致用,把书读活了,因而在和敌人斗争中表现了有高度的智慧。”山东李治德说:“尽管狡诈的敌人,由于多次失败的教训,审讯前千方百计搜罗了共产党的‘材料,作了充分准备,审讯中又极力在找若飞同志的破绽,但若飞同志在法庭上义正词严,侃侃而谈,有理有据,精辟的分析,尖锐辛辣的回击,把伪法官反驳得张口结舌,心慌意乱,只好狼狈地滚下法台,中途宣布退庭。”湖南刘铁金说:“更可笑的是,愚蠢的敌人还妄图以‘孟子‘佛经‘易经之类的东西来腐蚀若飞同志。而若飞同志却能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很好地分析批判。把这些东西化为犀利的武器,象匕首一样,直插敌人的心脏。”陕西王泗声等在来稿中又从另一方面指出:若飞同志循循善诱,在狱中能够团结教育各种各样的人,也与他的博学和很好的理论修养大有关系。他善于解答难友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各种问题的解答,又向大家讲明了基本的革命道理,讲明了社会发展史和阶级斗争,因此难友们听了以后都十分折服。

学习的动力从哪儿来?

读者们都说:王若飞同志所以有如此顽强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他牢固地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他不论是在阶级斗争中学习实际经验,或是学习书本知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革命。若飞同志在谈到他为什么要学习外文时,就说得很清楚:“学会一种外国文,就等于打开一个新天地,也等于掌握了一件新的武器,更有利于进行战斗。”正因为若飞同志把学习目的建筑在共产主义的雄心大志的基础之上,所以他深刻地了解:“要建成共产主义的大厦,光靠两只手或者简单的工具,不掌握先进的思想武器,丰富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知识,要完成这样伟大而观巨的历史使命是难以设想的。尤其在残酷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敌人是用各种手段,其中也包括用他的思想武器来袭击我们,因此我们更要在思想上很好地武装自己。”江西农学院罗辉美这样写道。武汉师范学院左赤来稿说:“为着个人而学习的人,他的动力是短暂的,这就如夜空的流星会顿时殒灭于太空之中;为着祖国和人民而学习,其动力是永恒的,这就象太阳一般,永远放不尽光芒。”若飞同志说:“除了党的利益,没有我个人的利益。”是的,正由于若飞同志不象我们有些青年同志那样把学习看做是个人私事,把知识看做个人得名得利的本钱,他学习是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因而他在学习上就具有无穷的毅力。

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许多读者认为若飞同志所以如此博学多才,是由于他有孜孜不倦、学而不厌的学习精神。国际关系学院邵凌云等来稿都说,若飞同志少有大志,从青少年时期起,他就培弄了刻苦勤奋的好学的优良习惯。他

在学校里,认真读书,顽强地学会最难的功课,他读了很多书,对书的内容都能深刻地理解。长春第一汽车厂丁宝日也说:“若飞同志就是在监狱里,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为了教育难友,为了出狱以后,能更好的为党工作,在不断地提高自己。”北京读者余天说:“若飞同志从不把学习看做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在学习上富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所以他真正是做到了‘学而不厌,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荒嬉。多么令人感动啊!你看他就在狱中患了重病,稍有起色,他又照常进行他的体操活动和顽强的学习了。”许多读者来稿还指出:若飞同志在学习上也眼光远大,从不自满。“学习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满足。他没有犯这个毛病,不象有些同志那样学到一点东西,便认为‘够了‘差不多了可以应付工作了。他本来巳掌握了俄、法、日等国文字,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很够了,但是若飞同志为了打开一个新世界,却非学会英文不可,我们要攀登上知识的高峰也必须培养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长春丁宝日来稿)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若飞同志在治学上的严肃认真刻苦的求实态度,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从这篇回忆录中,我们就看到,若飞同志读书是勤加批注,细心钻研的,而写作也是蝇头小楷,一丝不苟。黄齐生老先生也说若飞同志“学习办事,总是这样不夸不张、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多少年都是这样。”许多读者们认为:毫无疑问,正因为若飞同志在学习上既注意博览群书,又能够刻苦踏实,认真钻研,所以他的学识就既博大,又精深。看问题就能站得高,看得远,对敌人,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就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团结教育同志他就能循循善诱;在工作与斗争中,他就能应付各种复杂的事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应付政治问题和工作问题,而是站在科学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问题。

不怕困难

很多读者这样写道:若飞同志在监狱中的学习条件是非常困难的。没有纸墨笔砚,没有桌椅板凳,没有书籍,晚上不准点灯,白天又不断受到敌人的监视搜查,但这些困难和限制,都没有吓倒他。没有报纸看,他就把废弃了的陈旧的敌人的报纸一张张地摊开来,从字里行间透过假象,去观察政治形势。没有写作工具,他就想法买了个铜笔帽,把碎墨块放进去,吐进唾沫,用毛笔蘸着写,毛笔不好使,改用柴棍,柴棍易破,改用竹棍,竹棍难找,就改用席棍。没有纸就用香烟盒的废纸,用线装古书没印的一面。总之,不管学习条件怎么困难,若飞同志都能千方百计,一一突破,坚持学习。‘不管是风雨如晦的日子,或是寒气袭人的冬天,若飞同志总是凑近窗口,把纸摊在膝盖上,左手拿着铜笔帽,右手捏着芦席棍,吐着唾沫,蘸着墨汁,一笔一划地写下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若飞同志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撰文著书,顶少写下了二十万字。其中每一个字都可说是若飞同志坚强无畏,勇于克服困难精神的结晶。若飞同志为什么能够这样呢?上海读者吴强说:“有了伟大决心,才能克服巨大的困难,若飞同志认识到学习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所以他不管环境如何艰苦,条件如何困难,他都要坚持学习。”江西读者罗辉美等还指出:革命者总是要在困难的条件下进行战斗的,我们如果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学习也是学不好的,当然更谈不上其他了。而若飞同志在学习上所具有的克服困难的精神也正是他的坚强革命意志的一个鲜明体现。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不少的读者在学习了“王若飞同志在狱中”以后,也粉纷联系思想,检查了自己在学习上的缺点。他们写道:我们今天生长在和平幸福的时代,住在幽静美丽的校园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照耀如白昼的电灯,齐全的教学设备,还有辛勤执教的老师,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的学习条件,比起革命先辈来说,真是有天壤之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有的青年谈到了自己由于学习目的不纯,因而学习动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坚持学习。唐山铁道学院裴卓岩说:“我脑子里老是想着:现在多读些书,学点本领,以后就能有名有利。由于我是在追求舒适生活,在平日虽想读书,但总不可能做到非常勤奋,我畏难苟安,有时功课一紧张,就叫苦。俄语课学不好,我就干脆放弃。读了“王若飞同志在狱中”一文,给自己上了一堂政治课。我认识到学习必须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我们在学习上的劳动付出得愈多,也就可能给共产主义事业尽力愈多,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得好。”

河南开封二中张运华来稿说:“我过去,学习是为了将来个人能得名得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缺乏雄心壮志,常常是三分钟热度,一遇困难就情绪消沉,不能坚持。王若飞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使我联想到自己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过去几辈都是给地主扛长工,在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哪有上学的呢?解放了,党培养我,让我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中,我本来应该好好努力学习,但是我的表现,与党和人民对我的要求,相差得多么远

啊!因此,我必须在学习上首先树立远大目标……”

还有些读者在来稿中写着,自己在学习上还没有做到刻苦努力,常常强调客观,借口工作忙、基础差等问题不好好学习。河南滑县城关公社王修斋来稿说:“我工作一忙,就不学习了,有时甚至连报也不看,我还原谅自己,认为这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现在以王若飞同志当时的处境来相比,我真感到自己不好好学习,主要是由于懒汉思想在作怪。要说工作忙,若飞同志在狱中的工作不是更艰巨更繁重吗?他不仅时时刻刻要和敌人斗争,而且还要帮助同志,团结难友,但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若飞同志仍然不放松一分一秒地学习,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学习的一生。今后我也一定要抓紧学习。”

河南开封师范学院李家亭说:“我在学习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特别是对学习外文,更感到头痛,觉得自己基础差,很难学好。可是,当我看到若飞同志在狱中还学习英文时,就觉得自己没信心学好外文,向困难低头,是错误的。固然在学习过程中,是会有困难的,但问题就在于如何对待困难。三毛不是基础非常差吗?但他就学习进步很快。我也应该象三毛学习识字、写字那样,一笔一划,一遍两遍,反复地认真地学,我深信若飞同志对三毛所讲的一句话:‘天下无难事,就怕有恒心,只要刻苦认真,我的外语一定能够学好。”

青年时期更应当好好学习

最后,很多读者还特别提到:在青年时期,更应该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青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打基础的时期。”“青年青春焕发,精力旺盛,‘莫等间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如果要想将来为祖国人民做出很大的贡献,那就应该加紧学习,在各方面都作好准备。”(贵州黔东南凯里中学杨胜玉等来稿)

猜你喜欢
王若飞困难同志
困难中遇见团队
见证革命情谊的棉背心
困难我不怕
王若飞和乌兰夫的革命友谊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严良堃同志逝世
选择困难症
王若飞、李培之在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