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第2期,总第23期-海外书讯

1981-07-15 05:54
读书 1981年2期
关键词:费希尔贝内特琼斯

《潜鸟湖》(LookLake),E.L.多克托罗著,258页,纽约兰顿书屋(Rand-omHouse)出版,11.95美元

美国作家E.L.多克托罗一九七五年创作了《爵士音乐》,第二年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奖。一九八○年他以一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写作了《潜鸟湖》。作品问世之后,作家对于美国黑社会内幕的描写,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注意。

多克托罗曾在俄亥俄州的凯尼恩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就学。年轻时曾在美国陆军服役。他写有《欢迎来到困难时期》(一九六O)、《跟生活一样伟大》(一九六六)和《丹尼尔的书本》(一九七五),曾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全国文学艺术院奖。

《潜鸟湖》描述一群浪荡的男女一九三六年来到阿迪龙达克潜鸟湖,在百万富翁贝内特经营的一家汽车工厂工作。黑帮和工厂主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后来,双方达成了谅解,黑帮头子将自己的妓女情妇克拉拉赠送给贝内特,以感谢贝内特所作的让步。

小说的主人公是纽约州帕特森的流浪汉,名叫乔。有一次,他偶然来到贝内特的领地,受到一群疯狂的野狗的袭击,被咬得遍体鳞伤。在养伤期间,他遇到贝内特的一个女职员,女职员说,“野啊,这些狗。这是狗的主人的罪过,养着它们,又不喂它们。它们到处乱跑,饥不择食,性子越来越烈,最后只好成群抢猎食物。”在这里,她道出了全篇小说的富有象征意味的主题:一群濒于饿死的狗在富足的环境中挣扎。

乔决定帮助克拉拉摆脱贝内特冷酷的统治,偷了一辆贝内特麦西兹汽车,双双逃离潜鸟湖,去追求他们理想中的目标:自由和权力。但是,在劳顿之余,乔感到空虚,觉得前途渺茫,生活毫无意义。生活中充满了惊恐——他害怕贝内特上法院告他,又害怕卡拉拉原来的黑帮朋友们会来追逐她。在财富和罪恶面前,乔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

小说中还描写了一个名叫沃伦·彭菲尔德的诗人。请读一下他关于潜鸟的一首诗:

潜鸟啊,他们听到的

不过是潜鸟的叫声罢了;

而我们今天听到的

却是召唤死者的凄厉的喊声……

多克托罗最近在谈到创作这部小说的动机时说,“几年前,我驱车在阿迪龙达克地区,在路边我见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潜鸟湖。这名字使我激动,异想万千,我也说不清是什么缘故。”

美国有的文艺批评家将《潜鸟湖》和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相比。有的认为,《潜鸟湖》甚至可以赋有另外一个副题:《另一个美国的悲剧》。他们说,如果德莱塞能亲眼目睹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的解体的话,他也会写出类似《潜鸟湖》的作品的。这是一部关于爱情、性、财富和欲望的小说。人们认为,它的深度并不亚于德莱塞。

多克托罗在作品中采用跳跃式的前后穿插的叙述手法,全然不顾故事的时间顺序,比《爵士音乐》晦涩、费解得多。读者读来,会觉得这几乎是一个不连贯的梦。只有最后释卷时,心中才会豁然明朗,对故事和作家的意图有个全然的了解。

(达)

《中年》(TheMiddleGround),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Drab-ble)著,克诺普夫(Knopf)出版社出版,277页,10.95美元

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名字也许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事实上,她在英美已早享盛誉。她一九六三年二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至今已十七年了。最近问世的《中年》是她的第八部小说。

她就学于英国剑桥纽纳姆学院,专修英国文学。著作有:《夏日的鸟笼》(ASummerBird-Cage),《磨石》(TheMillstone),《黄金的耶路撒冷》(JerusalemtheGolden),《瀑布》(TheWaterfall)等,作品主题大都是关于妇女问题的。

德拉布尔现年四十一岁,在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和她自己一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天真无邪的刚刚尝到甜蜜婚姻生活的少妇演化成了阅尽沧桑的、世故的中年妇人。现在,随着作家自己年岁的增长,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那些年轻时鼓吹妇女解放的人们,已渐渐消磨了锐气,有了固定的职业,而变得平庸起来。她们尝过失恋、离婚或被遗弃的悲哀,但是对于造成这一切不幸的原因仍然茫然无知。德拉布尔渐渐从一个年轻的、敏感的作家的自我躯壳中走出来,正视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和危机。

《中年》的主人公是四十开外的凯特·阿姆斯特朗,有三个孩子。小说的背景是混沌的伦敦;英国已不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小岛了。在那里,涌来大量富裕的阿拉伯人,挥霍无度;社会中失意的人们乱涂乱写到处可见。那里有热情的社会工作者,也有伊拉克的革命家,各种各样的人物在主人公周围回转。

凯特结过婚,也和人调过情,为伦敦的报纸和杂志撰写妇女问题的稿子,收入颇为丰厚。

一次,她怀孕了。她希望生下这孩子,即使是个严重残废的孩子,她也想要。但她不得不堕胎,因而伤心备至。对于她来说,这和她宣传和信仰的妇女自由是何等地对立和不协调。于是她对一位信奉帕拉图的朋友休戈沮丧地说,“自由对于人们是很糟糕的。过去我宣扬男女平等,真是抽疯!”

她开始心情颓唐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她发现自己陷于一种陈腐的呆板的生活模式中;当人们对妇女问题越来越感兴趣的时候,她自己却反而越来越淡漠了,这使她无限沮丧。当她打开一本关于妇女的小说的时候,心里所体验到的却是那种深深的无聊情绪,这使她感到惊奇。”小说揭示了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社会中所面临的危机和困难。

在结尾的时候,凯特不得不这样下结论:“男人和女人是永远无法接近的。他们简直不可能用同样的语言对话。”但是,凯特的问题并不单纯是性的问题。她问自己一个具有十分深刻含意的问题:“下一步我该做什么?”凯特寻找不到合适的口号和思想,足以使她摆脱这种令人迷惑的境地。德拉布尔写道,“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中年,背负着两个重荷:迷茫的过去和虚渺的未来。”但尽管如此,凯特决定了自己人生的宗旨:“不管怎么样,是干下一步的时候了。”基调是积极的。

(泾人)

《日内瓦费希尔医生或炸弹宴会》(DoctorFischerofGenevaorTheBombParty),格雷厄姆·格林著,156页,西蒙和舒斯特书店(SimonandSchuster)出版社出版,9.95美元

英国著名作家格·格林的这部作品一问世,立即引起了西方评论家的注目。英美读者争相阅读,成为一本畅销书。

艾尔弗雷德·琼斯,五十多岁,是一家巧克力公司翻译商业通讯的职员。他一个人依靠微薄的工资和青年时代的积蓄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父母双亡,妻子也因生产而死亡。好象命运故意跟他作弄似的,他的左手在一九四○年德军轰炸伦敦的时候被炸断。然而,命运好象又要安慰一下他的孤寂的心似的,生活突然变得光明起来。他遇见了比他小三十岁的美貌的安娜·露意丝,并爱上了她。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她无视他的残疾、困窘和年龄,也同样报之以爱。在他们相爱的道路上的唯一障碍可能是姑娘的父亲——费希尔医生。费希尔医生因为发明了一种新的牙膏而一举成为百万富翁。琼斯拜访了费希尔,未来的岳丈对女儿的婚事并不非常关心,对琼斯也十分淡漠。然而,在他们举办了婚事之后,费希尔医生开始行动了:他邀请琼斯吃饭。安娜·露意丝了解父亲的“可怕的自尊和妒嫉”,竭力劝阻丈夫赴宴。但琼斯执意要去。

在费希尔的周围聚集着一些富有而贪婪的人们。他们百般谄媚费希尔,因为费希尔在每次宴会之后都赠给每人礼物。第一次,费希尔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他请客人喝冷粥,而自己吃鱼子酱。宴罢,礼品是十八开金壳石英手表和一只绿宝石戒指。琼斯婉谢了礼物,而和主人进行了一场关于上帝贪婪的讨论。

不久,琼斯遭遇到一个可怕的打击:安娜·露意丝在一次滑雪中摔死了。琼斯因此而绝望,自杀不成。这时,费希尔邀请琼斯参加一次丰盛的宴会。

抵达费希尔的寓所,首先遇到的是一个高傲的仆人:

“‘费希尔医生建议您别脱大衣。宴会将在园子里的草地上举行。‘在草地上?我惊叫起来。这是一个天空晴朗的夜晚,闪耀的星星就象是冰棱一样发着冷光。气温低于零度。‘我想您会发现宴会将足以使您暖和的,先生。”

琼斯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暖和的”宴会。赴宴的还有另外五位富有的客人。他们是费希尔宴会的常客;虽然都是腰缠万贯的人物,然而对于费希尔的这点微不足道的礼物,仍还十分介意。在这次设在白雪皑皑的草地上的别开生面的宴会上,费希尔准备了五个圣诞爆竹,每个爆竹里面装有一张二百万法郎的支票,一个爆竹里藏有一枚炸弹。

费希尔对琼斯解释道,“几年来我一直在观察富有者的贪婪。为了不花分文的礼物,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费希尔医生的动机就是为了报复,在宴席上,他诅咒了贪婪,揶揄了上帝:“嗯,宗教的皈依者和多愁善感的人们说他是爱我们的。但是,我却认为,对全世界来说——有的人说这世界是他创造的——他只给我们带来耻辱……这世界上的苦难越来越多,而他却还在拧他的无尽无止的螺丝。虽然他给我们礼物,但也只是为了减轻一点我们所遭遇的耻辱,因为如果全地球的人自杀,那他的目的也就成了泡影了。他是直肠癌,他是寒流,他是贪婪。比方说,你是一个穷人,他给你一点小恩小惠——我的女儿——也只是为了让你暂时得到须臾的满足。”

格林在费希尔周围刻划了一系列富有的人们,贪婪是他们的共性。他们使人们想起十六世纪西方道德戏剧中所刻划的贪得无厌的人物。他们中有手掐珠宝玩的老寡妇,抽搐眉毛的税务顾问,从来未开过一枪的瑞士将军,走路佝偻、仿佛想在人行道上找到钱财的律师和成年烂醉的电影演员。在格林的这部宗教寓言式的著作中,他们代表富者的贪婪,成为费希尔辛辣讽刺的目标。

著名文学评论家华尔脱·卡莱蒙斯在《新闻周刊》撰文认为这部不长的著作“是一位有经验的作家在创作峰巅状态中的一部杰作”;作品是“完美的”。

文学评论家罗伯特·托尔斯在最近的《纽约评论》里撰文评述道,《费希尔医生》是使格雷厄姆·格林厕身于半个世纪以来最优秀的英国作家行列的许多作品中的一部。他说,这部作品“几乎不能算作小说,而是一部告诫人们的故事——几乎是个寓言——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描写可怕的罪愆:贪婪、孤傲和绝望。”

(世)

《巴黎:百年的变化(1878—1978)》(Paris:ACentury of Change,1878—1978),诺玛·伊温逊著,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25美元。

这本大型的图文并茂的书,按年代顺序叙述巴黎一百年来的城市建设规划。一八七八年左右,巴黎由于著名建筑师约热—尤金·郝斯曼的创新,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并成为许多城市仿效的样板。郝氏退休后,巴黎又几经变化,从一个马车和铁路时代的城市变为现在一个汽车和喷气式飞机时代的大都会。

书中介绍了近百年来巴黎的街道样式、交通系统、高楼建筑式样、公用房屋、郊外新区、古建筑物的保护和修复、城市万象更新等等方面。全书侧重于城市面貌的变化,也注意社会根源和规划决定的后果。

当今世界上许多城市都面临扩展和改变面貌这个问题,巴黎这个具有美丽的文化传统的城市在西方一般被认为是一座没有遭受大破坏的古城,因此它的几代建筑师和规划工作者都在既尊重历史传统又大胆更新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工作,在适应现代化要求而进行改建方面采取了一套独特的办法。看这本书可以进一步了解现代化城市改建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此书可能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是美国加里佛尼亚大学建筑史教授,另写过一部研究印度旁遮普城市规划的书和一部探讨巴西新旧两个首都建设的专著。

(梅)

海外书讯

达/泾人/世/梅

猜你喜欢
费希尔贝内特琼斯
贝内特称不参加新议会选举
琼斯太太的魔法
冰上舞蹈搭档
亚瑟的礼物
亚瑟的礼物
书名:《非普通读者》
你离成功很近
一个诺贝尔奖梦想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