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千家诗》

1982-07-15 05:54王承昀
读书 1982年1期
关键词:书市影印古籍

王承昀

甲:文化出版事业日益繁荣,刊印古籍之风亦因之而兴,闲步书市,仅《千家诗》就有四种不同的本子。

乙:你能讲讲《千家诗》是本怎样的书吗?

甲:我听人说,《千家诗》过去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起被称为“三、百、千、千”,是旧时代私塾里的启蒙读物。那时略识之无的人大都能哼几句其中的诗,可见其流行之广。

乙:但要知道,《千家诗》向来被人称作“坊间陋本”,其实价值并不高。它的编选者为谁,今已不可考。书共分五言七言两个部分。七言部分题谢枋得选,王相注。谢是南宋人,而本书里就选有他的诗,最后还载有明宁献王和明世宗的诗(据说这两首诗“不知何年赘入”),当然不会是谢枋得选的。五言部分题王相注。王是明末清初人,大概这本书是经他整理注解了一番的。编选《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说,这本书虽“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只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列其间,殊乖体制”。《辞海》(新版修订本)也说它“编选庸陋,注解肤浅,时有谬说。”所以它历来不为人重视,解放后也一直没有重印。

甲:但这本书过去流传广、影响深,对于青少年和初学旧体诗的人来说,易于诵读,印一些出来我看也未尝不可。张志公先生就曾称赞这书“所选的诗大多浅近易解,其中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又只五七言律绝,便于记忆背诵,内容也大都于儿童有益或无害的”(《传统语文教学初探》)。

乙:当然,印一些也是必要的。但印行时,应该选一个较好的本子加以勘校,纠正它的讹误错谬之处,或取消原注,另加新注。至少也应将原书中的明显错误加以改正。

甲:你能谈谈目前书市中的四种版本在这方面的高下异同么?

乙:依我看,其中较好的本子当首推湖北版的《千家诗新注》。这个本子,对过去流行本中的错谬之处详加勘校,比较信实可靠;它废弃文言旧注,另加白话新注,明白晓畅,易于初学者理解。浙江版和湖南版的《千家诗》也对过去流行俗本的舛误作了校订,但个别地方仍不免失之粗疏,不如《新注》本的校注扎实细致。

甲:你能否举个例子说明。

乙:比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首,流行俗本《千家诗》作《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或谓此陆丞相即武后时为相之陆元方,然《新唐书》、《旧唐书》均谓陆元方为“苏州吴人”,不是晋陵人。看来俗本系妄赠“相”字,把县丞搞成了丞相。而浙江版、湖南版不察,沿袭了这一错误。《新注》则校改为“陆丞”,其勘校之精严,,于此可见。

甲:对于原本中的若干内容贫弱的应制倡和之作,不知新出的这些本子各是怎样处理的?

乙:对于这些诗作,浙江版原样保留,湖南版全加删除,而《新注》则既保留原诗,又在注解中详细分析了它们在艺术上的某些可取之处,同时指出这类诗作的局限和内容的苍白。我觉得《新注》的这种作法较为可取。

甲:你能告诉我,哪个本子比较差吗?

乙:较差的当属长春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了。这个本子就取清末流行的坊间陋本影印,因为成本高,所以它的篇幅虽然大大少于《新注》本,而价格则过之。这样花费工本,实在没有必要。

甲:影印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旧本原状,我看也无可厚非。

乙:如果为了保持原状,就更应精选一个好的本子影印。现在的这一本却是不加选择地用了一个不知是清末还是民初的石印本。粗粗翻阅一过就发现了不少错误。注解不必说,单就正文看,诗中的错字、作者的张冠李戴等明显错误就不下二十多处。

例如,杜甫的《登兖州城楼》中的“平野入青徐”印成了“平野入青条”;朱嘉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竟题做苏轼;《玉台观》的作者本是杜甫,题下却注上“前人”二字,而前面一首乃是高适的作品;还有程颢的《游月陂》,印成了《游月殿》;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印成了《自咏》;有的题下漏印了作者,如张耒的《夏日》;还把“林逋”印成了“杜逋”等等。书中对这样的错误都照样印出,未加校正,实在不好。

甲:听你这样一讲,我就理解了。可是目前这本书还在市面上发售,购者颇多。这样以讹传讹,将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将错就错地读下去,误人不浅。

Z:所以我希望该书店最低限度也应好好校对一下,印一个勘误表附赠读者。

(《千家诗新注》,王启兴等编注,湖北人民出版社版,0.70元;《千家诗》,浙江人民出版社版,0.22元;湖南人民出版社版,0.54元;长春古籍书店影印版,0.75元)

猜你喜欢
书市影印古籍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逛书市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
首都第二届社科书市全国第四届科技书市将在京举办
一百三十家出版社联合举办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