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问篇(下)

1983-01-01 08:59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8期
关键词:师长孟子孔子

好问则裕。

——《尚书·仲之诰》

〔解〕这里的“裕”,有丰富、宽宏、宽舒的意思。好问,就能使人知识丰富、气量宽宏、行动宽舒。

子贡(孔子的学生)问曰:“孔文子(姓孔名圉,卫国大夫,死后谥号为“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为什么说他‘文啊)?”子(孔子)曰:“敏(聪明)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因此)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解〕孔子认为,孔圉(音yǔ)聪明而好学习,位高而能下问,所以理应得到“文子”的谥(音shì)号。“不耻下问”这句成语的出处就在此。

子(孔子)入太庙(帝王的祖庙)每事问。或(有人)曰:“孰谓(谁说)鄹人之子(按:孔子的父亲是鄹邑大夫)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这就是礼啊)!”

——《论语·八佾》

〔解〕“每事问”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提倡。这种精神的对立面,就是不懂装懂,强不知而以为知,师心自用,耻于问人。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听师长的论说),又必欲知其方(方法,技艺);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辨诸(之于)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原来学是学习做人的啊),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北宋·林逋(见尹会一著《健余箚记》)

学问之道(道路,方法),唯虚受(虚心接受)最有益。譬之一器,虚则凡物皆能入之(放进去);若先置一物其中,更何物能入?

——明·张履祥《初学备忘》

〔解〕只有虚心,才能好问和容物。“器小易盈”,“水满则溢”。所以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尚书》篇名,记武王伐纣、武功告成之事)取(信而可取)其二三策而已矣(策是竹简或木简,古人用来书写文字)。仁者(有德行的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指武王)伐至不仁(指纣王),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为什么会流那么多的血,以致把舂米的木棒槌也漂起来啊)?

——《孟子·尽心》

〔解〕在这里,孟子对《武成》所记的“血流漂杵”一事提出疑问。正因为他能够这样提出疑问,才会得出对一篇《武成》不过“取其二三策”的结论,由此更进一步概括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一千古名言。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

——南宋·朱熹(见《诸儒读书法》)

〔解〕教人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这是符合以疑启问、以问求知以及从不知到知的学习规律的。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好迷信师长,以古为是),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对疑义进行提问、分析、辩论)。夫圣贤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尽得其实;况仓卒(音cāngcù,匆忙)吐言,安得皆是(哪能都正确)?

——东汉·王充《论衡·问孔》

舜大圣人也,而曰:“舍己从人(放弃自己的成见,以服从别人的正确意见)。”颜渊(孔子的学生)大贤人也,而曰:“以能(有才能)问于不能(没才能的人),以多(知识多)问于寡(知识少的人)……”而况吾人本庸(平常)愚之流乎?……若有一毫自足自是之见(自满、自以为是的思想),则声音笑貌之际,已有形之而不能隐者也(表现出来而隐藏不住的;“者”指“自足自是之见”)。此亦孟子所谓“拒人于千里之外”者也。最是学者大患。

——明·张履祥《初学备忘》

善问者如攻坚木(善于提问的人象伐解坚硬的树木),先其易者,然后节目(枝干交结处,难攻处);及其久也,相说(同脱,分开)以解。不善问者反此(与此相反)。

——《礼记·学记》孙培镜辑注

(题图:小弓)

猜你喜欢
师长孟子孔子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师长卖马
磨刀不误砍柴工
选材不典型,形象不鲜明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暗算”也是一种智慧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