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和他的“图书馆”

1983-08-21 03:00张靖邦王育英
中国青年 1983年2期
关键词:高考落榜待业小罗

张靖邦 王育英

绮丽的桂林山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不曾想到的是,桂林市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也吸引了众多的人,因为那里有一个独特的“图书馆”,“馆长”是一个自谋职业的青年,叫罗芳强。

先让我们看看“馆”里的布局吧。这个仅有十二三平方米的小屋里,宁静、整洁。墙正中,是一幅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沿墙一溜并排着五个自制的简易书架,架上分门别类地排满了装帧得很整齐的书籍,有中外古典文学名著,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大师的作品,还有大量当代中外文学著作和各种期刊杂志。一个个体户拥有如此丰赡的藏书,该是多么不容易啊!

小罗的经历,同许多待业青年一样:待业、苦闷、徬徨……党的三中全会后,各种就业渠道畅通了,他却反而犹豫了:七十二行,我该选择哪一行呢?小罗自幼酷爱文学,他想:十年动乱造成不少青年知识匮乏、生活空虚,有的至今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踯躅,他们是多么需要精神食粮啊!对!应该选择一种既能自我安置,又对青年朋友有裨益的行业。他不顾家庭的反对,毅然用一对箩筐、几块木板、七八十本图书,办起了流动书摊,每天挑进挑出。为了扩充“馆藏”,他节衣缩食地省出二百元钱;为了买到稀少的书籍,他大清早到书店外排队……两年多的艰苦经营,他积累了两千多册图书,扁担压弯了,箩筐装不下了,他干脆腾出自己的房间,开辟了一个“家庭图书馆”。

“要干就得象回事。”为了当好“馆长”,他一面接待读者,一面自学图书管理知识。他模仿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书刊登记、编号、分类、造册……生活节奏紧紧张张,每月只闭馆休息一天。他不仅出租书籍,还认真引导青年选读作品。他开辟“笔谈园地”,向读者推荐新书,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他向爱看外国文学的青年介绍已有定评的优秀作品;他给说话不文明的青年推荐《礼貌——做人的美德》等书;他把鼓励青年自学的有关文章和书籍送到想自学成才的青年手中。他不但管理图书,还热心做读者的思想工作,一些青年由“看破红尘”转向崇拜西方生活,小罗除了给他们推荐陈放写的《飘零者之歌》外,还耐心帮助他们认清思想上的盲目性、片面性。一位青年女工因高考落榜,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小罗一面介绍她读《致高考落榜者》等文章,一面结合一些青年自学成才的事迹,热心开导她,使她振作了精神。以后,她把在家待业的弟弟也带到“图书馆”,让书籍充实他的生活。有时,也有流里流气的青年想来寻求“刺激”,但感到这里的气氛和他格格不入,只好索然离去。

这块神圣而又充满魅力的小天地,把芳强的心同读者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芳强结识了许多青年朋友,他们一起交换对文艺对人生的看法,谈理想、工作、生活、学习。这里,有一股促人向上的力量,芳强的待业同伴,在这里找到了自立的方向……小罗每月收入微薄,而且大都用去购置新书。有人劝他合伙经商赚钱,被小罗拒绝了:我用书籍鼓励青年朋友向前看,我自己怎能向钱看呢?为了鼓励青年读书,培养大家健康的情趣,小罗还在读者中开展了“读书奖”活动,仅去年底就奖励了三十六名读者。看到书籍充实了读者的精神生活,燃起了读者生活的热情,小罗感到无限欣慰。

创业总是艰难的,但是,小罗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他用自己的劳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出力,从而赢得了群众的爱护和称赞。小罗病了,有人带药来看望;小罗太忙,有人主动帮忙;一些读者出差,也自动帮小罗把好书买回来。如今,他的“读者朋友”已由最初的七八人发展到八十多人,他们当中有工人、干部、待业青年、学生。一提起小罗,人们便把他同书联系在一起,小罗和他的“图书馆”,已成为许多青年生活中的挚友。

罗芳强的工作,得到了桂林市个体劳动协会、书店、邮局及许多热心朋友的支持,但也存在着困难,尤其是他的“图书馆”,地处小巷深处,影响还有限。他希望有个当街的门面,好把精神食粮送给更多的青年。

猜你喜欢
高考落榜待业小罗
从《待业啄木鸟》说开去
待业啄木鸟
下一站,爱情
90分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困境成因与解决策略①
参考网上
基于市场分割理论下的大学生待业成型机理和对策研究
从高考落榜生到科技致富标兵
只要不轻言放弃
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