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进画面的艺术

1985-11-01 04:34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12期
关键词:黄土地音乐艺术

燕 民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音乐益发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艺术手段。电影是由多种艺术手段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以视觉形象为主,调动了表演、摄影、照明、美工、音乐、音响、服装、化妆、道具、烟火、特技等等多种艺术手段,表达完整的艺术构想,给人以完整的艺术感受。在电影中,各种艺术手段都必须服从电影的特性,并在服从于电影特性的前提下统一起来。

有这样一则幽默。老师提问学生:

老师——用糖字造句。

学生——爸爸在喝茶。

老师——糖在哪里?

学生——在茶里。

糖溶解在茶里,字面上是看不见的,只有去品尝它,才知其甘味。这则幽默也说明了电影中各类艺术手段同电影的关系。就象糖溶解在茶里一样,各类艺术手段是“溶”在电影里的,而不再是其原来独立的艺术形式本身。电影音乐也是一样。

电影音乐可以烘托气氛,铺绘环境。摄影机拍下来的画面,从视觉上给人以某种感觉,这是电影的特点;而音乐则是从听觉上感染听众。把电影和音乐的特点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受能力,增加情绪体验。

例如,电影《我们的田野》中知识青年们刚来到北大荒,在大城市里根本见不到的茂密的白桦林,广袤的原野,初升的太阳,天、云、雾,一切都那样清新,那样纯净,使主人公们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这时,钢琴和弦乐奏

音乐和画面紧密结合,使观众充分感到北大荒的美,在情绪上和影片的主人公们产生了共鸣。

电影音乐可以描绘形象,突出特征。音乐旋律本身具有描写性,或凄凉哀婉,或高亢激越,或活泼风趣,或欢快热烈。不同的人物形象、场面用音乐来表现,可以节省笔墨,收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例如,电影《黄土地》中的主要人物翠巧,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她生在黄土地,长在黄土地,既对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又不甘于黄土地上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对自由和新生活有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影片中翠巧的主要音乐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改编

婉,表现出人物对黄土地的深情,也表现出翠巧内心的痛苦,积淀着对新生活的本能的向往,突出了翠巧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

影片中另一个人物、翠巧的弟弟憨憨,是正在黄土地上成长的新一代人物形象。他憨直、淳朴,少言寡语,但内心有着质朴、炽热的感情。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即将成长起来的黄土地儿女对陈腐的道德观念束缚的反抗,具有较强的象征力。影片为憨憨设计的是一首民歌。顾青让憨憨唱歌,憨憨呆呆地站着,突然高声唱了起来,“尿炕郎”风趣的内容、无拘无束的旋律、憨憨童稚的嗓音,一下子把憨憨同观众的距离缩短了,憨憨的性格特征随之更加突出了。

电影音乐可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通过表情、动作、独白以及镜头运用来表现,也可以通过音乐来刻划。而用音乐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例如,电影《黄土地》中顾青离开了翠巧家回部队,翠巧恋恋不舍地送顾青上路。她知道留不住顾青,知道了“公家”原来还有“规矩”,她在希望和失望中对远去的顾青喊:“顾大哥,把你的小本本掏出来吧!”紧接着,这个从来不敢在人前高声、只在闺房里顾影自吟的黄土地姑娘的歌声,在黄土地上响起来,一遍又一遍。顾青远去了,翠巧也远去了,只有黄土地静静的、静静的。歌声在黄土地上回荡。这时,翠巧丰富的内心世界被揭示出来了,观众也随着由音乐刻划出的翠巧的内心活动,被深深地感动了。歌声渐逝,观众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音乐可以深化主题。一部影片的主题的表达可有多种手段,画面、人物、语言、蒙太奇,等等。音乐可通过听觉、联想产生突出的形象性,把音乐形象同画面结合起来,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例如,法国电影《老枪》,片头片尾都是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表现影片中克拉拉一家三口人骑着自行车,在林中公路上由远而近。画面没有语言,从人物动作上可以看出,一家人一边愉快地交谈,一边向前行驶。路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公路蜿蜒如带,一片和平、静谧、安宁、幸福的气氛。这段镜头象征性很强,具有较强的隐喻力量。与画面同时,音乐配得很有特色,用吉它和电子琴奏出优美的富于现代节奏的长音符旋律,密切配和画面的动势节奏,象是把人物要说而没有说的话,或是人物正在说而观众听不见的话,通过音乐有力明晰地表达出来。它象征看法国不甘于轻易被法西斯强盗蹂躏;象征历史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向前发展,不会因为几个历史罪人而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也象征着法国人民幽默风趣、不屈不挠的性格。

电影音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的表现形式、与声画的结合形式、旋律、和声、配器等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欣赏电影音乐时,首先要从整部影片的艺术结构、主题出发,在理解电影音乐是“溶”在电影艺术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的基础上,去充分体味电影音乐的美感作用。另外,电影音乐“溶”在电影中而产生出的美感,要靠编导、演员、作曲家相观众一起去创造。离开了电影观众的共同创造,是不能完成审美过程的。因此,电影音乐除了要“溶”在电影艺术之中,还要“溶”进观众的情感里,才能产生出最好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黄土地音乐艺术
牛年感怀(诗)
《黄土地》画报
弯腰的谷穗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恋恋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