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响爱的琴弦

1987-11-01 03:25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学识大龄

沟通的重要性

可以说,沟通是迈向爱情王国的第一步。尤其对大龄未婚青年男女来说,这一步是尤为重要的。

有人将爱情分为情感型和理智型两大类。大龄未婚青年独自走过了对人生来说已经不太短的生活道路,形成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和行为模式;抵御了伴随着青春期而来的性的自然冲动,抗拒了那些并非爱情的对异性的亲近感;千百次地琢磨了自己的择偶标准,尤其是其中不少人曾经历了各式各样的不成功的爱情的折磨。他们要选择的是能够以心相许、并非仅仅以身相许的爱人。他们的爱情已经和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念、知识水平等理智的成分紧紧联系起来。拨动了心弦的人才能得到他们的爱;同样,也只有能够理解他人心理的人才能得到对方的爱。情融于理,理中有情。这样的爱情是高尚的、典雅的。

沟通的重要性首先是由大龄未婚青年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理智型的爱情所需要的。大龄未婚青年的思想已经成熟。爱的情感被压在了思考下面,收在心灵的深处,爱的产生不是随意的、廉价的。只有在心灵碰撞、理智上交锋的沟通中,思考表层的接火得当,爱的情感才能被激发,喷之而出。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学识和修养的综合体现

常见到有些人在与异性青年的交往中,从容自然,敏锐灵活,准确地把握对方,妥当地表达自己,这就是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学识和修养决定的。我们所说的学识不等同于学历,而是指人的学问、社会阅历、各种人生体验及胆量等,修养主要指意志品质修养和社交修养。

爱情心理学认为,好感是恋爱过程中很突出的情感活动。好感是爱的要素。它使恋爱着的情侣彼此产生亲近的心理;亲近就有进一步相互了解,共同探讨问题的愿望,心灵的更深的相通使得双方各自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时“自我”已经紧紧地和我的他(她)联系起来了,彼此会萌发出自然的眷恋之情。从好感产生的机制可以看出,男女沟通过程中,学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相互满足了渗透着学识和修养的高级精神需求,才能彼此产生好感,而进行这种精神方面的沟通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社会阅历和眼界。

在男女沟通过程中,社交方面的修养也十分重要。社交修养大致包括能够尊重对方,善于理解、体察对方,适时地以适当的方式表现自己,以及社交中的风度、礼仪等。社交修养的核心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男女沟通的机制中,“赞赏”的作用也是挺突出的。以赞赏为例,可以看出社交修养的作用。赞赏是由于在交往中,一方有了闪光之处、独到之处,可爱之处,另一方理解了这种美的行为以及有意义的价值观念,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如果一个人被对方肯定和赞赏,他会感到十分喜悦。赞赏为男女沟通增添了柔情和新鲜感。具备社交修养的人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以微笑,以善意、柔和而温存的目光,以轻微的赞叹,以肯切的言辞,或者是以无声的行动等等。这会使沟通别添一番情趣,你在对方眼里也就增加了一层魅力。

(聂莉莉《沟通是迈向爱情王国的第一步》)

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年近三十仍未婚嫁的青年似乎存有某种偏见,总感到他们的脾气、性格与众不同,并名之日心理变态现象。这种偏见给大龄未婚青年造成相当大的压力。我们认为,对大龄未婚青年来说,除了正确对待某些偏颇的社会舆论以外,确有一个注意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问题。

下面我们提出几点值得注意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反应往往会防碍婚恋问题的顺利解决,或者说这些在婚恋挫折情境下的心理反应会增添解决问题的难度,应引起当事人和社会的关注。

压抑压抑是将不被社会所接纳或不能实现的动机、欲望、冲动、情感,失恋的痛苦经验等,压抑在潜意识层,排除在记忆之外,以免这种心理压力造成紧张和焦虑。这固然可以维持暂时的心理平衡,但被压抑的内容并非消失,遇到机会仍会逸出,如在梦境中出现与异性亲昵或某种象征性情境,在异性面前手足失措或应对失误等。在大龄未婚青年的心底里,普遍隐藏着埋得很深,不易被人察觉的需求异性真诚爱抚的心理倾向。倘若这种欲望和冲动超过意志的控制力和个体耐受性时,就会转化为心理失常和某种疾病,如失眠、慢性疼痛、抑郁症等。大龄未婚青年如已有理想的恋人,就要理解这一心理倾向。特别是男子,应以细心的体贴,柔情的爱抚,去激发女友内心深处的爱的激情。

反向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行为趋向和他的心理倾向是一致的。但当受挫折后,一个人表现于外的行为有可能与其内在的动机、倾向,在方向上恰好相反。内心极为需要的东西,反而在行为上极力排斥。如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可能是由于严重的自卑感;在自己特别爱慕的异性对象面前,反而不如对待一般异性朋友那样亲切自然。特别是有些大龄未婚女青年,心内渴望得到爱情的温暖,但在行为上都拒男性于千里之外,表现出特别的严肃和冷淡,借此克制情绪的冲动和焦虑,维护自尊心。与反向相联系还有诸种忌讳。有些大龄未婚青年回避别人谈及婚姻、爱情的话题;凡涉及个人婚恋物,总是用其他话题岔开,或搪塞过去,使人不便再问。

迁怒迁怒是转向的攻击。婚恋挫折的积累,使一些大龄未婚青年厌恶成双成对卿卿我我的伴侣,敌视在他们面前“炫耀”婚恋幸福的人,指责那些他认为过于亲昵的举止和表现,蔑视穿着时髦的青年情侣,等等。也有向父母家属闹脾气,向同事发难使性子的现象。这是将自己在爱情上的不顺心“迁怒”于周围人身上的现象。

超脱一些大龄未婚青年似乎越来越不愿提及婚恋事,好象已超然红尘俗世之外了。他们不愿与身边的朋友特别是正在恋爱中的朋友合群。超脱容易逐步形成一个自我封闭圈,使人和社会接触越来越少,于是解决婚恋问题也就越来越缺少机遇而难以实现。

上述几种心理反应,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维持心理平衡,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都是消极的。大龄未婚青年要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我们提出四项心理卫生的原则,供参考:

(一)适应与改造环境适应,是个体为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和环境发生调节作用,或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的需要,或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人们往往是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着自身。大龄未婚青年为保证心理健康,就要在婚恋实践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对各种问题,不退缩、不幻想,不逃避,以切实的方法给以处理。

(二)自知并自爱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且喜欢自己,不和自己过不去。大龄未婚青年,只有通过一个清醒的自我评价的过程,才能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住择偶标准,以避免因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而丧失择偶良机,招致苦恼。自爱是接受、悦纳自己的意思——爱护自己,重视身心健康,珍惜品德荣誉,善于适应现实。有些大龄未婚青年之所以在失恋后消极颓唐,就是因为走上了自爱的反面:自戒、自暴、自弃。

(三)人际关系良好大龄未婚青年在交往中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可以有效地消除孤独感。希望得到关心和注意,是人类基本动机之一。关心别人,帮助人家满足其需要,于是你在他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就增加了,自然别人就会来关心你,这不仅有利于你解决个人问题,而且还能促进心理健康。

凡具类似心理特征者都是心理最健康者:

尚实际,有创见,建知交,重客观,崇新颖,择善固执。

爱生命,具坦诚,重公益,能包容,富幽默,说己信人。

(王效道《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以上两文由杨钢摘自北京出版社《拨响爱的琴弦》)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学识大龄
大龄儿童的春节萌囧CUT
大龄海蟾蜍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怕你难过
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