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细菌战”

1994-12-29 03:53王力生
祝您健康 1994年2期
关键词:细菌战败血症抗病

王力生

从白求恩暴卒说起

“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一指之疾可损数尺之躯”。

当年,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因在一次手术中,不慎割伤了自己的手指,病菌从刀口侵入,感染了他的手指,又因当时缺少抗生素,控制不住细菌的蔓延,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了败血症,终于夺去了这位国际友人的生命。

败血症是怎么回事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了人体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症状或中毒表现的一种严重疾病。通俗点说,就是全身洁净的血液被病菌污染了。

能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很多,象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产气夹膜杆菌和其他一些厌氧菌以及许多真菌(霉菌)等。这些病菌平时就存在于周围环境中}有的就生存在人体的肠道内,与人和平共处,并不引起败血症。然而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它们便会乘人之危,寻找适当门户,侵入血循环,生长繁殖起来,而导致败血症。

人体的抵抗力就是常说的免疫力或免疫功能,包括皮肤、粘膜隔离病菌入侵的能力,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网状内皮细胞等)吞噬杀伤细菌和多种免疫因子(抗体、补体等)中和毒素的能力。所以,从生物学角度看,人体的感染或炎症的实质就是机体免疫力与细菌相互斗争的反应,而败血症则是病原菌已经突破人体的多道防线,把战线推进到血液循环之中,向人体发起了“最后总攻”这样一种敌强我弱的态势。是敌我双方的决战阶段,人的免疫力被摧毁,便会死亡。所以败血症的危险极大,死亡率极高。

败血症有哪些临床特点

1,一般可以找到病菌侵入的门户,比如有皮肤破损、灼烫伤、不洁净注射、疖痈疔疮局部感染、扁桃腺炎、齿槽脓漏等原发病灶;也可能不明显。

2,起病急骤,突然寒战、高热,可达40℃~41℃,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病人呈重病容。

3,头痛、头晕、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大汗,急速恶化衰竭。

4,神志淡漠、烦躁、意识错乱或昏迷。

5,化验白血细胞数增多,中性比例80%以上,出现幼稚型白细胞等中毒表现。

6,病人可死于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7,老人、小儿、多病体弱者、产后妇女、肿瘤病人,接受化疗、放疗的病人,以及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患败血症后,病情恶化较快。死亡率较高。

8,血培养有细菌生长。就是抽取一定量的血,放在培养液中,置入温箱里培养。若确为阳性结果。可诊断败血症;若培养阴性,也不能否定败血症的诊断。细菌培养还可鉴别是哪种病菌感染,以及用哪种抗生素最合适。

如何防治败血症

1,保护皮肤和粘膜不受损伤,有伤或创面时要彻底清洁消毒包扎,严防病菌污染。

2,及时处理局部感染病灶,有脓部位要早切开引流。防止病菌入血。

3,增强人体免疫力,即扶正以祛邪,这是治本之法。如加强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卫生保健,防衰抗老,治疗慢性病,都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4,支持疗法。包括输液。输血,调节全身状况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发挥机体的主动抗病反应。

5,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自从有了抗菌药物,败血症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如果能正确使用,确是控制各种感染的有利武器。早期,当发现有局部感染时,即可选用新诺明、青霉素等一般抗菌药消炎治疗。这些药问世已有数十年,至今仍有较好的疗效,败血症的急性阶段则应选用多种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当致病菌尚不明确时,尤应如此。把针对不同菌种的抗生素搭配起来使用(例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类药物等),而且要足量。务求将病原菌的势头压下去,给机体调动抗病能力、重整旗鼓的时机。

如果血培养的结果已经明确,知道了致病菌的种类和对哪种药敏感(通过药物敏感度试验)就可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1~2种,足量使用,直到彻底控制感染。厌氧菌感染可用灭滴灵,疗效显著。假若发现系绿脓杆菌败血症,上述抗生素多无效果,应改用羧苄霉素、黄苄霉素和多粘菌素:类药物。多粘菌素对肾脏毒性较大,应注意肾功检查,及时停药或换药。

长时间大量应用抗生素,原体内常驻细菌被杀灭,对抗菌素不敏感的霉菌(真菌)会乘机繁殖起来,造成体内菌群失调,亦可发生真菌性败血症。这时要及时投以抗真菌药物,如酮康、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等药物,效果较好,但也应注意不良反应。

其他如激素类药物和中草药中的清热解毒培本扶正类药物,对增强机体抗病、抗毒耐受力,促进全身协调,都有一定作用,可在!适当时机选用,以,降低败血症的死亡率,促进病人痊愈。

败血症并不可怕,只要能早期发现,及时明确诊断,施之合理的治疗,败血症是可以被控制的,大多数病人可以得到康复。

猜你喜欢
细菌战败血症抗病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番茄果实感染灰霉病过程中H2O2的抗病作用
揭开侵华日军1855细菌战部队之谜
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细菌战与反细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