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与癌

1995-12-30 06:51
祝您健康 1995年8期
关键词:肠化病理变化癌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疾病,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癌变率约在2.55%~8%的范围内。现在了解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轻有重,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有癌变趋势,而只是其中的很小部分。

做了胃镜之后,经胃粘膜活检的病理报告一般有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三种病理变化,每种病理变化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卅)。需要注意的是肠化和异型增生的出现,特别是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关系密切。异型增生是一种由正常细胞转化到癌细胞的过渡状态,它属于癌前期病损,也即是癌的前奏。对于轻度的异型增生,有的学者认为不是癌前期病损,还有的学者把重度异型增生放到癌细胞的范畴中,主张手术切除。根据著名病理学家阎锡钧提供的资料,重度异型增生随访3年,15%的病人能逆转到正常细胞,故他认为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异型增生也不要千篇一律地进行胃切除,关键是要增加粘膜活检的数目,在其周围寻找癌细胞。目前认为:如果发现重度异型增生,建议短期内再作一次胃镜,如病理报告未发现癌细胞,则每3个月复查一次胃镜。中度异型增生则3~6个月复查一次胃镜。肠化与癌的关系,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肠化与癌的关系比异型增生远得多。肠化与萎缩在严重性方面是平行的,即萎缩越严重,肠化也越严重。日本学者认为肠化与萎缩一样,是老龄化的一种改变,属于生理或半生理的现象。也有学者认为肠化先转化为异型增生,再转化到癌细胞。总之在肠化与癌的关系尚未明确之前,我们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的病人,至少应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加强随访。

猜你喜欢
肠化病理变化癌变
发现胃黏膜肠化 别被“癌前”吓倒了
基于“既病防变”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防治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