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休息

1995-12-30 06:51曲建武
祝您健康 1995年11期
关键词:保健身体老年人

曲建武

主动休息,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向人们提出的一种新的休息方式——尤其适合老年人。它打破“累了才休息”的传统,主张在身体尚未感到疲劳时就休息,以确保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不被劳累所击垮。

生理学家曾做过试验:让一组身强力壮的青年搬运工人往货轮上装生铁,连续干4小时,结果勉强才装12.5吨。而且大家都感到精疲力尽。一天后,让这些人每干26分钟就休息4分钟,同样花4小时。却装了47吨,大家还并不觉得劳累,而劳动效率提高3.7倍多!

从现代生理学的角度看,主动休息是极有科学道理的。科学实验表明,人体持续活动愈久或劳动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产生的疲劳素就愈多,若要消除疲劳,则所需时间愈长,恢复愈费事。这就是“累了才休息”的弊病。这一弊病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易疲劳,且恢复更慢。不少老年人都有这种体会:当身体疲劳时,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感觉。譬如头昏脑胀、四肢乏力、周身酸懒等。如果此时大脑、四肢一时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及营养供应,代谢产物又无法及时排除,则可能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其实,有些老年人在以前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采用主动休息的办法来调节晚年身心健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已70高龄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他工作起来总是精力旺盛,令人惊讶。原来他很会安排自己的休息,每天中午都上床睡1个小时;在晚上8点钟吃饭之前,又上床睡2个小时,即使在乘车,他也抓紧时间闭目养神、打盹儿。正是这种主动休息,使他不觉疲倦,免去许多老年人常有的痛苦和忧郁,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可见,对老年人来说,主动休息确能发挥和调谐全身器官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和生活质量。

当然,提倡主动休息不是只顾休息,不是抛开各种生活乐趣来“冬眠”,它只不过是帮助我们老年人尽量躲开疲劳可能带来的烦恼和危险,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精力安度晚年。

曲建武

你健康吗?

如果身体有病,需要求医问药,只能叫做病人,自然算不上健康。我们到医院、门诊所去看看,触目皆是病人。然而,就社会人口总数而言,病人只占极少数。

完全健康的人,大约也是极少数的。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少年、壮年以至老年,要身体各部位、各器官都完全没有病变,真是谈何容易。

因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既不能算完全健康,也不能算作是病人。我们平常说的保健,主要就是针对这占人口大多数的群体而言的。所谓保健,就是通过种种方法,使人向健康方面转化,而不是向疾病方面转化。

我参观过一些保健中心,那里有良好的保健设施,专职或兼职的保健医生,针对人体需要搭配的膳食,以及有益于健康的生活环境等等。然而这种地方,一般人很难有机会去,在经济上恐怕也没有此种承受能力。

退而求其次吧。于是有大量的保健药品涌入市场。有人把这看作是人们保健意识提高了的一种标志。对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健康更为重要的呢?人们增强了保健意识,自然是一种可喜的现象。然而,几乎在大小药房都占据了显著位置的保健药品,到底有多少效果呢?我不知道答案,不过,我对它们的态度是:慎用为宜。否则,花钱费事,毫无效果,自是不值。如果不慎买到伪劣产品,那就更加倒霉了。

其实,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是很简单的,那就是空气、阳光、水和食物。对于身居存在着不同程度环境污染的大城市的人来说,新鲜空气、清洁的水和无污染食物,已经得来匪易。要解决环境问题,个人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增加绿化面积,提高饮用水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条件等等,便是这种努力的一种表现。

西谚有云: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里说的是生理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其实,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心情抑郁、日处愁城的人,恐怕很难保持身体常健。而能够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人,倒有可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前几年,我去缅甸访问。在从曼谷返回昆明的飞机上,同行的画家兼翻译家高莽为我画了一幅速写像。到昆明后,他又重新画了一张,并要我题辞。我随手写了四句话:“生平无憾事,但求心之安。所好茶一盏,月下对青山。”

其实,这里说的,也是一种保健之道。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许多矛盾、困难,要处理许多事务,我所取的,但求“心安”二字。而在面对名利、进退之类的事,我所取的,无非“淡薄”二字。无求于人,无愧于己,始可心安。无私无欲,勿贪勿婪,方能淡薄。

就保健而言,人体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平衡,也需要心理上的平衡。如果失衡,便会出现病态。处世心安理得,为人淡薄名利,是保持平衡之道,也是保健之道。否则,对芝麻小事、蝇头微利,也要争得面红耳赤,气得肝郁神伤,有悖于养生之道,为我所不取。

[作者简介]

罗洛上海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上海笔会中心书记。著有诗集《春天来》、《雨后》、《阳光与雾》、《海之歌》、《山水情思》,评论集《诗的随想录》,译诗集《法国现代诗选》、《魏尔仑诗选》、《萨福抒情诗集》等。

猜你喜欢
保健身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