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人文网络言语学

1996-07-15 05:30钱冠连
读书 1996年11期
关键词:言语话语符号

以西方语言为基础的语用学专著出了不少。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三年度我曾在国际语用学研究中心合作研究过一阵子,发现那里除了常年出版Pragmatics(语用学)刊物之外,还出版了许多专著,其中有厚厚的六大本语用学论文索引。令人感到寒碜的是,那里头没有一本以汉语为语料的语用学专著。这种贫困状态前些年我们就感受到了。我有幸参与组织了全国四届语用学研讨会,其中还有两次是国际性的研讨。从第二次(山东)起,就发现文章不那么新鲜,不那么精彩了。第三、四两次(山西、云南),与会学者就叫苦不迭了。一是无东西可写了,写去写来还是礼貌策略什么的,没劲儿;二是,大家都感到,缺了以汉语为语料的语用学专著的语用学学科,就像缺了一个方面军的大集团军那样不可思议。国内出版的语用学专著倒是有三两种,但基本上是引进与介绍,基本上是Levinson(列文森)的《语用学》和Leech(利奇)的《语用学原则》等的演绎。山西会议上,北京的两位教授说他们准备撰写汉语语用学,大家说,好,我们等着。但是,多年的呼唤过去了,以汉语为基础的语用学专著还是没出来。

让笔者动心的还是三位先生的忧虑。“介绍的目的是借鉴,是促进我们的研究,我们不能老谈隔壁人家的事情,而不联系自己家里的事情。”吕叔湘先生对国外语言学的引进作过这样的评论(见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序》)。而且,“他一直为我国外语界和汉语界不相往来、‘两张皮的现象深为忧虑”(见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的学者不研究中国问题、汉语问题,拿不出本土的材料来,很难说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王宗炎先生在一九九五年如是说。另外一位先生许国璋也说过类似的话,在我的记忆中,有两次。一次见于《许国璋论语言》自序:“语言学界的学术活动,大体分两类:中文系学人以音韵、训诂、方言、汉语语法的研究为主;外文系学人以介绍、解释国外诸语言学派的论点为主。两者未见汇合。”另一次见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刘润清,一九九五年一期):“他欢迎引进,但不欢迎照搬;欢迎借鉴外国资料,更欢迎开发本国资源。”

于是,一九九五年底我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支持,开始写起《汉语文化语用学》来。因为有十年的思考垫底,很快,一九九六年七月初旬,七个章节就基本完稿。主体是语境干涉话语、附着于人的符号束参与话语、智力干涉话语、语用原则与策略、语用的体现关系等等。写完之后,把这几个主体部分打通一看,特别是将语境干涉、语用策略和功能不完备原理串起来深入地思考,却发现了原来没有想到的东西。首先是语境体系和人文网络的挂钩,然后发现语用策略的驱动力竟然全是非语言因素,再后就得到了“功能不完备原理”的说明,最后得到的思考结果便是本文的题目:语用学可以叫做人文网络言语学。几乎是一气呵成就把这个发现加写成了该书的第八章——虽然很短,却可能是个重要的东西。不知读者以为如何?

建立在西方语言基础上的语用学基本上是以“符号与说话人的关系”为语用学定义的出发点。当然还有别的一些定义,如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的语言适应论(PragmaticsAsATheoryofLinguisticAdaotion,1987)提出,“语用学应定义为对语言(任何一个方面)的功能性综观”(afunctionalperspectiveon〔anyaspectof〕language)。这样的一些定义,各有见仁见智的概括。但蹊巧的是,沿着这样的定义与几个特定的研究基本单元(如“言语行为”、“会话分析”等)走,我啃了十多年,也没发现语用学却原来是人文网络言语学。因为这样的定义不能将社会成分赫然突出在研究者面前。

但是,《汉语文化语用学》却不同了。它肯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有不同的语用原则与策略之后,发现语境、附着于人的符号束与说话人的智力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接二连三地发现了三个明晰的范畴: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的干涉与智力干涉。越是充分展开这三个范畴,越是清楚地看到语用学中的非语言成分:社会语境与语用策略(当然语言成分是依然存在的东西)。顺理成章的是,语用学应该有两种定义。窄式定义: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对多于话面(字面)的含义做出解释的。宽式定义: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理解并运用话语的。这样的一套定义给了社会成分(如语境)充分的地位,为最后发现语用学就是社会人文网络言语学打下了基础。

先看看语用学的社会成分的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发现,非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实际上就是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等对人使用语言符号的干涉。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人文网络干涉你的话语。“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是一种不存在的、一厢情愿的愿望。事实上,人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能想在什么时候说就在什么时候说,不能想在什么地方说就在什么地方说,不能想对什么人说就对什么人说。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顾及这顾及那,看人的脸色,不断地改变初衷。我们在做语言环境的奴隶,不折不扣的奴隶。我们是在受非语言环境的左右,也在受语言性语境(上下文)的左右。社会关系、文化传统、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物质环境与自然力量组成了一个恢恢的天网,人不过是自以为自由的网中之鸟而已。这恢恢的天网,就是社会人文网络。网络里的各种体系(如思想、政治、城市、乡村、交通、市场)、各种制度(如土地、资源、经济、法律、教育)和各种关系(如国际、民族、氏族、供求、人际、敌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对我们的话语强加了极为复杂的前提与限制。这个社会人文网络每每在你说话的时候“说话”并且“算数”。

下面,我们不妨将该书引证过的重点论断简略引述如下:

钱锺书:“文网语阱深密乃尔。”文字与言语本身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也形成了一口深深的井,人陷其中,横竖不能自拔。他

说的是语言与社会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渗透,说得简明却透彻。

海德格尔:“语言乃存在的家园,人则居住在其深处。”这不是说人深陷语阱中么?

卡西尔:“人从自身的存在中编织出语言,又将自己置于语言的陷阱之中。”

福柯:“你以为自己在说话,其实是话在说你。”“话在说你”就

描写了话在“治你”或者“你被话治”的情形。

维特根斯坦:“语言是一座遍布歧路的迷宫。”

哈贝马斯:“语言交流方式受到权力的扭曲,便构成了意识形态网络。”注意:权力不仅扭曲人格,而且扭曲语言交流方式。

所以,我以为,从社会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的这一个角度看,语用学几乎就不是符号体系上的事,而是与人有关的语境体系上的事(即社会人文网络上的事)。只有这样看语用学才不致于隔靴搔痒。

语用学的社会成份的第二个方面,使用语用策略的全部情形都是话语顺应社会语境干涉的情形。语用原则和策略,与其说为了交际成功,倒不如说是为了寻找出对付社会人文网络(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等)对语言符号干涉的办法。说白了,语用策略是受了人文网络的强迫而采取的应付措施;是承认不能自拔于文网语阱就干脆适应它的求生策略;是各种体系、制度和关系干涉出来的无可奈何的措辞;是“话在说你”式的话语。因此,该书第五章所讨论的一切语用策略举例都不是别的,就是对付社会语境干涉的防范措施。具体地看看下面的语用策略就清楚了。

“得体”策略是什么?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在适当的地点,说适当的话。“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用另一种说法。”(吕叔湘)古人要求“拟(量度一番)之后而言”(易·系辞上),还要求慎言、忠言。孔子固执地坚持“正名”主张。刘勰主张“宜言,允,允集,有度,不要择言(过头话)。”如此这般,都是为了现代人要的风度或古代人要的君子仪态,落实到不得罪人,在社会上立得住,避免在人背后受“否”不受“臧”。如此说来,语用得体策略就是为了做人得体,而并非真正为了语言本身得体。这不就是指的言语行为中的社会成分吗?“谢绝夸奖”策略是什么?只要人家一夸奖,你就回答一句“哪里哪里”,“不是不是”,表示谦虚,把自己降低到某个程度,好让对方心理平衡,让出光荣与对方共享,这也是从如何做人着眼的。“虚抑实扬式的恭维”又是什么样的策略呢?话面是在批评对方,他听了还乐滋滋的,“我可要代表大家批评你了:你把身体累垮了,是我们单位最大最大的损失。”这哪是在批评,明明是在天衣无缝地讨好,到底是为了圆圆滑滑做人。“把对方当第三者”策略,对张三说,暗中却是让李四听,微妙的意蕴与指桃说李式的情结,也是在人的关系上做游戏的。“把自己当第三者”也是一种语用策略,它用代名词指称自己,“小的不敢”中的“小的”算自轻自贱,“你欺负人”中的“人”语带责怨,“兄弟领教了”中的“兄弟”可以是自谦,也可以是软中有硬,这些都是人与人关系的巧妙处理。“借第三者的口说出自己的意见”策略,一是为了表示意见的客观性,二是为逃脱责任留下后路,这也是一种处世学问,而不真是语言符号上的操作。至于“各种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伴随”策略,一听就是为了讲礼貌,为了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公共关系上的适应,使主要言语行为得到缓冲,体现了中庸的道德传统。“运用权威”也是一种语用策略,礼貌是策略,不礼貌未尝不可以为策略。重要的是要符合权势身份,看准了对方比自己在地位方面要低这一点。运用——不一定是“要”——权威破坏了礼貌策略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用足了权威也可以使说话更有效果,达到说话目的:师对生、父对子、官对兵、上对下的说话不是权威运用得十足吗?这更是一种纯社会关系上的操作了。“回避”作为一个语用策略,它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答非所问,这个“某种目的”当然不会是语言上的目的,而是为了行事方便。“表面一致而事实否定”策略,是一种文化心态,先作出同意、赞成的姿态,再作出事实上的否定,“好是好,可是……”,“可是”后面便是事实上的否定。另外一种语用策略是“以言代行的答复”:摇头代替否定,点头代替同意,摆手、摇手、招手、愤怒、皱眉、张开嘴巴、转过脸去、抬脚就走、拍拍口袋、摸摸脑瓜子、挠耳朵、眨巴眼睛、耸耸肩膀如此等等,都可以代表相应的言语行为,这更不是言语层次上的成分了。“禅宗公案极端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喝、棒(打)、拂、杖、烧(焚)、翻字诀等等,还有重复印证(循环论证)、反戈一击、引入歧途、答非所问等机巧,更是远离文字与语言。

“面相身势与话语和谐”一致,作为语用原则,是语用原则与策略中少有的不与社会人文网络“结盟”的成分。面相身势作为人的附着符号束,它与话语的配合,主要是一种生理反应。当然这种生理反应也带上了一定的社会约定性质,但就其总体而言,人的面相身势与话语的和谐配合,主要还是个人的生理反应。

“假信息”策略的要点是,言语交际活动(口头、书面)中释放了非真实信息。为了蒙蔽、欺骗接受方面(听者和读者)的叫利害假信息。自己明知所发信息不真实,交际对方经启发也能悟出其假,但发出的一方照样发,接受的一方也不介意其假,或者不觉其假之害,甚至于觉得假比真好,乐意接受其假。这种在特殊的证实背景之下发出的能收到特殊效果的非真实信息传递,叫功能假信息。最典型的例子是医生对绝症病人说的假话,病人心里明白,但照样乐意接受。英美人的所谓White lie(即无恶意的谎言,尤指不实的客气话)也属于这一类功能假信息。这显然是对人际关系的顺从。且不说受利益的驱动有些人靠说假话过日子,就是一个诚实的人,为了人际关系,为了与社会和谐相处,总要说几句假话的。所谓“假信息”策略,以调侃的语气说,它们通通都是“狡猾狡猾的”;从积极意义上说,它们何尝不是人们求生存的适应策略呢?

“冗余信息”策略的要点是,对语言冗余信息(多余的、没有提供新信息的信息)表现出了容忍(其容忍度是指语言使用人运用、控制语义性冗余信息时所掌握的分寸)。说者释放或听者接受适当的冗余信息是必要的,因为有些情形下,它不是负担。经过适当的、恰如其分的处理,冗余信息还会有很大的用途。不仅有用途,而且还能帮助人们顺当地、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人们对多余信息的态度是矛盾的:从交际的求简出发,要把容忍度降为零;从交际的求成功出发,要把容忍度升到某种程度。无论如何,人要在社会把自己安顿下去,不听不说多余的话(无新信息价值的话)恐怕是不可能的。

“容忍语用失误”策略,就是别人语用失误了(说话人所使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正确,但他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你容忍。别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等等,你却原谅,这正是维护了你自己与犯语用失误的说话人的关系。他冒失了,你不再冒失。你原谅了别人的语用失误,正是为别人原谅你可能的语用失误创造了条件。

以上引述的种种语用策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策略可以是无穷尽的。现在我们可以问了:实施某种语用策略是一个语言问题还是一个社会行为问题?要回答好,不妨从反面问:不使用语用策略会怎么样?回答是,既会得罪交谈对方,又导致交际失败。那么,“得罪对方”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人面前不好做人,在人背后受到非议。比如第一条“得体”策略就是为了做人得体,而并非真正为了语言本身得体。这样看来,采取语用策略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行为问题。所以,我们说,回头看上述的一条条语用策略都不过是社会人文网络逼出来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看来,语用学又叫“人文网络言语学”或者“人文网络说话学”就是很自然的事儿了。

语用学的社会成分的存在,是由“语言功能不完备原理”说明的。任何一个说明语言功能的理论系统,无论看起来是多么充分和完善,其实都是不完备的,要留待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去补充。几个证明是:第一,语用策略是不可穷尽的。第二,语言符号本身不是万能的,有缺陷的。

认识到“语言功能不完备原理”积极意义之一是,便于我们抓住语用学的实质与核心内容。

语言功能不够对付交际怎么办?拿社会行为去补!语用这一套功能系统,是完全建立在社会行为之上的,语言符号关系之外的,具体地说,完全建立在人和人文网络对语言干涉的基础之上的!

语用功能的理论系统的维持,靠的是语言系统之外的人(自然的人)及其社会这两个系统(组成社会人文网络)对语言的缺陷的补充。这就是语用学的实质。承认这个实质,就能理解为什么语用学还可以又名“人文网络语言学”了。

其实,语用学的几个根本的理论要点,无一不是在人或人组成的社会那里生根:

语境和语境对话语的干涉:这里边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都是在人那里生根的,不是在语言符号中早就藏好的;

附着于人的符号束及其对话语的参与:这里的符号束,除开伴随物,就是由人的脸、手、身体出发的信息,声气息更是人发出的生命信息。这些生命信息是语言在使用中由人加进去的,也不是在符号中早就藏好了的东西;

智力对话语的干涉:智力就是人的属性,更不是语言符号的事;

语用策略更是人谋划出来的,不是符号本身的属性。

那么,能不能根据“语用学就是人文网络言语学”的命题得出结论说,语用学干脆就是社会学家的事儿?不能。语用学与语言符号毕竟是息息相关的。

多于话面的意义毕竟要从话面上即符号上出发,然后才是语境上的推导。

语境干涉也只能是对语言符号的干涉,不能干涉空中楼阁。

附着于人的符号,在言语活动中,也只是一种参与,不是主角。主角是语言符号。

智力干涉,是人的智力对语言符号的干涉,没有了语言符号它干涉什么?

语用原则与策略虽是社会网络干预的结果,但表现出来的主要行为毕竟是言语行为——以言行事。“言”是基础。

语用学的体现关系中,句法体现,是符号的排列关系;文学体现,首先要文学,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翻译体现,首先要的就是两种语言符号,然后才能谈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如此等等,我们还是可以说:语用学的本体是从语言符号出发的。

在讨论了语用学的社会成分与语言成分之后,我们确实可以打这样一个譬方:

有人从社会网络那里往下开挖打地道,又有人从语言运用那里开挖打地道,结果两个地道口在语用学那里汇合。

这个譬方是说,研究语用学的人必然要走到社会人文网络那里去。研究人文网络的人,也必然会发现语言这个通道口。我以为这个估计是符合事实的。

一九九六年七月六日于广州白云山

(《汉语文化语用学》,钱冠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猜你喜欢
言语话语符号
画与理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