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动物趣闻

1997-04-02 19:31谭清鸿
知识窗 1997年6期
关键词:母熊豪猪山雀

谭清鸿

广袤的神农架林区,方圆数千平方公里,地垮鄂、陕、川三省,是亚热带复杂气候植被的典型代表。这里生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在自然状态下,它们有的凭着坚牙利爪,有的凭着智慧和机智,在这儿上演着一幕幕物竞天择的生存之战。一般来说,小动物处于食物链的下层,是被征服的对象,但有时自然界也反其道而行之,让小动物给一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以教训与惩罚,强者之间有时也会为饥饿所逼决一雌雄。

小豪猪气死大狗熊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随考察队来到武当山和神农架之间的房县,爬上一个叫熊爬坡的山梁,站在山梁上,两边谷底的情景尽收眼底。正当我们准备安营做饭的时候,忽听东面传来熊吼,我举起望远镜观察,发现是只大狗熊和一只小豪猪为争夺一块地瓜在对峙。豪猪样子象个放大了的刺猬,一般重约五、六公斤,威势和几百斤的大狗熊简直没法比。地瓜显然是豪猪找到准备带回家享用的,路上碰上这个想来争食的大块头。但豪猪不甘心食物被抢,张开满身硬刺护着那块宝地瓜。狗熊掌力惊人,连豹子也一扇一个跟头。若是一屁股坐上去,可以将小动物压成肉饼。可今天大狗熊这个一掌二坐的功夫全用不上,因为豪猪浑身的刺像大号棒针那样立着,不管使那种功夫都挺扎手。狗熊想抢到地瓜就走,于是张嘴去咬地上的地瓜,豪猪调转身用尾刺往熊嘴巴一抵,狗熊忙丢掉地瓜去咬豪猪的屁股,谁知正好中计,浑身刺一炸全竖起,对着熊嘴撅屁股一拱,正刺中狗熊的口腔。熊痛得一声怪叫,挥掌击去,豪猪一扭身躲过。就这样,一大一小两只动物转来转去,狗熊没打着豪猪,豪猪倒瞧空又刺了狗熊几下。狗熊抓不着豪猪又受了伤便发熊脾气,开始对周围的树木乱拨乱撞来出气。趁着熊发傻气的空隙,豪猪叨起地瓜钻回密林深处的老窝享用去了。

天黑了,我们在帐棚中休息,问或可听以几声熊吼,吼声中隐藏着难言的痛楚。

第二天早上刚吃过早饭又有熊吼声传来,我们断定还是那只受伤的熊,于是匆忙收拾完营地跟声寻去。发现那只熊已跑到小溪边,将嘴巴泡在水里摆来摆去,似乎想洗去口腔中的痛苦。这时熊的嘴头已肿得和脸部一样粗。可惜我们没有麻醉枪和兽医,对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爱莫能助。

为了观察这只狗熊,我们对路线稍作调整,跟在其后头一同前进。两天后,狗熊已丧失了往日的威风,吼声由大变小,最后只剩下喘粗气,有时长卧不起,不进食,偶然在地下翻滚一阵,眼睛发呆发红。

四天后它遇上了一只母熊,按理说公熊见了母熊是献殷勤的时候,但受伤的公熊一反常态,竟疯狂地扑上去又打又抓,母熊见势不妙,反击一掌匆忙离去,可能它从来没见过这么不友好的公熊。这只狗熊又开始在地上打滚,嘴中吐出一滩乌血,一直滚入谷底小溪中,小溪只有两尺多深的水,要在平时只够它嬉戏玩水,但这时它竟一沉不起,最后跌入一个小水潭中死了。就这样,这头重达二百公斤的大狗熊与其说是淹死了,还不如说是被小豪猪气死了。

小巴狗吃掉大老虎

神农架林区生活着一种比狗还要小一些的犬科动物,大概是豺的一个亚种,当地人叫巴狗。提起巴狗,连冬季上山狩猎的赶山汉子也为之变色。别看巴狗个头小,但十分凶残,加上它又是成群活动,集体作战。所以一般动物见到它都得退避三舍。

冬季,巴狗的威胁最大,由于受饥饿的驱使,巴狗往往集合成几十只甚至一二百只的大群,碰上这群饥肠辘辘而又贪婪残忍的家伙,就是老虎也难以幸免。

仗着身形小动作灵活,一些巴狗前前后后围着老虎作攻击状,但老虎一扑,它们又马上散开,其余大群则尾随其后。其意图一是疲惫老虎,二是激怒老虎,使其停下来与其决战。如果老虎够聪明,就会向又高又密的茅草丛中窜去,在茅草丛中巴狗互相看不见同伴,形不成集体攻击,单个的巴狗或几只巴狗是对付不了凶猛的老虎的,有时反而成为老虎的口中之食,那时巴狗看无机可乘,也只有悻悻离去。但如果老虎不甘示弱,那就会停下来与其搏斗。

巴狗与老虎搏斗有其凶残的一面,也有其为种群献身的悲壮之举。一般会有一两只老弱的巴狗自动献身虎口,也就是说当老虎停下来寻机决斗的时候,会有几只老巴狗从正面进攻,老虎捕食的本领决不会让这几只从正面而上的巴狗得逞,一般是一扑即中,然后刁口一咬,一摇头将其摔出去再扑第二只。但老虎的胜利恰恰是死亡的开始,后面尾随的强壮的巴狗,一看前面接上仗,趁机从后面跃上虎背,死死抓住,咬紧虎颈上的皮,任老虎怎样跳跃,也休想将其摔下,接着有更多的巴狗上来,有的偷袭者贴近尾部扒在虎身上,伸出一只利爪去掏老虎的肛门,从里拉出肠子一直到拉断。老虎再厉害,除了咬死一二只垫背的巴狗外,终究是血尽力竭而亡。接下来,自然是巴狗分享美味的老虎肉。几十分钟后,山坡上就只剩下一堆虎骨和几只死巴狗(巴狗再饥饿也不吃同类)。

百鸟杀蟒

夏天的神农架万物争荣,喧嚣而又神秘,我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突然听见林中一隅传来噪杂的鸟鸣,只见林中空地上正在进行一场奇异的搏斗。地上有一条碗口粗的花斑蟒盘成一堆,蟒首高高扬起,左右摇摆,长长的信子在口中飘忽闪动,而在蟒的上空及附近树枝上密集着一种山中最常见的小鸟——山雀。我好奇心顿起,索性找个隐蔽的地方蹲下来看个究竟。只见山雀的进攻似乎很有些章法。它们一半在蛇的上空盘旋翻飞,伺机进攻,一半在树上休息,呐喊助威。耐人寻味的是山雀的进攻方式五花八门,有的虚张声势,低空掠过;有的口刁石子往下扔;有的飞到蟒上空拉一泡鸟粪;有的乘势啄蟒一口。别看蛇吃鸟有一套,那是偷袭得逞,对付山雀的这种战法,它可是一点法子也没有,何况蟒的视力很差,根本判断不了山雀的方向,山雀又从四面八方进攻,虚虚实实,这条有二三十斤重的蟒看上去只有挨打的份。如果蟒溜进较深的草丛或找个洞穴钻进去,也就脱身了。但它却一味地盘在那里作困兽之斗,这就给了山雀从容进攻的机会,并且可以车轮战。

开始时蟒还能保持昂首应战的姿态,时间一长便显出一副败相,身上斑斑点点血痕累累,伤口之上又沾上了鸟粪。据说鸟粪对蛇类的皮肤有腐蚀性。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山雀并没有致命的攻击力,只能一点一点地吞食这条二三十斤重的大蟒。一直战了两个多小时,这条蟒开始散盘子,看来是不中用了,在地上痛苦地扭曲翻滚着。山雀们也许知道胜利在即,都停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然后“轰”地一下都飞走了,似乎对这个垂死的对手再也不屑一顾。

我想山雀杀蟒肯定不是为了吃蟒肉,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自己或报复,可能是蟒侵犯了山雀筑巢的领地或偷吃了小山雀。

(责任编辑/孙开颜)

猜你喜欢
母熊豪猪山雀
春天的布
豪猪取暖
忽视对手
家有什么好
必须是红红的,必须是圆圆的
母熊护子
好虚弱的北极熊
小豪猪上学
熊口脱险
杜鹃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