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有贵贱

1997-08-20 08:59
中国青年 1997年4期
关键词:许诺小青实事

舅舅还不到40岁,牙却掉了好几颗。前两天他花300多元把掉的牙又镶齐了,但这300多元钱让我姥姥心疼了好几天。

那天中午,一家人正围在餐桌旁吃午饭,忽听“哎哟”一声,舅舅一张嘴,又一颗牙掉了出来。姥姥猛地撂下筷子,直盯着舅舅的嘴:“牙怎么又掉了,是原来长的,还是新镶的?”舅舅捂着腮帮子痛苦地说:“是原来长的。”“哦”姥姥长出一口气,又端起饭碗:“那掉就掉了吧。”

辽宁抚顺钢铁公司孙美玲

以平常心对“实事”

“某省(市、县)政府决定在未来的一年里将为百姓办×件实事。”

大约是两三年前,刚从电视新闻中听到类似这样的词句时,确实莫名地兴奋了一回。待到年终岁末,政府年初的许诺竟也都兑现了,且又为来年做了更明确的规划:还要为百姓办实事若干件。于是便又兴奋一回:“政府又为咱百姓办实事了”。

但几次兴奋过后,渐渐地发觉,自己的兴奋,竟毫无道理。

人民政府为百姓办事,想来是天经地义的。细看各地政府为百姓所作的许诺,不外乎是“解决交通拥挤,解决饮水困难、供电紧张,老人看病难,孩子入托难,或是修几座过街天桥,盖几座公共厕所,以及整顿社会治安”。事情无论大小,都在政府工作职责之内。既然这样,老百姓和我们的政府大可以平常心视之。

最难理解的还是那“实事”一定要计以多少件多少件。综观各省、市、县政府许诺的“实事”,一般都是几件,十几件,绝少能有上几十件的。那么一年365天,除了办这几件十几件就算是几十件“实”事之外,我们的政府又在干什么呢?是在办“虚”事,抑或其他?

为政,自当勤政。办实事,总比不办实事强。但千万别把自己的份内事当做政绩来宣扬,更不能以此请功,搞花架子,这样的结果会事与愿违——本想取信于民,结果失信于民。

河北石家庄刘峰

新问题

某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班上开展“重温长征艰苦精神”活动,活动气氛热烈,场面感人。当老师讲到红军靠吃野菜,吃皮带、皮鞋走出草地时,同学们均受感动。但也有一同学默不作声或作摇头状,他身边的一名同学悄悄问他:“怎么,不相信?”“那倒不是,我只是想,当年红军也算幸运,尚有真皮带吃,而今天,要是再来一次长征,你我还能吃上牛皮带吗?”

广西贺县梧州师专中文系黄敏达

暗号

刚和小青交朋友那会儿,由于自身条件不成熟,尚不敢进小青的家门,一直处于“地下”状态。为联络感情的需要,和她约定在她家楼下喊我自己的名字作为接头暗号。

于是,每到夜晚,我便跑到她家楼下,冲7楼大喊:“王南海——!”小青听到后,便找借口溜下楼来。

及至水到渠成,小青第一次领我去她家,我自报家门后,未来的丈母娘一听,眉头一皱:“我们这楼里好像也有一个叫王南海的,前一阵,经常有人大半夜在楼下喊他,像杀猪似的,烦死人了!”

湖北宜昌市至喜集团王南海

按图索父

傍晚,身着迷彩服的我在下操回营的路上,与刚刚来队探亲的妻儿在营门口碰个正着。我乐得抱过不满4岁的儿子猛亲,谁知儿子不领情,哭嚎着直往妈妈的怀里钻。两年多没见面,孩子已经不认识我了。

经妻子左哄右哄,孩子才静下来,并从怀里掏出一张我的“标准相”,把我上上下下左右对照检查了好几遍,并把其他战士逐一审核后,终于破啼为笑,脆脆地喊了一声:“爸爸——”张开双臂向身着制服的营门口的卫兵扑去。

河南驻马店市某部政治处张安武

猜你喜欢
许诺小青实事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开心果——朱小柯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元宝山小青山寨(中国画)
许诺
现实与未来需要双重许诺
许诺(外三首)
小青、小银和小白
“实事”怎能都贴上“为民”的标签
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