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头外伤后的脑脊液漏

1998-12-25 10:18韩克捷
祝您健康 1998年9期
关键词:鼻漏鼻涕硬膜

韩克捷

有位病人3天前在上班的路上流起了清水样的“鼻涕”,就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时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过敏性疾病多发之时,接诊医生初诊为“过敏性鼻炎”,并予以抗过敏治疗。经3天服药治疗,病人症状丝毫未见减轻,遂来复诊。在医生的启发下,他想起1个月前曾因骑摩托车而摔伤过头部。医生遂收集了一些他的“鼻涕”进行化验,结果证实那不是鼻涕,而是“脑脊液”。在确诊为“延迟性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后,将他转到了神经外科。

人的头部受到暴力打击后,可引起颅骨骨折。如果包裹脑组织的硬膜和蛛网膜同时发生破裂,脑脊液便会自伤口中流出,即形成脑脊液漏。在颅底部,脑膜与颅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因而,颅底骨折最容易同时引起硬膜和珠网膜损伤。脑脊液自伤口、鼻窦流入鼻腔,就形成了脑脊液鼻漏。若是自中耳流入外耳道,则形成脑脊液耳漏。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脑脊液漏。

急性脑脊液漏受伤后即可发生。延迟性脑脊液漏则发生于伤后数周或数年,95%的病人发生于伤后3个月内。患性脑脊液漏的诊断较容易。延迟性脑脊液漏病人常因不会意识到此病与头外伤有关,而到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他们不能及时为医生提供有头外伤的病史,故而常会导致误诊。本文提及的病人即为一典型例证。

脑脊液漏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有可能引起脑膜炎。因为脑膜破裂后,脑组织便与外界直接相通了,致病菌可沿伤口逆行至颅内而致病。另外,脑脊液漏还可引起颅内积气,即空气自伤口进入颅内。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则可因颅内高压而致病。

大多数脑脊液漏的治疗并不十分困难。患者一般能做到以下几点即可:①保持适当的体位,使脑脊液不致流出或流量较小。一般采取头高卧位即可。②保持鼻腔或外耳道清洁。③避免擤鼻、咳嗽和其他可使颅内压增高的动作,以利伤口愈合。④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等。经以上治疗3—4周仍不痊愈者,则需请医生考虑行修补手术治疗了。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当发生脑脊液鼻漏或耳漏时,许多病人常会用棉花、卫生纸等填塞鼻腔或耳道。其实,这样做不仅堵不住漏,反而会增加细菌逆行性感染的机会,使“小病”变成“大病”。正确的做法就是按上文提到的体位调节,起初即使不能让脑脊液完全不流也不要紧,绝大多数病人在过后的几天中流量会逐渐减少,直至自止。

(编辑沈志)

猜你喜欢
鼻漏鼻涕硬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流不尽的鼻涕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采集鲸鱼大“鼻涕”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148例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