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移植:给盲人一双慧眼

1998-12-28 03:05皇甫垠
祝您健康 1998年4期
关键词:板层健康报捐献者

皇甫垠

“当将来自己闭上双眼时,能让另一双眼睛亮起来。”这是多么崇高的愿望与宽阔的胸怀啊!然而,当角膜志愿捐献者要真正落实自己的愿望时,又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除思想观念、组织衔接方面的问题外,技术上的问题也不少。作为一个热心于这一事业的科普工作者,我只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请教有关专家。

捐献角膜年龄上究竟有何限制?

从开展角膜捐献以来,绝大多数媒介,包括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中宣部办的《宣传手册》都说:“捐献角膜一般不受年龄限制”。有的专家甚至说:“人体其他器官随年龄增长而老化,但角膜100岁也不会老。”但也有眼科医生认为:“60岁以下的可以;60岁以上的不行,因为他们角膜的内皮细胞素活性差,移植不易成功。”中日友好南京眼科医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眼科教研室主任袁南荣则说:“如只取角膜的板层材料,放在95%甘油内可存放两年之久。这种板层材料不受年龄限制,80~90岁老年人的角膜也是很有利用价值的。”看来,年龄因素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似乎是摘取角膜的方式方法。如何保证角膜的质量,这是角膜移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取眼球和板层角膜有何利弊?

医生从捐献者身后获取角膜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已经死亡了的捐献者身上摘取眼球,这种方法可能比较简便,所以为临床上所经常采用。二是从捐献者眼球上用剃须刀切取一层角膜板层材料,这既不影响眼球外观、容易被捐献者家属所接受,又易于保存,一般在4℃冰箱内可保存48小时,放置在特殊的保存液内可延长至1周。从两者比较看,应尽可能鼓励医生多采取板层角膜摘取法。

哪些病患者身后不宜捐献角膜?

据《健康报》1997年4月30日《我看角膜移植》一文认为:“患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等)、恶性肿瘤、糖尿病、尿毒症和眼内做过手术的人不宜捐献角膜。”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卞春及也曾明确地对笔者这样说。但台湾出版的《器官捐赠协会会刊》却认为:癌症患者除病灶在眼球部分外,角膜皆可移植利用。这可能是两岸角膜移植技术上的差异所致。当然,对志愿捐献角膜者事前还应一一调查甄别,筛选掉不合要求者,以减少工作量。保证角膜质量。

从死亡到取眼以多少时间为宜?

从捐献者死亡到眼角膜或眼球的提取,时间一般越短越好。有的要求在24小时以内,有的要求在12小时、6小时以内,有的甚至要求在2~3小时以内。使用方为保证角膜质量,希望摘取角膜时间越短越好,其用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捐献角膜是新事物,观念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片面求快有时在施行中反增困难。实际上,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运输和冷冻条件下,摘取时间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情况下,似乎以8~12小时内摘取角膜比较适宜可行。为此,希望有关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时限,并建立一个比较直接、便捷的捐献接受制度。这将在下一篇里来探讨了。

猜你喜欢
板层健康报捐献者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角膜内皮移植及板层移植取材方式
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课程的历史考察
——以《健康报》为中心(续完)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中国首位细菌学博士
冻干机板层隔条的等离子弧焊程序设计及控制方法
冻干机板层结构及焊接工艺对板层温度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岳阳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1~17,HLA-A和B基因多态性研究
浅谈如何减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流失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保留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