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丈夫(五则)

1999-06-05 06:53
东西南北 1999年10期
关键词:保险箱少林寺雅加达

甩卖丈夫

前不久,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地方报纸《卡洛尔城时报》上,出现了一段小广告,标题是:“减价出让丈夫1名!”

登这广告的露易丝·亨勒尔太太,她在广告中写道:“收购我丈夫的人,还可以免费得到他平时喜欢使用的全套打猎和钓鱼装备。此外还随夫赠送牛仔裤一条,长统胶靴一双,恤衫两件,以及里布拉杜尔种的狼狗一只,自制的晒干野味50磅!”

“我丈夫本人其实并不坏,只是每年4月初到10月初,都很少能在家里看到他的影子。

“价格面议,欲购从速!”

结果出乎这位太太的意料,仅一天之内,她居然接到了62位太太小姐和离婚妇打来的电话。最妙的是有一位被遗弃的太太,急着要替自己的4个孩子,找一位名义上的爸爸,免得他们在同学中间“有自卑感”。另外,还有一间写字楼里的一位女职员,决定“合租”一个男子来做她们的“外室”。尤其是这位丈夫经常外出打猎钓鱼,不常在家,就更适合她们的口味了。见此,露易丝· 亨勒尔太太第二天补登了一个小广告:“减价转让丈夫的原议取消,仍旧转让的只有那条狼狗了。因为我猜所有买主的真正兴趣是在狗不在人。”

那位并没有卖出的丈夫查理·亨勒尔先生,在接受记者们采访的时候,笑容满面,一点也没有生他太太的气。第一,结婚这么多年,他已经不知道被这位好开玩笑的调皮太太耍过多少次猴子;第二,眼下正值外出狩猎季节,他正忙于做出发前的准备呢。

(雪晨)

(俞晓红摘自《都市家庭报》)

死在一堆贬值硬币上的人

巴西人波恩芬也许是世界上最为不幸的守财奴了。他生前务农,经半个多世纪的积蓄,最后竟拥有相当于100万美元的巴西钱币。他将所有纸币兑换成巴西硬币,然后悄悄藏在一间地下室里。

为了积蓄,他自20岁以后,从未买过一件新衣。他的两个儿子、3个女儿和爱妻均因营养不良而先后死去。

一天,他突然发现,这一房间硬币因通货膨胀而买不到一只小狗。他在钱堆上突发心脏病,最后竟死在这堆冰凉的硬币上。

(俞晓红摘自《家园》)

雅加达怪事:司机付钱给乘客

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城市,人口已超过一千万。人均家庭拥有5部以上的轿车。于是,雅加达政府出台了一部新交通法,规定在上班高峰时间,只有那些拥有两名以上乘客的车辆才能进入限制区,否则将受巨额罚款。这一规定的目地显然是鼓励多人共乘一辆汽车,从而减少街道上的汽车数量,缓解交通拥挤状况。

于是,雅加达出现了一群绝无仅有的“交通商人”——靠坐别的车来发财致富。

这些职业乘客收入相当可观,只要他们陪伴司机顺利通过限制区,司机一高兴没准会赏给他们一千卢比。(建成)

(金卫东摘自《东方城乡报》

七旬老翁上少林寺习武对付不孝子孙

陕西省岐山县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翁,竟远赴少林寺拜师学武,目的竟是为了对付不孝儿孙。7月7日,他被一位好心人送回了家乡。

76岁的杨柳山是岐山县安乐乡人。在他46岁时,老伴病逝,自己当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拉扯大,并先后为他们娶了媳妇。谁料几个儿子在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后,便开始嫌弃老人。不仅如此,几个不孝的儿孙还对老人拳脚相加。无奈之际,老人竟决定到少林寺拜师学艺,以便“自卫”,对付不孝儿孙。

6月底,杨老汉乘火车到河南郑州,下车后身上只剩下46元钱,他乞求一旅游车把自己拉到少林寺。众人见其衣衫破旧,便问其原由,老人伤心地诉说了自己的境遇,引来众人的同情。在导游郭凤娥带领下,全车游人为杨老汉捐了钱,郭凤娥亲自把老人送回家。(奚希)

(赵迪摘自《大河报》)

窃贼找人开箱锁来者恰巧是失主

一天,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个保险箱来到美国佐治亚州一家五金铺要求店主比尔帮他撬开保险箱。比尔表示无法打开保险箱,并推荐中年人去找锁匠谢夫。中年人后来给谢夫打电话,当时谢夫正忙着,就让中年人留下电话,等有时间再和他联络。两个星期后,谢夫去看望祖母,他的一些值钱家当都放在祖母家的保险箱里。当他想取点东西出来时,却猛然发现保险箱不见了。

谢夫想起那个找他开保险箱的人,于是他们约好了见面地点,谢夫和希尔(中年人)在一家超市的停车场见面,希尔邀请谢夫和他的助手上了他的车,然后拿出保险箱。谢夫眼睛一亮,那正是他丢失的保险箱。当谢夫顺利打开保险箱时,希尔的眼睛都看呆了,还有等他醒悟过来,警察的枪已经指向他的头。

希尔被控犯有盗窃罪,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夏天行摘自《扬子晚报》)

猜你喜欢
保险箱少林寺雅加达
编辑部的故事
笑一个吧(1则)
《少林寺2》立项拍摄
印尼·雅加达
雅加达为亚运会全面停课
会说话的保险箱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银行家
大塞车
雅加达洪水数千人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