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患“斜颈”以后

1999-06-13 23:19邬沈青
为了孩子(孕0~3岁) 1999年7期
关键词:心算斜颈珠算

●邬沈青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很希望生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但事与愿违。女儿是被产钳拉出来的,医生只给她打了6分,刚刚及格。见到女儿第一眼,第六感觉告诉我:她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产后第四天,我用颤抖的声音向医生述说了我的感觉。

几天过去了,医生证实了我的怀疑:女儿患了先天性斜颈。不啻是五雷轰顶!我无声无泪吃力地抱过我的心肝宝贝,一遍又一遍地端详:她的娇嫩小脸变形了,右边大,左边小;小嘴弯向了一边;小脑袋无力地垂着,我小心地把它放正,可是马上又歪了过去……

我不思茶饭,以泪洗面。在担心、恐惧之中,我不顾做月子的各种禁忌,和丈夫一起查阅各种医学书籍。

按照医学书的指导,我在月子里就开始矫正她的歪脖子。我用两个沙袋来固定小脑袋,每次喂奶时精心设计一种固定的体位,使她的头在保持正直的情况下才能吃到奶。

女儿刚满月,我和丈夫就四处寻医问药,经人介绍,上海市中医医院推拿科的严医师专治此病,产后第36天我就抱着女儿直奔上海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从此,我每天抱着女儿去医院。

我家距医院较远,为了赶在八点之前到医院挂号,每天早上六点半须抱孩子出门。轮到推拿还得等上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中,我要不断哄她、逗她,换两三次尿布。我还给女儿喂四五次奶,倒并不是因为她真的饿了,只是想多给可怜的孩子一点我仅有的安慰。

医生给女儿推拿,女儿总是很乖,从不哭闹,要么在睡觉,要么睁着一双大眼睛东张西望。30分钟后,我扶着她的腰,让她坐起来,医生开始给她转脖子。这虽是我每天都要见到的情形,但我每次都提心吊胆,生怕小脖子被医生不小心扭断。回到家后,忍住饥饿疲惫,抓紧时间边给女儿喂奶边给她作热敷。

这样的日子天复一天,月复一月。遇到刮风下雨自己生病发烧,我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有好几次女儿哭,我抱着女儿也哭,我累极了,真不想去医院了,家人也劝我,今天就休息一天吧,但一想到我必须让女儿尽早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就强打起精神抱起女儿去医院。皇天不负苦心人,历经了18个月546次从家里到医院的来回之后,医生告诉我,女儿的病好了,只要在家做点推拿,不用再来医院了。我听后真是欣喜若狂。

如今,女儿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她的歪脖子也早已治愈,外观上不受任何影响,今年还当上了中队长,看着女儿健康的成长,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图/石湾

学珠算练心算●黄维君

本刊去年第10期刊登了《我让孩子学珠心算》一文,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在电脑化的今天,让孩子学习“珠算”这一古老的计算手段,曾让不少人疑惑和好奇。其实,珠算的计算过程能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这就是美国以及亚洲部分地区热衷于让儿童学习珠算的原因。近来,我国一些幼儿园也开展了珠算的教学实验,作为幼儿入学前的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里,本刊邀请华东理工大学小红花幼儿园的黄维君园长,根据该园10年来开展珠心算教学活动的经验,结合家庭和儿童的特点,撰写了此文,供父母参考。

———编者

一、算盘的基本认识与读珠

1.认识算盘家长可准备一只如图一的算盘。由框———梁———珠———档的顺序向幼儿讲解算盘各部位的名称。然后一边念儿歌,一边指着算盘,帮助幼儿生动形象地认识并记住这些名称。

算珠歌

一把算盘两层楼,

楼下住的是下珠,

楼上住的是上珠,

四颗下珠4个1,

一颗上珠1个5,

上珠要比下珠多。

图一

注意:▲儿歌是辅助孩子记住算盘的各种名称,而非为了记住儿歌。

▲此活动不宜反复进行,孩子会感到乏味,一般3~4遍。

2.练习拨珠

按图二至图七的顺序依次教幼儿练习,并告诉孩子每个拨珠动作的名称(详见每幅图)。

在拨下珠时,告诉孩子每一粒珠代表“1”;拨上珠时告诉孩子上珠一粒代表“5”的概念,而且在下珠不够时才用上珠的规律。

图二托

图三拨

图四拨

图五挑

图六合

图七分

3.拨珠读数

此部分是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算珠是如何表达数字的,也让孩子形象地感到每拨一珠就有量的增加,从而轻松地、准确地掌握每个数字概念。

准备40~50根牙签或火柴棒。

步骤一:家长在算盘的梁上定上“百、十、个”位。

步骤二:家长出示火柴棒,孩子拨算珠。

▲家长出示2根火柴棒,孩子拨珠(见图八)。

▲家长增加5根火柴棒,孩子加拨上珠(见图九)。

▲家长再增3根火柴棒,孩子进位拨1珠(见图十)。

图八

图九

图十

家长可向孩子解释:这十位上的一珠表示一捆火柴棒,家长可将10根火柴扎成一捆,放在“十”位的上方。

以下的拨珠读数可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大数字如:

图十一读作“15”

图十二读作“713”

二、学珠算

此部分的目的不在于如何系统地学珠算,而在于帮助孩子形象地掌握计算过程中的进位与退位。

6岁的孩子基本会10以内的加减。运用珠算,可以让孩子轻松地进入10以上的加减运算。

1.上下珠够的情况下加减

例(1):家长示范1+3(见图十三)

图十三托“3”

让孩子读答案“4”

例(2):3-2(见图十四)

图十四拨“2”

让孩子读答案“1”

让孩子练习:2+21+58-37-5

在孩子掌握的情况下,家长可在算盘上拨11+12、23+21,分别让孩子读出答案:“23”、“44”。以提高孩子计算的兴趣。同时让孩子发现拨珠、计算是从左到右的规律。

2.上下珠不够情况下的加减

例(1):家长示范4+2(见图十五)

图十五拨下“5”减“3”

并告诉孩子当下珠不够时,拨下上珠。

例(2):5-1(见图十六)

图十六挑“5”托“4”

让孩子练习:3+24+45-26-3

可以再选:44-11、25-4等题,提高孩子兴趣。

3.进位、退位的加减

此部分比较难学,同时也很重要,家长可放慢速度讲。

例(1):家长示范6+5(见图十七)

图十七挑“5”进“10”

告诉孩子在“十”的定位点进一珠表示“10”

例(2):10-7(见图十八)

图十八退“10”托“3”例

(3):5+7(见图十九)

图十九挑“5”托“2”进“10”

这里有两个分解动作,第一挑“5”托2”,第二进“10”。(见图二十)

例(4):12-6

图二十退“10”拨“5”减“1”

也有两个分解动作,先退“10”;后拨“5”减“1”。

让孩子练习:5+85+96+77+712-613-614-711-6

注意:此部分要让孩子学牢固,对以后的多位数加减及心算都有好处。

三、练心算

这是学珠算的目的,但必须在珠算熟练的基础上,让珠像内化成心算。

在学珠算中期,可培养孩子记数,如记电话号码、车牌号,可以先从3位数记起,逐渐增多。

在心算时,要求孩子静心闭目,脑中出现算盘图像。然后家长报数,孩子在脑中拨珠,从左到右,从简到繁,随着珠算活动的加深而逐步加深。

有一首儿歌形象地写出了心算的过程。

人坐定,心要静,

小小算盘装脑中,

听报数,脑拨珠,

脑中算珠上下动,

听完报数报答案,

心算本领显神通。

题图/王俭插图/黄维君

猜你喜欢
心算斜颈珠算
痉挛性斜颈伴焦虑状态案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新中国珠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清代珠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珠算与《数术记遗》
中华传统文化
——珠算系列介绍
揭开心算方根之谜
先天性斜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从心算大师失算谈思维惯性
婴儿斜颈174例病因及转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