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造教育

2000-04-28 07:53杨恭田
人民教育 2000年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校长课程

杨恭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展望21世纪,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中心课题摆在了学校工作面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努力构建一个中小学实施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校长在新世纪里的神圣责任。

一、创造教育呼唤“科研型”的校长。

实施创造教育,需要校长创造性地工作,需要校长成为“科研型”的校长。我认为“科研型”的校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要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质。学好用好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法规。

二要有超前意识,即要站得高,看得远,把目光投向未来,善于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出色的教育管理能力,办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学校,培养出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能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新人。

三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同时又是教育科研的带头人。要有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精神;要针对问题搞实验,确定教改实验课题,带头著书立说,使自己成为教育专家。

四要研究教育规律,科学管理学校。

二、创造教育呼唤校长是高素质教师的培养者。

實施创造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必须依靠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没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没有教师驾驭创造教育的得心应手的本领,何来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教师是校长的责任。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途径,我认为有三条:

一是以不同方式对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依据《教师法》形成配套的教师管理制度,使教师的数量、结构、思想素质实际教学能力、待遇等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

二是校长应帮助教师朝着“四有”方向努力。1.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才能努力发现和发掘广大青少年中蕴含的丰富的创造潜能。2.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信息社会8日新月异,知识迅速更新,要求为师者继续勤读书、勤研讨、勤总结,成为学识渊博的教师。3.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讲民主的现代教育思想。科学方法,就是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特有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讲民主,就是要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加以充分尊重、信任。引导他们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从而使学生最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去充实、去探寻、去创造。4.要有好的心理品质。不但要兴趣广泛,乐观自信,意志坚强,而且要鼓励学生青胜于蓝,超过自己。

三是学校应当闯出一条“目标管理、示范管理、制度管理、激励管理、民主管理、情感管理、知人善任”的教师队伍科学管理之路,为实施创造教育培养一支“勤教实教、严教、善教”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校长应努力创造铸成学生创新素质的环境。

用什么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第一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开发学生爱学、乐学天地的同时,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将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讨——创造”,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不但教给学生各门课程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求异创造的欲望,寻求开发创造力的教学模式,教学生掌握创造的规律和方法。

第二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外活动中营造适宜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环境,让学生卸下肩头沉重的书包,轻轻松松地投人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

第三是社会活动。实施创造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中央电视台和各种报刊社举办的智力竞赛活动,就激起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兴趣,迸发出了许多创新火花,不仅为社会实际需要解决了一些问题,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校长应在建立新的以“实施创造教育为核心”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以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要培养具有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民,必须改革中小学课程,即在未来社会条件下,基础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要切实满足学生学习读、写、算的基本要求,更主要的是要使学习者真正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一着力点出发,重新思考和构建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内容、体系和方法。使新的课程教材不仅要综合反映基础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创造思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由选择、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突出方法指导,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和个性化的过程。因此,校长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研究者、带头人;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使课程改革成为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成为社会、学校、教师广泛参与的过程,从而建立新的以“实施创造教育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

在教育评价方面,评价体系的重心要向创新能力倾斜,要以学习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要以提高学习主体适应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为此校长必须实现学校管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摒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校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淘气包马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