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与“课中应有之义”

2000-04-28 07:53毛荣富
人民教育 2000年2期
关键词:毛遂雁荡山兰芝

毛荣富

教了近三十年的语文,学生说最爱听的是我的“题外话”。尤其是教意蕴深厚的古文,我不满足于仅是讲讲字词语法,好像不讲几句“题外话”便不能过瘾。

沈括的《雁荡山》里说,由于“为深谷林莽所蔽”,因而雁荡山长期不为人所知。我说,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也有鲜为人知的时候,优秀的人才也会有默默无闻的岁月,所以要学会自甘寂寞,等待时机。

学完了《毛遂自荐》,同学们十分欣赏脱颖而出的毛遂。我说,你们不妨再找找他的毛病。大家发现,在胁迫楚王缔结盟约之后,他对同行者说了一句“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这不是嫌别人平庸无能而自以为了不起吗?接着我说:做人很难啊,既要能抓住时机崭露头角,又不能处处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既要能敢为人先,又不能脱离群众、孤芳自赏;既要能迎难而上,又要能功成不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陋室铭》中的名句。我说这句话代表了一种传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可是在今天就不一定站得住了。比如一个企业有了畅销一时的产品和先进的经验,就自以为“有仙”、“有龙”而自满自足、不思进取,可能很快就无立足之地。所以应该追求“有仙之山仍需高,有龙之水仍需深”的时代精神。

这些“题外话”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因为我是有感而发的。它们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的联想,一种深入的发掘,一种理性的质疑。这些内容也许符合了“育人”这一课中应有之义吧。但是,光由我讲还不行。我在学生的生活札记中增设了一个栏目:一得录。它的主题便是“从古文中悟出人生哲理”。渐渐地,他們也能“跳”出课文讲一些“题外话”了。比如,在读了《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离开焦家之前精心打扮自己这一段之后,他们这样写道:

——虽身陷困境也不可苟活于世而呈现一副潦倒相;虽遭遇不公也不可失态而乞求怜悯。

——为悦已者容的女子是幸福的,为满足自己的爱美之心而妆饰自己的女子是纯真的,只有像兰芝这样为体现自己的自尊、高贵和独立人格而妆饰的女子才是完美的。

——兰芝不是愤然离去,而是盛装而别,既是自尊自爱,也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无声抗议。所以,含蓄委婉有时比疾言厉色更有力量。

猜你喜欢
毛遂雁荡山兰芝
隐秘的心事
Blooming Air春风轻舞,妆彩飞扬
雁荡山
兰芝LUCKY CHOUETTE时尚定制版
游雁荡山
兰芝发布最IN试妆APP《K妆美人镜》
你所不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的悲剧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
提升雁荡山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