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又何妨?

2000-04-28 07:53韩巍
人民教育 2000年2期
关键词:小老鼠幻想种子

韩巍

“异想天开”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形容想法非常奇怪”。长时间以来,它在人们头脑中是“幻想”和“脱离实际”的代名词。但听了下面这个小故事,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解着有关薔薇的知识,之后教师问学生们:“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个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第三个学生答非所问:“我想,我们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薔薇。”这则故事中的第三个学生想必每个教育者都遇到过,但我们往往视他们的想法为“异想天开”而轻易地加以否定或干脆置之不理。事实上,正是这些喜欢“异想天开”的学生,才是最有创造潜力、最具发展前途的。在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都来自科学家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因此,教师千万不要把学生的“异想天开”视为“怪癖”,冷落他们,挫伤他们,相反应当倍加关注那些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使他们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就常遇到类似情况。記得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情境:一只小老鼠背着7个水果回家,袋子破了个洞,掉出4个,求剩几个。在学生得出7一4=3后,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小老鼠到家时,袋里还可能会剩几个呢?许多学生思考后想出可能剩2个、1个或1个不剩。只有一个小男孩别出心裁,,说还可能剩7个。同学们都摇头说不可能,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怎么不可能,没准儿小老鼠半路上发现果子丢了,又回去把它们捡回来了呢!”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说他是“异想天开”。我也笑了,却是欣赏和赞许的笑。这种想法多奇特,谁说不会出现这种可能呢!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以后他在数学课上表现更积极了,其他同学也受到感染,班里渐渐形成了敢于求异创新的风气,并经常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异想天开”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腐烂在泥土之中。

21世纪将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革新的时代,要想适应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我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创造。培养人的创造力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只有具备了独特鲜明的个性、挑战世俗的勇气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我们的下一代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新世纪的主人。

猜你喜欢
小老鼠幻想种子
追逐小老鼠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桃种子
小老鼠去看海
可怜的种子
锁不住的幻想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