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断想

2000-04-28 07:53董恒波
人民教育 2000年2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课外书嘴巴

董恒波

(一)

读书,是快读好,还是慢读好?历来说法不一。

宋代朱熹说:“熟读而精思:“东晋陶渊明却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同是满腹才学、令人敬慕的大学问家,见解为何大相径庭?其实各有各的道理。

我以为,读书的速度应因书、因人而异。

专业书宜精读,旁类书可速读,精典名著宜细读,一般书籍可速读。

因人而异则是指初学者宜精读,饱学者可速读。对学生来说,教科书宜精读,课外书可速读。

(二)

时下,有些中小学生感慨地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读书就是苦”差事当然,,这或许与他们的课业负担过重有关。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还给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其实,读书也可以变成为一种“乐”的享受。如果用味道來形容应该是“甜”,也有人说读书是“福”。因为,读好的书可以使人受到思想的启迪,获得美的愉悦和渴求知识的满足,可以说,乐趣是贯穿在整个读书过程之中的。

读书,特别是读诗、读词、读带韵文的书,还是读出声来为好。

读书不是看书,读书应是眼睛和嘴巴的共同劳动、然而,人们往往把嘴巴忘却了,只让眼睛不停地工作,直到给它戴上一副近视眼镜,这实在有些不公,

其实读出声来可以加深记忆,也可以加强理解。

如果再调动一下手的积极性,边读边用笔记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岂不更好?

(三)

一些读书人,往往都有个毛病,以为自己的书摆在书架上,早一天晚一天读都可以、然而,常常是过了一个月甚至一年数载,书还在那儿原封不动地摆着。

书是自己的,若不去读,书中的知识却不一定属于自己常言道:“开卷有益”,“不学无术”。

要想抓紧时间读书,关键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头脑中的“懒惰”思想。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课外书嘴巴
课外书
“贴嘴巴”游戏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为什么嘴巴会干裂起皮?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我是“漏嘴巴”
有话直说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