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中关村

2000-06-05 06:55□王宏甲
东西南北 2000年9期
关键词:中科院硅谷中关村

□王宏甲

中关村是世界瞩目的“中国硅谷”,当席卷全球的智慧风暴撞击中国,最先起来迎战的就是中关村的科教知识分子,从他们投身产业的步伐中,我们听到一个伟大民族从落后向复兴挺进的脚步声,他们的创举,昭示一个划时代的大机遇在我们身边。

我们相信21世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是中国20世纪生产力发展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科教知识分子直接登上产业的舞台,成为新兴的先进生产力。

市场的教导

这似乎注定是一项悲壮的事业。中国人与西方人争夺中国市场的故事,其实已有100多年。

1984年中国以更坚决的步伐把改革开放又推进了一大步。松下电器、奔驰汽车、IBM电脑等大量舶来品涌向中国。美、英、日等国研制的汉字照排系统,也以比从前更进步的技术,形成“联军”似的战斗力,向中国的报社、出版社、印刷厂发起进攻。

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在哪儿,中国没有计算机吗?

不是。1975年我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3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这都是重大成就。但是,我们缺乏走向市场的产品,许多尖端科研没有变成社会生产力。我国有数十种计算机产品在外国计算机到来的时代,因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而躺在仓库里,而且永远不可能进入柜台了,是真正的废物了。

此时,王选主持研制的照排Ⅱ型系统仍不能正常运行。人民日报社召集了关于是否引进外国照排系统的专家座谈会,最有力的观点是:《人民日报》是中国最重要的报纸,照排设备出任何差错都能引起政治后果,因此应该采用质量过硬、效果可靠的系统……几乎全部的与会人员都主张引进。有的专家直言道:“北大设计的系统即使搞出来也是落后的。”

王选也被邀请参加论证,这似乎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是要王选自己发表反对自己的意见吗?会上大家也都在等听王选还能说什么。王选该说什么呢?毕竟有一个人发出不同声音,是新华社的傅宗英,“应该相信‘748工程能搞出来”。但傅宗英的发言在众人的反驳声中似乎成为一种可笑的声音。这就给了王选站出来说话的勇气。感谢上苍,此时促使王选慷慨而言的似乎不是为了支持自己,而是,如不站出来说几句,怎么对得起傅宗英呢?王选站起来了。

他一站起来,大家就静场了。王选还是讲了北大照排系统的优越性……但是,他不可能在此时此地改变众人的看法是注定了的。

来自日本的“写研”公司以汉字照排三代机就攻下了《人民日报·海外版》,1984年他们的努力已使中国出版、印刷界“言必称写研”。此时“748”工程10年了,王选不仅是站在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方与外国公司争夺中国市场,也是处在一个退无可退的时间,王选攻关组却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虽然他早于1979年就选择了逐鹿市场,但几年来仍主要是在技术上努力,以为只要技术领先就能守住中国阵地……为了保护在技术上领先的知识产权,在钱伟长先生和香港星光集团董事长黄金富先生的帮助下走通了申请欧洲专利的渠道,王选终于在1982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欧洲专利的人。这项专利可证明欧洲人在处理汉字照排技术方面还没有超过王选的。可是,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却眼睁睁看外国系统在我国长驱直入……这是什么现实?

最前沿的“现实”在帮助王选开阔眼界……是在这时,他看见那些“集团”了,他面对的是一个个外国集团公司,自己这一方算是什么呢?尽管协作单位有好多家,仍然是科研部门和生产厂家组成的松散的研制组。这样一个松散的研制组,要同多国集团公司鏖战市场,难不难?

集团公司有专门的经营人员去为产品进入市场架桥铺路,有的外国公司还拨出专门的招待款项,正在招待潜在的中国用户去海外考察……这真是战斗啊!兵贵神速,单刀直入,反客为主,暗渡陈仓,五花八门皆有。时间分秒前进的声音已有如大军开进的脚步……转眼间我国几十家出版社、报社、印刷厂购进了5种不同品牌的美、英、日照排系统……国内照排系统似乎大势已去,参加北大“748工程”的协作单位也有提出撤走人员的,王选的硬件组从最初热热闹闹的9人走得只剩下王选和吕之敏俩人……王选说过自己得益于懂得依靠他人,现在可依靠的力量在哪儿呢?

也是在这一时期,王选对自己“决战市场”的第五次抉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注定了他必将在此产生又一个重大抉择。

硅谷的启示

1978年后中国许多人出国考察,中科院物理学家陈春先出国考察是值得后人记住的一件大事。

他是作为中美互访的科学家之一赴美的。当他驱车前往旧金山海湾南端那片地势平坦的谷地,汽车绕过莫菲特海军机场,经过肖克利当年在那里创办半导体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然后穿过圣克拉拉山谷……他在这片谷地访问的日夜是他终生难忘的。

这就是硅谷。

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这位中国科学家眼里看到的硅谷。站在那里,在黄昏和早晨,就看到太平洋薄雾轻轻裹着的那一片神奇的谷地,他还会想起自己遥远的四川故乡,他的眼睛湿润了。一定是身后的祖国赐予他激情。他是那么按捺不住,飞回祖国就提出应该效仿硅谷“技术扩散模式”在中关村建“中国硅谷”。这是1980年10月的事。

这个10月,是他一生中发生重大转折的季节,心情一直无法平静。他1934年生于成都,24岁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回国后,中科院核聚变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是他亲手搞起来的。他的经历和他所看到的硅谷一碰撞,就裂变出大能量,这能量使他那么强烈那么清晰地看到,中国的科研如果继续沿用苏联模式,就没有前途!怎么办呢?他听到内心有个声音在召唤他:“走吧,陈春先,到街上去,去办公司!”

可是,这声音在1980年能被谁理解呢?一个科学家你不专心科研,你想去做买卖,你算什么呢?谁会支持你,你有资金吗?你自己愿去承担风险,可有人能为你做风险投资吗?1980年中国的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难道可以不是政权任命的吗?难道是你想当就当的吗?1980年在中国你要去办公司比在硅谷办公司难1000倍。而且,你毫无办企业的经验,你能成功吗?你完全可能身败名裂。这年陈春先46岁了,在“科学的春天”到来时,作为一个有资格参与“中美互访”的科学家,他有很好的地位和名气,需要跑到大街上去颠沛流离冒这个风险吗?你究竟应该在科学院里继续受到社会的尊敬,还是应该跑到大街上去做买卖?46岁的陈春先站在中科院和中关村的十字路口,阳光洒落肩头,你两手空空,马路上只有你和你的影子,该往哪儿走?那是陈春先人生中最大的抉择。

一定是爱国激情赐予他力量。已经是80年代了,中国总得有人来做这件事吧!不论从前自己做了什么,不论今后会不会成功,陈春先感觉自己今天已经获得了一个觉悟:既然已经看到了感觉到了,能不走出去吗!到底有人被他的激情打动,北京市科协借给他200元钱,陈春先用这极有意义的200元钱在银行开了个账户,联络了中科院“15位同仁”于1980年12月23日办起了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陈春先会是想入非非吗?今日中关村已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人们的关注。就像硅谷曾吸引全美许多青年到硅谷去创业去取经,也许有一天你也会从很远的地方来中关村问路。

把海淀中关村同硅谷略作一个比较:硅谷约640平方公里,周围有大学16所。北京海淀区426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有高等学校51所,科研机构138个(截至1993年6月)。陈春先在1980年10月就讲过:“中关村的人才密度绝不比旧金山和波士顿地区低。”这是他认为可以在中关村建中国硅谷的理由。

陈春先把硅谷的成功归结于“技术扩散”,他一心一意要在中关村搞“技术扩散”。他从“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到创建“华夏硅谷集团”,他任董事长,公司最有规模时资产也有几千万,但最后都赔掉了。今天的陈春先不但不是院士,由于离开科学院,他也没有任何劳保福利。就是做企业,他也像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今天中关村车水马龙轰轰烈烈的,人们知道王选,知道柳传志,也知道把毕生精力花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陈景润,有几人知道陈春先呢?在一些认识他的人看来,陈春先确实是失败了。

呜呼,何谓英雄?英雄不必是成功者。古往今来的英雄,往往因悲壮的失败而成为令人无限感慨和赞叹的英雄。英雄是那敢以个人的渺小去做很难做到的事情的人,是那知其难仍一往无前地去做的人。

陈春先正是这样的英雄。1980年冬,他的激情如同一把火把自己点着了……春先,春先,他确实是“科学的春天”到来之时,身体力行要把知识变成经济的一个报春的先驱!

中关村人还应该记住新华社有个叫潘善棠的记者在1983年写了一份极宝贵的内参,这内参题为《研究员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内参写陈春先在做一件大有前景的好事,“却受到一些领导的反对”。这份内参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做了批示,由此再引起北京市领导及海淀区领导的重视,从而放宽了对科技人员在中关村办公司的政策,中关村发展第一次获得良机。

这时,中关村的不少人看到陈春先两年前就开始燃烧的星星之火了。1983年5月,中科院技术局的钟琪和力学所的范良藻创办了“科海新技术开发公司”。7月,中科院计算机所王洪德等8人与海淀区联社联合创办了“京海计算机机房技术开发公司”。1984年5月,“四通公司”成立。11月,“信通电脑公司”成立。不久人们讲中关村几乎言必称“两通两海”。也在1984年,柳传志领头创办的“中科院计算机所新技术公司”(联想集团的前身)悄然问世……以上勇办科技企业的人才大部分出自中科院。清华大学也于1984年4月和5月,先后创办了“海华新技术开发中心”和“华海新技术开发公司”。

从陈春先开始的这批知识分子集中地体现了那一代知识分子铭心镂骨的爱国情怀。虽然他们不久就要被议论为“向钱看”,但他们的胸怀和眼界恐怕比那些指责他们的人要高很多。他们确实是非常的爱国者,他们比一般人更早认识硅谷,不是因此投奔硅谷而是在中关村胼手胝足发愤图强。是这些高级知识分子而不是一般的商人在80年代前期使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

知识经济的萌生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事情,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便是中国当代生产力发展最具进步意义的实践。科学家与科技人员有多种,他们是这样的一种:他们带着对自己的信任投身街市,不惟认识到科技重要,更认识到必须通过企业运作去把科技的能量发挥出来。他们不再依赖,坐等政府投资。他们自由组合,聘用人才,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他们的技术和产品连同自己今后一生,都直接交给市场去检验。他们崭新的奋斗方式触及了计划体制的种种禁区。“科海”、“京海”、“海华”、“华海”……许多带“海”字的技术公司相继在“海淀”诞生,“下海”一词逐渐成为走向市场的代称。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确实是对中国几千年“儒不经商”的传统意识的全面冲撞。他们的颠沛造次注定要遭到非议。这种非议在改革开放以来都被称为“争议”。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人们认识他们的困难。是的,作为新兴的生产力,他们“先知先行”了,我们许许多多的人要认识他们仍然不容易。

虽然陈春先办的公司几经曲折没有做好,但中关村起来了,而且必将以其特殊的知识经济地位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前途发生巨大影响。

每个人的一生所能做的事都是有限的。事实上,陈春先具深远意义的实践在1984年已经完成。人生能以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去倡导这样一件事并看到它后继有人日益光大,就是很值得满足的了。虽然他不是院士,并且永远不会是院士了,但他倡导的这件事比任何一项具体的发明创造都要重要。历史应该记住陈春先这位如今什么也不是的小人物,这位老知识分子,确实是倡导并投身在中关村建“中国硅谷”的先驱。

(摘自《智慧风暴——点击中关村、北大和北大方正》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中科院硅谷中关村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中关村
硅谷之谜
《硅谷之谜》
联想“又”上市了
创新是硅谷的成功之源
中关村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