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两用房里的摄影师

2000-06-06 22:56
大众摄影 2000年8期
关键词:两用广告公司摄影

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大都会,商业摄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谱写着新的篇章。出差到达上海的第一天,以“画册大王”知名的陈海汶,向我介绍了时下上海颇具特色的五位广告人:陆云、郑宏斌、朱帆、冯晓天、张已南。他们住在淮海西路的同一个社区,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又都以独立摄影师的身份接单拍摄。他说,他们是上海广告摄影业的一道风景,值得去看看。只是时间匆忙,他们也活计多多,未能如愿悉数走访。只能窥几斑而思全豹了。

陆云

第一位接受访问的摄影师,一位身高1.8米,已过而立之年但满脸依旧稚气的大小伙子。

进门的感觉是宽敞,近50平方米的客厅,摆放着一些摄影器材,他说:这是摄影棚,因为现在的房子难有3. 5米这么高的楼层,于是成为我们几个人共同的选择——“商住两用”。

“商住两用,方便。有活就拍,拍完就歇”,我说。

“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将二者分开。另外,拍摄服装,常常需要另找场地,在家的时候也不多”,他表示。

陆云擅长服装摄影,主要是为各类服装杂志提供照片。他的服装摄影亦如他的家庭装饰,追求简洁淡雅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你会发现背景与人物的色彩都单纯。他认为过多的道具、灯光、颜色无助于影像的表达。只是由于拍摄经常处于应急状态,经常拍得不够理想,无法体现更多的想法。

为了维持生计,他还经常接受广告公司的订单,拍摄诸如啤酒、麦片、可乐……这些产品。他说:拍这些小东西,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一是客户的指令太多,程序麻烦;二是用光难度大,一不留神容易让人看出破绽。

至于他是如何走上这一行的,他说,曾经在一家国营单位当宣传干事,觉得摄影挺有意思,就到长宁区摄影学校学了三年,然后去了一家公司搞摄影,再后来,自己出来拍片。开始时,需要自荐,慢慢地,就有活找上门了。问及价格,他说通常拍服装,4000-5000元一天,产品广告700-800元一幅。当我问到如果价格压得低时怎么办,他脱口而出“已经是很低的价格了,再低就不拍了嘛”。这让我顿时觉得他有一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洒脱。

嗨!这大概就是新一代的广告摄影人,轻松平和、随遇而安。

朱凡

是在电话里先聊上的,未见已如故。他是五位弟兄中的老二,现年45岁。他说,他们几位一直是很好的朋友,闲时聊聊拍摄的情况,接不完的活,就互相介绍。住在一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些器材还可以互通有无,解决燃眉之急。甚至连客户都知道,某某东西在某某人那里有。

朱凡,属于那种从中学时代就爱好摄影的人,70年代还拜师学艺,跟一位出版社的摄影师东溜西窜,赔本赚吆喝却其乐无穷。他拍广告,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不是喜欢摄影吗,拍得不错吗,在朋友圈里自然有了点名气。于是,有人请他帮忙拍拍糖果,拍就拍吧,没想到拍到了现在,靠它过日子了。

只是现在拍这些小产品的时候少了,他更乐于拍摄大题材——城市建筑。他说,虽然受限制多些,但更增长见识。

“天好时,你就多拍一些,拍全了,慢慢用吧。”我以为城市建筑只要拍好拍全就行了。

“拍了也没有用,过两年,周围环境变了,片子就没用了。”他见我奇怪,就补充说:“我主要是为各大公司拍摄他们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他们也需要在真实基础上的宣传。如果环境变了,片子就废了。”

问及接活的方式,他说主要在家里等。跑出去找活,让人觉得没身份,也不容易找到好的拍摄项目。至于价格,他认为是一件头疼的事,因为越来越上不去,但还要做,闲着更糟。其中的原因:一是竞争较激烈,许多摄影师不惜压低价格争取项目;二是许多客户只要求拍摄素材,广告公司再制作合成为广告作品,这使得摄影难度降低。

工作虽然辛苦,苦恼也不少,但小个子朱凡,还是肯定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较之以往好多了。

郑宏斌

采访完陆云的当天,是想见郑宏斌的。电话过去,客户正盯着活呢。

再约郑宏斌,是第二天晚上7:00,在他家的影室里。各种器材道具、桌子椅子把客厅摆得满满的,比陆云家挤了许多。聊天的当间,他还不时地为一些女孩拍各式的照片。

“你还拍人像?”

“为客户物色合适的模特儿,得先拍个样子让他们选择。”

“朱凡说晚上有空,看来你的活不少。”

“我拍产品多,无所谓白天黑夜,基本在室内拍。”

看来,郑宏斌的“商住两用”比较实惠,因为他的使用率高。

40出头的郑宏斌,毕业于装璜设计学校,曾在外贸轻工系统从事摄影工作。1988年留学日本研习摄影六年,可谓“学有所长”。回国后,自立摄影工作室,夫人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他主要是为各大广告公司拍摄,有活天天干,常累得不知东南西北。他说,产品拍摄,一是要听客户的;二是要听广告公司的。目前来说,客户多是要求拍得实在。这涉及到观念,一时也改变不了。广告公司又多有自己的方案,摄影师充当的只是一个角色,最多在用光上做点文章。所以,经常觉得创造性受到压抑,但没有办法,赚钱嘛。”

“又买房又买地,没少挣吧?”我开玩笑道。

“我的目标是每个月要有三万元的营业额,否则各项开支、成本难以持平。至于每一幅照片的收入,就很难说都是盈利的。我通常愿意把事情做好,但有些事事先难以估计。比如,有一次拍希尔顿的磨砂玻璃奖牌,为了显示磨砂奖牌的质感,又要突出奖牌上的字迹,仅调光拍摄就花了七个小时,波拉片看了三十来张。就算是赔了吧,但也不能半途而废。”

令郑宏斌困惑的一样是拍摄的价格,他奇怪客户或广告公司更愿意出高价让国外或境外的摄影师拍摄,而不认可当地的摄影师。事实上,如果是一样的价格,郑宏斌认为国内的摄影师拍得一点也不逊色。

看郑宏斌的许多作品,觉得他有这个自信的基础。尽管为他人服务必须遵从他人的意志,但照片的中规中距,让人感到摄影师的严谨作风;求精求全,体现了职业摄影师的特有品质。

看照片的时候,他五、六岁的女儿竟也在一旁评头论足,真像一个摄影师的传人;他的夫人则忙里忙外,一位标准的贤内助形象。知道他们创业以来一直处于忙碌之中,真心希望他能忙里偷闲,实现他多年来带妻子女儿去旅行的心愿。

轻松一点,更胜人一筹嘛。

猜你喜欢
两用广告公司摄影
药食两用说食姜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论互联网+时代下广告公司的转型
腋下广告
早晚两用牙膏
拉美广告作品赏
广告公司未来的发展模式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