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人更需要关怀

2000-06-13 21:33陈一筠
中国企业家 2000年6期
关键词:心理

陈一筠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时代,种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我们的人生航程。表面上,似乎大家都在任意地追求,自由地发挥,但实际上,人们内心却感受着一种威逼,一种驱使,一种不由自主,一种无法选择。男人的这种尴尬更甚于女人:女人实在不行还可以退却,可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一个“成功”的大男人;而大男人却总是背水一战,无以为退,大男人无颜去依傍女人。“小车不倒尽管推”吧,堂堂男子汉岂能吝惜精力?但是,大男人毕竟也是人哪,也是娘胎所生的血肉之躯,其承受的压力超过极限,他也会崩溃。一位深圳的老总叹息道:“如今男人好象上了生产流水线,不容你喘息。这样的‘摩登时代有无止境?”一位婚姻失意的董事长到心理咨询室来求助,他的诉说更是令人同情:“社会要求男人(其实是男人要求男人)已经够多了,要他们顶天立地,不愧须眉,要他们事业成功,显示雄伟;而女人还要给男人补充另一类指令,要他们在妻子或女友面前宽容忍耐,温存体贴,在家里热爱劳动,有眼力件儿。天哪,男人哪有这么完美?他们是人,不是神啊!”这使我想起90年代初在美国观看的一部表达男性呼声的电视剧场景:

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在远离闹市区的某处荒郊僻野,一群大男人在篝火旁聚会。有的敲着羊皮鼓,有的弹着六弦琴;有的在痛骂上帝,有的在默念圣经;有的仰天呐喊,有的低头啜泣。“咚咚”鼓声、瑟瑟琴声伴着骂声喊声哭笑声,汇成一支独特的大男人交响曲,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着。它仿佛倾诉着男人们饱尝的千辛万苦,渲泄着男人们世代的内心积郁。“看吧,听吧,灵魂在这里净化,人性在这里苏醒!”一个铿锵有力而又饱含深情的男中音在解说。“回头吧,迷途的兄弟!”“让传统文化强加给男人的冤屈见鬼去吧!”“男人命苦啊,上帝不公平!”“男人不是机器,是娘胎所生的血肉之躯!”“女人要我们怎样活法?我们的自由在哪里?”“站起来吧,弟兄们,男人解放的日子到了!”呼声在人群中此起彼落,听起来是那样悲壮。

这是真正的“新潮”,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观。目睹此情此景,我禁不住思绪万千,潸然落泪,脑海里浮现出一串串关于男人的故事:那些叱咤风云的勇士,那些锒铛入狱的罪人,那些功成名就却不知天伦之乐的英雄,那些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才子,还有我自己的父兄,以及许许多多在我周围的普通男人。……我这才发现,我对男人的世界原来是那样的疏远和陌生。

后来,在我的交往中,我更自觉地去读懂男人,理解男人,关心男人,从对我的丈夫与兄弟们开始,直到那些在事业与家庭之间踌躇、苦恼的大男人,这期间真的使我增长了许多学问。

一位旅游公司的老总与他妻子闹离婚已经一年多了,但谁也没看出来他的后院正在“波涛翻滚”。直到有一天医院急救室打来电话,说他妻子服用了大剂量安眠药,正在抢救,秘书不得不大惊失色地将这位正在主持会议的老总请出去,他的感情危机才终于“漏馅”了。此后三天他未能上班,公司上下都在议论他的“镇静”天才。其实,男人的不幸正是在于他们过于“镇静”,过于“滴水不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别人看,以致缺少真实的“自我”,真实的生活。他们从早到晚都要做出一副“OK”的姿态,然而天知道他们心里有多少烦事。“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有话不多语”,世世代代被誉为男性的美德。然而,正是这种美德,害苦了男人也害苦了女人。

大男人一生都得对自己、对朋友、对家庭显示“男子气”,仿佛他事事都“胸有成竹”。然而,并非所有大男人都能长期经得住装出来的“OK”,他封闭的内心总有渴望,总有希冀。于是,我们不断遗憾地得知两类关于大男人的新闻,一类是桃色的,一类是黑色的。不久前,赫赫有名的春都集团老总辞世,年仅60岁。不知企业家们闻此噩耗之后,有着怎样的沉思与警醒?

据统计,1920年,美国男人的平均死亡年龄只比女人早一年;然而,到了1990年,美国男人平均已比女人少活7岁。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数字!那些被心理重负压垮及至短命的大男人中,实在不乏事业辉煌的英烈们。但是,如果辉煌的代价必须是健康与寿命,那么,追求成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常听女权主义者们抱怨说,这个世界是男人的。我颇为男人感到冤屈。男人除了平均寿命比女人短好几年之外,他们在婚姻中的失误、失败者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北京、上海的城市离婚案件中,女人“休夫”的占60%-70%;90%的暴力犯罪是男人所为,其受害者中,男人也占70%以上;男人的自杀率和被杀率都高于女人。有一项研究证实,男人因心脏病发作或自杀身亡的时间常见于周一的清晨,那正是他们在经历了周末的心理孤独之后又面对着下一周的紧张和压力之时。

的确,男人们为“男子气”而付出的心理代价、情感代价、健康代价乃至寿命代价,被社会忽视得太久,也被男人自身掩饰得太久了。研究男性心理的专家们指出,男人背负的三大压力是:1、内心孤独;2、被迫竞争;3、害怕流露感情。如果说女人的敌手存在于周围的世界,那么男人的敌手则存在于内心,存在于男人千方百计为自己构筑的心理防线之内。因此,男人的觉醒与“解放”,真的要从敞开心扉、排解孤独开始。

诚然,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如今企业家们已有了自己的“高尔夫俱乐部”、“休闲度假村”之类,他们可以偶尔躲开繁杂的公务,放松一下疲劳的神经。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保健。因为在俱乐部里,进进出出的尽是大男人;而男人与男人在一起,谈论得多的还是球赛、政治、汽车之类仍旧令人无法放松的话题。男人们也有带着“眷属”去休闲的,但这类活动多半是为满足眷属之需,大有“舍命陪君子”的意味,无助于大男人获得心理上的宁静。

其实,大男人真正的放松与保健场所,应当是在家里,在亲人的身边,在那里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与温馨。一个有机会守护在丈夫身边的妻子,才有可能成为丈夫的心理医生;一个由丈夫和妻子共同营造的港湾,才可能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上,担当起“心理急救站”的职能。大男人决不应当总是从家庭缺席。西方一位心理学家中肯地指出:“妇女解放的目标在于寻求她们在社会、政治上的地位,而男性解放的焦点则是确立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位置,从而使男人恢复真正的自由与灵性。”

然而,作为大男人的中国男性企业家们,究竟有多少人已经感受到“解放男人”的迫切性,并且懂得“男性解放”与家庭幸福有关系,从而能够像拼搏事业那样去建设家庭呢?他们能把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也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之一和对社会总贡献的一部分吗?而大男人如果不能做个好丈夫、好父亲,他们又何以能够享受到亲人的情感酬答和生命的精神馈赠呢?而情感与精神,恰恰是人生的本质,是人性的精粹,是健康与长寿的资本。因此,日理万机的企业家们,请在您们的日程表上给家人留下一点空隙吧。切不要以为,外边的一切都不可怠慢,惟一可以怠慢的就是老婆孩子。其实,那些不能享受到家庭温馨的男人,在其事业辉煌的背后,不知留下了多少心理上的缺憾和空寂。也许,正是这种怠慢家人的后果和长期空寂感的折磨,成了男人健康与寿命的大敌。

猜你喜欢
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走开,心理噪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心理课教学设计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测试
婚恋心理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