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交战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69例疗效观察

2000-06-13 23:50詹德琦
中国针灸 2000年8期
关键词:龙虎针法针刺

詹德琦

(襄樊市中医院针灸科,湖北441000)

摘 要 将221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组169例,一般针刺手法对照组5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4%,对照组84.6%,经过临床疗效观察,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一般针刺手法。

主题词 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 龙虎交战针法 刺法近年来,笔者采用龙虎交战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69例,并与对照组52例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221例,随机分为2组。龙虎交战针刺手法组(治疗组)169例中,男99例,女7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一般针刺手法组(对照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其发病年龄、病程及临床体征均与治疗组基本相同。

2 治疗方法2.1 选穴两组取穴相同。主穴取秩边、环跳,配穴取殷门、合阳、阳陵泉、丰隆、悬钟,每次选1~2穴。主配穴均取患侧。

2.2 操作方法治疗组:患者侧卧位,常规消毒所取穴位,取消毒后的30号毫针,用指切进针法,将针刺入皮肤后,直接至该穴治疗所需深度,针尖略偏向病处,得气后行龙虎交战手法,先向左捻转九数,后向右捻转六数,反复施行3次,留针30分钟,然后取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对照组:同样让患者侧卧位,常规消毒所取穴位,取消毒后的30号毫针,用指切进针法,将针刺入皮肤后,直插至该穴治疗所需深度,一般均施泻法,深刺捻转提插,留针30分钟,然后取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但剧烈活动后,患部仍有不适感。好转:疼痛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60度以上,每遇劳累过度时,患部有酸痛感。无效:治疗一疗程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9.7,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4 典型病例郑××,女,38岁,船民,1997年7月30日初诊。主诉:腰及右下肢针刺样胀痛5月,加重1周。1997年2月以来,双下肢重着,由下肢踝部逐渐上升至臀腰部,呈针刺阵发性胀痛。于2日前又受雨淋,疼痛加重,近日由右下肢至腰部疼甚,曾在其他医院治疗,以普鲁卡因合强的松穴位封闭1周无效,遂至我科就医。检查:患者呈痛苦病容,不能站立及行走,L3~L5椎右侧及秩边穴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化验:血沉11mm/h。X线拍片:L4椎体前上角呈唇样增生。诊断:右侧坐骨神经痛。用龙虎交战针法。治疗1次后,患者来诊述,昨日针后疼痛减轻,但至夜晚又感疼痛,继用针刺,手法仍用龙虎交战法,针后拔罐。经连续治疗5次后患者即能站立、行走,直腿抬高可达90度,夜能安睡,饮食增加,如此治疗10次,疼痛完全消失。5 体会目前,针灸疗法应用广泛,但对针刺手法不甚重视,从针刺治病临床实践证明,针感的有无、强弱,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古代医家创造的一些复式针刺手法,能够增强刺激量,在临床上有一定运用价值。龙虎交战针刺手法,系金元以后医家所创立,最早记载见于《金针赋》及明代《针灸聚英》,其法是进针后先左转(大指向前)9次,后右转(大指向后)6次,反复交替施行。这种手法是以捻转补泻中的一补一泻,一龙一虎结合九六数交替施行而组成,故名"龙虎交战"法。起到通行营卫,疏调经气作用,适用于一切痛证。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对穴位的适宜刺激通过经络或神经体液的传导使机体内源性阿片肽释放,产生镇痛,疼痛的减轻使神经周围痉挛的血管松弛,血流加快,炎症渗出及水肿得到改善,粘连得到松解。

运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时应注意其刺激较强,须采用卧位针治,以免发生晕针。在穴位选取方面,应取肌肉丰厚穴位为妥,一次取穴1~2穴为宜,年老体弱者禁用。

(收稿日期:19990913,成平发稿)

猜你喜欢
龙虎针法针刺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清明的雨
泰国是拉差龙虎园宣布永久停业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章宏伟
蟋蟀争霸赛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