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蜂螫90例

2000-06-13 23:50孙继杭
中国针灸 2000年8期
关键词:火罐出血点红肿

李 和 孙继杭

(无棣县人民医院,山东251900;1淄博市博山区机关卫生所)

蜂螫在蜂蜜采集区较为常见,除引起严重全身中毒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外,西医常规治疗存在见效慢、疗程长的缺点。笔者近2年来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蜂螫9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共治疗90例,均有被蜂螫史,一处或多处螫伤,局部有明显的灼痛瘙痒和红肿,可有恶心、乏力、发热等症状,引起过敏性休克及全身严重中毒反应者不在此治疗范围。

90例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病程半天10例,1~3天42例,4~5天38例;一处螫伤者55例,两处以上螫伤者35例。

2 治疗方法病变局部和梅花针用酒精消毒后,采用梅花针在病变部位重叩,使皮肤出现稠密出血点为度,有的可在被螫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如豆许。然后拔罐吸附在叩刺部位上,大面积叩刺者,可用火罐并排吸附,留罐5~8分钟起罐,可拔出数毫升粘稠之血液。若红肿仍著,可连续叩刺加拔罐,注意用梅花针叩刺范围需超过病变部位。

3 疗效观察以红肿基本消退,无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为治愈。治疗90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84±0.43天。

4 典型病例张××,女,34岁,1999年5月15日就诊。被蜜蜂螫伤前臂2天。局部红肿疼痛,瘙痒甚,中心有水泡。诊断:蜂螫。治疗:梅花针重叩病变局部至出现稠密出血点,再施以火罐吸附,起罐约吸出5ml血液。病人立即感肿痛减轻,翌日再治疗1次,诸症皆除。

5 体会蜂螫是由蜂的毒刺刺伤人体,并引起人体变态反应,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一般用小苏达水冲洗局部,并口服抗组织胺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病人大多需一周左右治愈。而本法用梅花针重叩局部,使之出血,再拔火罐,能使毒液迅速排出,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瘀血肿胀,更有效地防止了毒素的扩散,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两者相比,本方法治疗蜂螫能明显缩短病程、取效迅速,并且易于操作,特别适合于基层,值得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1999-10-19,成平发稿)

猜你喜欢
火罐出血点红肿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针灸结合火罐对30名女大学生腹部减肥的疗效观察
躲避蚊子有方法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基础研究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