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支的自我调养

2000-12-29 03:53赵永碧
祝您健康 2000年12期
关键词:肺气肿呼气心脏病

赵永碧

邻居王某刚到“知天命”之年,却已有近8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了。更糟糕的是,最近一次体检时,放射科医生告诉他已出现肺气肿的征象。他很紧张,遂向笔者请教调理措施以阻止病情的恶化。为此,笔者向他介绍了以下几招:

强化营养

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综合调治中,营养疗法有着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目的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三餐食谱安排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三要三不要”。

“三要”是:一要有丰富的蛋白质,每天应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取量,且以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食物为主。因为慢支病程长,蛋白质消耗多,而蛋白质不足会影响到受损支气管黏膜的修复,使病程迁延;二要有足够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前者每天约需5 000国际单位,后者每天不得少于100毫克;三要多喝水,使痰液稀释并顺利排出,以减轻炎症,增强抗生素的疗效。每天的饮水量约在2000毫升左右。

“三不要”则是:一不要进食奶制品,因为奶制品易使痰液黏稠而难以排出,可加重感染;二不要吃过冷过热或生硬的食物,因为过冷过热食物可刺激气管诱发咳嗽,生硬食物则可增加咀嚼难度加重呼吸困难,且不易消化;三不要饮用咖啡、茶和可口可乐等饮料,这些饮料中含有茶碱类成分,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

主动咳嗽

咳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而慢支病人的支气管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皆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与脱失,导致了呼吸道自我清除痰液的能力削弱,引起炎症反复发生。加上支气管的狭窄及平滑肌的萎缩,降低了咳嗽反射的敏感性,更增添了痰液清除的难度。

对付的策略是主动咳嗽,即每天早、晚选择一处空气清新之地做深呼吸。做法是:深吸气时双臂慢慢抬起,呼气时突然咳嗽,同时放下双臂,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次,每次深呼吸之后做几次正常呼吸以免过度换气。坚持此法可减少肺原性心脏病的急性发作,从而防止或缓解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

哼唱歌曲

唱歌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运动方式。哼唱时口腔、舌头、声带的震动,对呼吸系统很有好处。据有关专家研究,歌曲的节拍能使胸部肌肉兴奋、肺脏扩张、肺活量增加、呼吸加深加长,可促使支气管通畅。慢支病人随时引吭高歌,有阻止其向肺气肿发展的功效,每天早、晚尤为适宜。

也可采用吹气球的办法。美国医生建议慢支病人每天至少吹40次(气球吹胀后放掉气体再吹),以保持肺细胞与支气管的弹性,防止或减轻肺气肿。

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开始取仰卧位,闭嘴,采用较慢较深的经鼻吸气法(尽力使用膈肌,争取上腹部最大限度地鼓起),然后通过缩唇(口型呈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约为1:2,即短吸长呼。逐渐适应后可改为坐位、前倾位或站立位,呼吸方式同上。开始阶段每天做两次,每次10~15分钟即够,以后可逐渐增加时间。

医学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只要坚持呼吸锻炼,大多数病人可长期保持较为正常的呼吸功能,发展成肺气肿或肺原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注重防病

芬兰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慢支患者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也比较高。一年内有3个月咳嗽并带有痰液的男子,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出52%。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慢支导致心脏病猝发的危险甚至高过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等传统因素,应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

来自临床第一线的信息表明,因慢支而引发脑梗塞的病例不在少数,而且症状多不典型,易被误诊为肺性脑病而延误治疗。慢支炎为何又与中风挂上了勾呢?专家的解释是:慢支炎患者往往缺氧,致使红细胞增多,全血黏度增加,同时缺氧又引起血液凝固情况改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生中风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防范措施主要有:补充水分,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度,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丹参、当归、川芎等活血化淤中药。

最新研究表明,慢支病人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患者的腰椎、股骨颈或股骨粗隆等部位的骨密度均质明显低于同龄健康人,上述部位的骨折发生率亦偏高。慢支病人应及早重视预防骨质疏松症。

(编辑士心)

猜你喜欢
肺气肿呼气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