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防范在先 后患可除

2000-12-29 03:53寿柏泉
祝您健康 2000年12期
关键词:下唇扁平苔藓防癌

寿柏泉

一位80岁的老翁患口腔颊黏膜扁平苔藓lO余年,一直在口腔科门诊治疗,病情较稳定。病人以为没事了,故从前年夏天后不再治疗。去年6月,自觉左颊黏膜不适,有灼痛感,张口稍觉牵紧,偶尔患处出血,才又就诊。医生检查时发现左颊黏膜原病变区粗糙、增厚、糜烂。后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左颊黏膜扁平苔藓癌变。

一位8个月的女婴竟然也患了唇癌。从其母代诉的病史中得知,这女婴出生3个月时,家长发现其下唇长出米粒大的丘疹样新生物。因不妨碍吃奶,故未介意。到月龄6个月时,随着上门牙的萌出,新生物也长大,有时因咬破而出血。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下唇乳头状瘤伴感染,给予抗炎治疗。2个月后(婴儿8个月)下唇乳头状瘤仍破溃不愈,且长得较快。常出血。再次就诊时病理报告为下唇乳头状瘤癌变,遂住院行手术切除等治疗。

以上病例说明,口腔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大部分是由口腔癌前病变发展而来,或由长期的慢性不良刺激因素所诱发。患病部位多在暴露处,是能看到、摸到的地方。所以,只要重视保健,注意自我检查,90%的病人是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的。

那么,如何防范口腔癌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处理癌前病变。这是预防口腔癌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口腔癌前病变虽不是癌,但如果不重视、不处理,经长期的各种刺激,就有可能转变成癌。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病变有白斑、红斑、扁平苔藓、乳头状瘤、庞、黏膜黑斑、黑色素痣、慢性溃疡、皲裂、疤痕、瘘管、角化不良等。如果上述病变突然出现长大、增厚、充血、红肿、瘙痒、疼痛、破裂、出血、糜烂等症状,就是癌变的先兆,必须及时到口腔科诊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切除、冷冻、激光等,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二、及时去除各种致癌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应清除外来和内在的各种不良刺激。如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过烫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戒除吸烟、饮酒或嚼槟榔等不良嗜好。对口腔内的慢性刺激因素,诸如残根、残冠、错位牙、多生牙,应及早处理或拔除。磨改锐利的非功能牙尖,去除不良修复体(假牙),定期清除牙结石。另外,注意劳逸结合,精神不要过度紧张或抑郁,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预防口腔癌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学习了解一些防癌知识。既要消除“谈癌色变”的恐惧心理,树立“癌症可治愈”的必胜信念,又要克服麻痹思想,保持“居安思危”的警惕性。掌握一些防癌知识,有助于认识癌前病变及癌变早期的表现,以便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对预防口腔癌也是有积极的作用。

四、开展防癌普查工作。这是简便易行的防癌措施。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如能早发现,早诊治,大部分是可望治愈的。但到了晚期,治疗效果就很差。虽然口腔颌面部属于暴露部位,但此处的肿瘤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稍不注意就被疏忽。等到出现明显体征时,常已属晚期,失去了彻底根治的时机。如果能定期的、不失时机的进行防癌普查,早期病变还是容易发现的。老年人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普通人群也应每年检查1次,以使口腔癌前病变得到及时诊治。普查是防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口腔癌治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编辑士心)

猜你喜欢
下唇扁平苔藓防癌
吃豆芽有助于防癌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每位女性都该懂的防癌重点
老年人更应注意防癌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伴下唇组织坏死缺损1例
泛发性疣状扁平苔藓一例
表现为扁平苔藓样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排汗真能防癌吗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巨大唇癌单纯切除术后下唇延长成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