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

2001-04-29 05:32周玉仁
人民教育 2001年2期
关键词:教育观刘老师儿童

周玉仁

信息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斷扩大。数学不仅是人们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认识,而且是帮助人们把握客观世界的模式。目前,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形成了数学技术。很明显,数学已经不是20年前的“数学”了,现代数学是深深地融合着算术、代数、几何、分析等传统领域的结果和来自统计、运筹学、计算科学等领域的新方法的。在当今社会里,数学已是人们交流信息,应用极为广泛的有力工具。数学作为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问,它又是一种意识、思维方式,人们经常要用数学的眼光、方法来观察事物,处理问题;数学又是一种文化,它成为提高人们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是充满着挑战的世纪,我们要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必须对数学和数学教育有个清醒的认识。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必须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辩证地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单纯地“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还是更多地引导儿童在实际情境中去探索创造,“做数学”。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其实质都涉及到正确树立现代数学教育观的根本问题。

刘可钦老师在教育改革中较好地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

一、诚心诚意地把小学生当做小主人。

刘老师确信每个小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要求,他们都能学会、学好,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她不仅承认个别差异,而且尊重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她很重视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每条船最多可坐8人,50名同学需租几条船?”可以用除法解答,也可以用乘法、减法去思考。教师的精力着重于放手让儿童去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在相互交流中,有比较,有鉴别,取长补短,最后引导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相信儿童,首先要理解儿童。教一年级时,曾有一女生举手积极,但每次发言都不知所云,一个偶然的机会,刘老师问她:“你是听不懂呢?还是听懂了说不出呢?”“好!以后懂了举左手,听懂后又想明白了举右手,你一举右手,我就请你!”师生之间情感沟通了,达成默契。此后,她一举右手,就请她发言,她终于一次又一次地以成功者的姿态出现在全班,自信心大为增强。“不要让学生在公开场合暴露自己的无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去。”这是刘老师的学生观。

二、在活动中学数学,鼓励探索、创新。

皮亚杰指出:数学上的抽象是属于操作性质的,而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动。但是,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有利于数学学习的,这有赖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刘老师的文章中所指”圆周长”的第二种方法,是由刘可钦、马丽娜等设计并由马老师在全国主题性发展教育实验会上所做的公开课。他们提供的物质材料是丰富而典型的,尤其当软布剪成的圆既不能用滚动法,又不能用绳测法时,各小组合作研究就创造出“折叠法”,由1/4、1/8探知全圆周长,直到纸上圆不能测时,再去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课堂教学波澜迭起,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由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有很大的活动余地,把有限的40分钟向“无限”扩展,使学生经历了一次人们探索圆周长公式的历程,实行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事隔半年,美国数学教授一行数十人到京访问时,看到这一录像课,也称赞不已。

猜你喜欢
教育观刘老师儿童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幽默的刘老师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教育观形成的一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