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习要注意指引路径

2001-04-30 00:08芮忠汉
人民教育 2001年12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心理品质心智

芮忠汉

创新学习主要是属心智技能范畴,其核心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学习不应是随意、盲目的探索,而是从已有知识的积累和心智技能对新知的创新迁移。可以说,心智技能对创新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创新学习,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要注意心智技能的培养引导,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创设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心理通道,从而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对学生创新学习的心智技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呢?

首先從思想方法切入,即从学生学习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教育开始。创新学习的方法虽有许多具体内容,但归根到底是心理活动的方法。如果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心理,即正确的动机、浓郁的兴趣、充沛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等,也就有了创新学习的动力源,学生对创新学习就会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乐学爱学,并能克服重重困难,形成良好的创新学习个性,取得良好的创新学习效果。可以说,它是学生对创新学习有无信心,在寻求独创性解决问题中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智力发展如何,有无良好习惯和创新效果好坏的调控器。因此,这是创新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指引路径不可忽视或缺少的重要方面,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在思想方法指引方面,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外,在智力因素方面应注意指引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学习与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创新学习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掌握为前提。显然,如果学生不掌握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就很难对文章的段意、中心作出正确恰当的归纳概括,或影响学生对关键词句进行有效的理解。反过来说,学生自己能够归纳出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体会到思想感情,实际上也就是学生在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创新学习。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创新学习可以说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路径。创新学习和思维方法两者之间有如此密切的制约关系,要求教师在指导中把创新学习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统一起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析、逻辑推理是学生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创新学习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思维方法。另外,抽象与形象的相互转化,概括与具体的展开聚合,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敏捷性、多向性、广阔性的形成发展,在创新学习中都需要对学生加强引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指引学生学习掌握创新学习的知识技能。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思想方法之后,还要注意加强知识技能的引导。因为它是创新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知识技能,才能在思想方法指导下对新知进行正确有效的探索创新,缺乏知识技能条件谈创新学习,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处于随意和盲目。学习的随意性、盲目性与创新无缘,它不等于对求知领域正确高效的创新探求。随意盲目探索的失败还会使学生产生恐惧自卑心理,并对创新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创新学习还应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技能指引路径。

第三,指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实践应用知识技能。掌握了科学知识和一般技能,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创新能力。应该说,这只是具备了创造性的基本条件和良好基础。由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新能力,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那就是在主体作用发挥下,对知识技能的实践运用,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的积极探索、认真分析、质疑问难、大胆想象、加强实践、迁移创造。在课堂上,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教师很少给学生实践运用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的形成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新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内容都要予以保证,使每个学生有充足独立支配的时间,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认识,真正做到把创新学习落到实处。

用上述创新学习的思想方法作先导,知识技能作基础,实践应用作保证,又在应用中学到新知技能,培养发展思维品质和健康心理的互为促进,有机结合,形成整体的创新学习的指导措施,就会走出学习低谷,带来学习的革命,出现创新丰收的局面。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心理品质心智
培养初中学生健康心理,提高抗挫能力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如何培养“优秀生”的健康心理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