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世纪的思考

2001-06-13 21:19文/路甬祥
全国新书目 2001年2期
关键词:新世纪世纪挑战

文/路甬祥

1999年5月18日,我在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作了题为《中国面临12大挑战》的演讲。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矛盾,也对我们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诸如人口、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地区差异、社会发展、科技能力、国家安全、基础设施、民主与法制、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都会构成很大的压力。演讲之后,社会上许多人士对此极为关注,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为了比较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了有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讨,撰写了《21世纪中国面临的12大挑战》,以期对于中国未来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一、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世纪

20世纪发生的科学革命,引发了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浪潮,并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革命以及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开辟了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道路。贯穿世纪始终的激烈经济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殖民地体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等新的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20世纪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及从两大阵营的直接政治军事对抗、冷战到冷战后的发展,动摇了以霸权主义为特征的国际政治格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多极化正在并必将成为主流。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使人类社会最终认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理念。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也使得我们有可能科学、理性地对新世纪,至少是对新世纪前半叶的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

二、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世纪

在新的世纪,人类将更加深入和完善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科学认识,进一步掌握物质与能量清洁、安全、高效转化的规律,从而获得取之不尽的新材料和能源,为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开辟新的途径;人类将深刻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从而使生物高新技术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为人类自觉地控制自身、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手段;人类将揭开人脑和认知的奥秘,从而为信息技术和人类智力的开发带来新的革命;信息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展人的创造能力、创造空间和可共享的资源,进一步促进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构;人类将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地球深部和太空资源;人类将更自觉和能动地保护、恢复和优化地球生态与人类生存环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理想社会。

三、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由20世纪科技革命引发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将在新世纪更为广泛和剧烈地发生,最终形成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的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影响和作用将日益增加,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更为剧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更为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并由此形成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金融体系。人类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成为新世纪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将学会用最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发展。

四、在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将经历单极强权与多极化的反复较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终将在新世纪退出历史舞台,一个建立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将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并由此导致一个更加开放、平等与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为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更加文明美好的生活创造一个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

五、在21世纪,中华民族将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腾飞

在新世纪前半叶,我国将实现走向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科技实力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提前顺利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为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面对21世纪发展的新挑战,国家仍面临着许多重大的战略性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多数又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直接的关联,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界的国际竞争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必须依靠科技支撑走出一条在资源相对贫乏国情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强军建设现代化的国家防卫能力,以保证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并促进祖国统一的最终实现;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全面提高我国民众的科技素质,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为了系统地认识21世纪我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委托牛文元教授作为执行主编,组织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政法委等单位的胡鞍钢教授、方新教授、薛澜教授、毛志锋博士、陈锡康教授、潘晓明博士、康晓光教授、曹俊教授、黄伯明、孙殿义和杨多贵等12位学有专长的人士,以他们平生所积累的研究成果,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中国将遭遇的各种挑战作了多层面和多视角的分析,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补充和丰富了我在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上的演讲,对此我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我坚信在新世纪的飞速进程中,在广大民众的热切关注下,我国所面对的压力和瓶颈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克服。

(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长,《21世纪中国面临的12大挑战》一书主编)

猜你喜欢
新世纪世纪挑战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叽咕乐挑战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