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文物保护

2001-06-14 05:12上海:陈宝定
收藏 2001年2期
关键词:民办甘肃文物

上海:陈宝定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学术界公认西部地区是一座天然的民族博物馆。例如 :1923年首次发现甘肃临洮、马家窑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其突出特征为彩陶特别发达。再如1924年发现于甘肃临洮县辛店村而命名的“辛店文化”,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或橙黄陶为主,以及精致的装饰品如玛瑙珠、绿松石饰等。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着早年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鄂伦春族自治旗大批文物。当今民族文物流失严重,在开发西部同时抢救民族文物,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必须引起普遍重视。要把抢救工作做在毁坏之前,采取多种形式保护民族文物,可以建立国家民族博物馆为主,同时鼓励民办私立博物馆,正如最近陕西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就是由在陕西文物考古部门发掘的基础上,由当地农民投资兴建的一座博物馆。

如今全国民间收藏馆约有600家,其中西部11个省市有80家,约占全国的13%。这些民间收藏馆保存实物,记 录历史,对防止文物外流起了极大作用。藏宝于民,利国利己,能够培养出大量自学成材的人才。但家庭收藏馆自生自灭现象较多,西部地区应该扭转这种反常现象。家庭收藏馆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提升为民办博物馆,藏品要重在质量高,不求数量多,以便和国家博物馆对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国民间(综合性)法人收藏组织约有200多家,西部地区约有30家,占全国15%左右,大有潜力可挖,特别是云南、西藏、宁夏还是空白点。兴办社团,按最近民政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要保证民间组织沿着“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轨道发展。

据1995年统计,我国由各级政府办的博物馆为1700个,社会自行集资办的博物馆约100个。据我自己收集的资料,目前社会兴办(或称私立)博物馆全国约110多个,其中西部地区约20个,仅占20%左右。该地区地广物丰,应该大力发掘建馆,保存文物,使其既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也成为有特色的旅游景点。

责编毅民

猜你喜欢
民办甘肃文物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文物的栖息之地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甘肃卷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