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创派”画家 捧出“明日之星”

2001-06-14 05:12上海:姚荣铨
收藏 2001年2期
关键词:云峰收藏家画廊

上海:姚荣铨

香港有一个“云峰画苑”,地处九龙尖东维港之畔。熟门熟路的港岛人不会乘地铁去兜圈子,而是到香港大会堂前乘尖东的轮渡,反而来得便捷。一上岸就见“云峰”所坐落的尖沙嘴中心,入得“云峰”即见一副对联:

浩瀚墨海收万里风云

满苑丹青藏千古奇峰

联之尾巧嵌画苑之名,而联之首则暗藏画苑郭主持大名。说起郭浩满,用得上一句“相见恨晚”。我由报社委派赴港到定居香江,屈指数来已是好几个春秋,而与浩满相识才不足一个寒暑,但我俩一见如故,话得投机,遂成莫逆。

浩满是做书画买卖的,有人称他是“儒商”,在我眼里则是不折不扣一介书生,或者倒过来称呼他“商儒”吧。

浩满见我这类不做买卖的朋友去了,便会放下自己的买卖来切磋学问—当然是书画收藏一类的学问。他说的是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其实倒是在阿拉上海出生的。父亲从事化学工业,郭家祖辈收藏书画,浩满耳濡目染自小喜欢金石书画,十来岁时治印已达专业水准。后随南下发展的父亲到粤地念书,高中毕业正逢“文革”浩劫,家里的古字画被一扫而光,哪里能圆他做书画收藏家梦?1974年他移居香港,画过“行货画”,给青年教过绘画课,还做一点艺术品出口生意,积了一点钱便去投入股市,竟赚了大钱,他终于有了收藏字画的经济条件。不过他不像祖辈专收古代作品,而是喜欢当今的书画佳作,尤其是“未名”的“创派”书画才俊的作品。他认为这些人是“明日之星”,会由“默默无闻”变为“赫赫有名”的。他注册“云峰”,以创办现代画廊来推介“明日之星”。

郭氏现代画廊在注册的翌年即1987年在九龙尖沙嘴 “星光行”正式开张。浩满的祖辈在清末民初碰到了收藏中国画精品的“第一个黄金期”,晚清社会动荡,西方列强入侵,导致宫廷官宦的珍藏流散民间,一部分沦落异邦,一部分为像郭氏祖辈们这样的收藏家提供了收藏古字画的“机会”。他的父亲是个实业家,在抗战胜利后遇到了“第二个黄金期”,其时近代名家精品比比皆是,且价格低廉,又逢第一、二代现代画家正处创作巅峰,这个黄金期前后40载,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惜乎中间拦腰杀出了一个“文革”,郭氏家藏彻底“革”尽,云峰画苑的开张,正逢收藏的“第三个黄金期”,郭浩满抓住了收集现代第三、第四代画家精品之最佳时机,因为此时两代画家正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和高峰期。他称的第三代、第四代画家,是指20世纪七八十年代涌现出来的中青年画家,前者年龄在40岁至60岁间,后者为40岁以下。据说他手头有三四千幅精品佳作,其中绝大多数是上述两代画家的作品,所以有人称其画苑为“现代画廊”。其实,“现代”另有一种释义,郭先生汲取西方现代画廊的经营理念和方法,作画家的“经纪”,为画家作现代化的“包装”,向现代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做好现代“创派”画家的宣传推广工作。在这方面有两个数字,颇说明问题。他迄今已在港内外策划举办了300多个推广画展,其中1/3是在中国内地举展的;他为有名未名的画家先后出版了60多本画册专集。他策划的“创派”画家“精装系列画集”尤为引人瞩目,七位画家包括沈道鸿、刘懋善、杜应强、徐希、张步、王明明和石齐。1990年云峰刚开始推介四川的沈道鸿,卖不出一张画,可是,郭浩满对他满怀信心,认为他具有开发出潜在市场的潜能,并继续收藏他的作品而且加强了推广力度。在第二次画展中就卖出了3/10的展品,市场的反应越来越好,其人物画成交价介乎3万至50万元之间。本文所发的浩满先生照片,其义正是他在为冯大中的老虎进行推介,冯先生近年从10万元一幅窜升到150万元一幅,是与云峰的虎啸般的宣传分不开的。

1991年香港国画市道走下坡路,1992年台湾画廊受冲击国画削价抛售,郭浩满逆风而上,不遗余力地连续推出了《现代中国画精英作品集》、《现代中国画十杰精品集》、《国际华人精英水墨画集》。最近又在为《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精华录》的出版发行日夜操劳。世纪之交,“云峰”不惜工本,出资数百万元推出齐白石等85位画家的300多幅代表作成一画册,“样本”重达6公斤,打开画册质量也是沉甸甸的。郭浩满告诉我,他早在1995年就开始策划这部大著作了,同时还筹划了一个大巡展,名曰:“新世纪世界性巡回展览”。两个“大”配合起来,就是为了进一步确立现代中国艺术家的历史地位,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国际性影响。

中国画要让外国人瞧得起,首先中国人自己要看重国粹。浩满同样着力于中国画在中国内地的推介,他先后在北京和广东中山两市开设“云峰”连锁的“展示中心”。北京展示中心设于南池子大街的“皇史”,与天安门、故宫毗邻。其原本是明清的皇家档案馆,“云峰”怎么能跨进这个“高门槛”呢?原来皇史的领导访港到过“云峰”,知道其非一般“画店”,郭主持又是一个实实在在推广中国画艺术的热心人,于是一拍即合。1999年年底,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一个“名人名作展览”,笔者参加筹划并负责境外联络,郭先生不但积极参与,而且应邀到沪讲演。他的“收藏经”受到了许多观众的欢迎,他的《中国画收藏与投资》著作更为不少同行所重视。同行们发现这位由收藏家入行的朋友,其所言所行确有相当借鉴作用。他没有像通常的画商向顾客 吆喝,如“王婆卖瓜”。而是向你介绍自己对收藏艺术品是如何判断其价值投资中国画又须知哪些事项,等等。他的画苑之所以留得住客,因为他讲有道理的真话,卖真有收藏价值的画,“云峰”成了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品牌”。

《收藏》编者托我带几本2000年的新刊给郭先生,浩满爱不释手翻了又翻,说《收藏》会受到香港收藏爱好者的喜爱的,他的“云峰画苑”可以给这本月刊开启“窗口”,他也会挤出时间来为《收藏》写点心得,愿与广大中国内地的中国画收藏迷们互通心声。

责编亚军

猜你喜欢
云峰收藏家画廊
冠云峰、凯旋门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收藏家星星狐
小小收藏家
冠云峰
磬云峰
画廊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