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

2003-05-30 16:17
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10期
关键词:王建监护文章

实施《儿童保护法》缓解就业危机

著名学术网站“世纪中国”上最近发表了署名冰火的文章,题目是《就业危机与国家安全及其新对策》。

文章认为,最终全面实行以税收杠杆效应为辅的法制化“一家庭一内一外”就业制度,将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作为过渡方案,建议制定实施《儿童保护法》。其具体构想为:为保护0~12岁儿童心身健康,使其得到健康成人24小时全程监护,夫妻双方必须让一方从事家政业监护孩子,另一方在外就业以养家活口。政府以当地平均工资50~60%的津贴作为补偿,使监护孩子一方事实上成为政府雇用的“家政员”。夫妻双方可以采取轮换制,还可以雇请健康成人监护孩子,自己双双外出工作。政府征收儿童保护税,专用于支付“家政员”的津贴及弱势人群职业培训费。

文章预测,《儿童保护法》制定实施后将释放出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0~12岁的儿童将得到精心养育,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将得到改善,有益于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安定。

声音

审判20世纪中国文化

20世纪中国文化,正由生动的创造过程变成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对它的价值重估,开始成为新世纪初中国知识界的焦点论题。在不少民间立场的批评体系中,20世纪中国文化是与这样一些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欠缺、罪责、失语、后殖民语境,等等。

著名学者王晓华近日发表一篇题为《写给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审判词》的文章,以熊十力、金岳霖、冯友兰等三位哲人的学术思想为例,指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建构能力上的不足。王晓华认为,20世纪末中国的后殖民语境正是因此产生,而文化建构能力的欠缺,又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直接相关,那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尚未普遍地成为主体,未成主体的人必然缺乏罪责意识,没有罪责意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悲剧精神,而缺乏悲剧精神的文化,必然缺乏深度和张力。

王晓华由此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必须补上自我审判和自我惩罚这一课,否则,21世纪的中国文化也难以有大的突破。

看法

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难题

根据国家计委过去的经验,GDP增速达到7%时,就可把中国新增劳动力都吸纳掉,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一直达到7%,却看到更多的下岗工人。原因何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经济学家王建先生的回答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是国内需求却始终没有打开,一直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王建指出,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是不可能贸易增长率长期超过经济增长率的。今后20年,应把基本经济增长特征的两个差距倒过来,居民收入的增长应该快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应该快于贸易增长,而要想让结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城市化。

但王建同时指出,要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又必然会面临能源和环保问题。他举例说,日本工业化高峰时期,人均一吨钢材,两吨石油。按照日本的水平,中国到2010年人口达到14亿时,人均GDP将达到2000美元,人均两吨油就需要总量28亿吨的石油。现在全球每年石油产量是36亿吨,贸易量是25亿吨,就算让中国全部购买还差3亿吨。

王建提醒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要我们面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克服人类工业化历史上从没有遇到过的矛盾,以引导中国经济从小康走上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的富裕道路。

观点

中国经济“大跃进”

美国《胡佛文摘》季刊2003年第一期发表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巴罗撰写的文章,赞扬中国的建设成就,认为中国现在是真正的“大跃进”。文章说,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放开农业限制,放松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部门的控制,吸引外国投资,鼓励国内私营企业发展,从而大大增加了商机。

罗伯特认为,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经济和政治改革所采取的循序渐进的态度。中国在没有丧失对司法制度和政治进程控制的情况下,成功而缓慢地实行了市场化。

文章指出,中国正在采取行动放宽对国内金融系统的限制。迄今为止,外国人获准进入金融部门和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兴办合资企业上。这种做法促进了国外先进技术流入国内,而且还促使某些国有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运作。

文章预测,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国际贸易的速度势必加快,开放贸易的范围会扩大,可能会与国际金融体系加强联系,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猜你喜欢
王建监护文章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Market Values
KALEIDOSCOPE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活干好了不吃亏
活干好了不吃亏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