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西藏百姓的十大福音

2004-04-07 15:42
中国西藏 2004年2期
关键词:农牧民西藏工程

朗 杰

纵观刚刚过去的2003年,中国权威媒体——新华社有关西藏的报道,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和自治区,以及援藏各省市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促进西藏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使他们切实得到了实惠。这些实惠,可以归结为“十大福音”。

福音之一

西藏二期农网工程使40万人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

记者颜园园报道:元旦前夜11时30分,当瞬间亮起来的电灯驱走了山村的黑暗时,西藏林周县强嘎乡冲嘎村的居民沸腾起来了,欢呼声、鞭炮声在冲嘎村上空久久回荡。冲嘎村送电的成功,标志着西藏二期农网工程建设与改造任务全面完成,40万人结束了使用油灯的历史。

冲嘎村村民强巴说:“村里人一直盼着能用上电,从今天起我们也能过上不用油灯的日子了,就是晚上也可以织地毯干活。”

次仁顿珠搬出了刚买的电视机,小心翼翼地插上电源插头,遥控器一摁,顿时清晰的电视画面立即显现出来。电视让全家人露出开心的笑容,也吸引了不少面带羡慕神情的邻居。次仁顿珠说:“以前家里的人最羡慕县城里的人能天天看电视,现在我们也和他们一样,真是太高兴了!”

据西藏自治区电力公司负责人介绍,投资近6亿元的二期农网工程开始于2002年,共新建35KV变电站18座,安装各类变压器1098台,工程涉及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昌都等5地市、25个县。竣工的西藏二期农网工程新增通电乡镇117个,新增通电村900多个,新增用电人口40万人。

福音之二西藏七成农村通公路

记者尕玛多吉报道:西藏抓住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的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公路通达工程,使七成以上的农村通上了公路。

据自治区交通厅负责人介绍,2003年西藏共安排农村公路投资9亿多元,新修改善农村公路2998公里、大中桥梁101座,解决改善了147个乡镇和589个行政村的交通问题,全区乡镇、行政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了92%和70%。

由于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交通落后一直是制约西藏农牧区发展的“瓶颈”因素。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公路建设投资,“十五”期间头三年共完成投资70多亿元,交通部门相继制定了《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意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法规,使农村公路在建设中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有序建设、规范管理。

据介绍,西藏在加快发展农村公路的同时,严把公路建设的质量关,加强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监管力度,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实施动态管理,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福音之三中央政府投巨资改善西藏游牧民生产生活

记者拉巴次仁报道:近年来,我国政府投资1.96亿元实施的“西藏牧区草原建设与游牧民定居工程”,有效地改变了西藏游牧民“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利地提高了广大游牧民的生活水平,并对遏制草原沙化、退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自治区农牧厅负责人介绍,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西藏牧区草原建设与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变西藏游牧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实现牧区通电、通水、教育等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为期5年的工程建设,将在西藏19个高寒牧区县、为8000户牧民,建设定居居住面积11.04万平方米,建设牲畜暖棚面积82.08万平方米,建设贮草棚面积1.1万平方米,建设太阳能水井184眼,草地建设面积20.01万亩。

“工程实施以来,深受西藏广大牧民的欢迎,他们称之为政府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自治区农牧厅计财处处长阿旺说。

2003年,西藏共投资5000万元用于牧区草原建设与游牧民定居项目,共完成牧民定居户1090户,建设牲畜暖棚13.05万平方米,建设畜圈8.14万平方米,建设贮草棚0.58万平方米,建设太阳能井64眼,草地建设面积达6.43万亩。

截至2003年底,共完成项目投资1.05亿元,完成总投资的90%以上,14个高寒牧区县的牧民已享受到工程带来的实惠,工程建设将于2005年底结束。

福音之四西藏解决30余万农牧民饮水困难

记者贾立君报道:从西藏自治区计委获得的信息:随着西藏人畜饮水工程一期工程的建成,3年来,西藏1870个村庄中的33万人、388.98万头(只)牲畜饮用上安全卫生方便的自来水。

尽管西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17.2万立方米,但由于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和严寒的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0%以上,同时给水工程缺乏,人畜饮水困难突出,不少地区人畜同饮一处水源,影响健康,还出现了地方病。同时缺水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藏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总投资5.6亿元,计划用3至5年时间解决农牧区55万人、500万头只以上的牲畜饮用水困难问题。一期工程从2001年至2003年,建成2035个工程点,使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饮用安全卫生水的人口比重,分别从“九五”期间的4.2%提高到当前的12%和32%。即将开工的二期工程,将解决1336个村庄中的27万人、305.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福音之五拉萨市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道网改造工程完工

记者拉巴次仁报道:总投资1.69亿元的拉萨市老城区道路、给排水管道网改造工程于2003年底正式完工。

拉萨市老城区是指以大昭寺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老城区是拉萨的起源与缩影,是藏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粹;1300多年来,拉萨古城几经沧桑,已成为西藏社会变迁,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部“形象的史书”;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关心老城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期分批对老城区古建筑和民居进行维修和保护。

近年来,拉萨市老城区落后的道路、给排水管道设施问题日益突出,给在老城区生活的居民带来不便。这次改造工程建设,在老城区街区铺设花岗岩路面,增设停车场和公共厕所,建立污水、垃圾处理站,并在宗教旅游胜地八廓街、大昭寺等地安装了精美的路灯。此外,还在老城区街区种植树木、设置花坛等。改造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老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改造工程建设完成了道路建设14.05万平方米,给排水管道8万多米,电力照明工程604套,垃圾箱50个(座),公共厕所30座,同时还完成了绿化、消防等设施建设。

福音之六旅游业为西藏农牧民带来增收

记者边巴次仁报道:西藏自治区旅游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业,旅游业直接接纳就业人数5267人,增加农牧民收入1800多万元。

西藏藏之旅行社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乡桑木村的29户村民,达成合作开发民俗旅游自然村的协议,不到一年,农家乐项目总收入达到7万元,人均收入达2000多元。

林芝地区利用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在地区所在八一镇、毗邻川藏公路和名木古树繁茂,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优势,筹资50万元,建设了公众村古生态园旅游景区,兴办旅游服务业,策划开发了千年核桃王、古杨鼎立、糌粑喷香、鹦鹉叼桑、农家乐等22个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2002年,公众村接待游客达到6000多人次,纯收入达到82300元。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抓住珠峰旅游成为国内外旅游热点的有利时机,引导沿途农牧民群众兴办个体旅馆、餐馆等,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这个县的扎西宗乡白坝旅馆,一年纯收入近5万元。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张万生介绍,目前,西藏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形式主要有,通过旅游企业和农牧民群众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借助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利用农村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开发旅游景点,同时,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业,既开拓了旅游市场,又增加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实际收入。

福音之七西藏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

记者杨俊江报道: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东嘎村农民阿努,在乡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种植了西藏有史以来的第一亩温室大棚草莓,科技使他家的收入一下就增加了7000多元。

像阿努这样依靠科技大棚,走上增收致富道路的藏族群众还有数十万人。日喀则地区的白朗县改变藏族群众种粮不种菜的观念,修建了1500余座蔬菜大棚。为了加强对蔬菜的管理,提高大棚的产出,切实增加群众收入,蔬菜大省山东的援藏干部,每年都从家乡抽调一批蔬菜种植能手来指导当地的藏族群众。现在这里一座大棚蔬菜的最高收入已达到1万元,仅大棚蔬菜一项,全县就增收500万元,人均增加现金收入100元以上。科技使西藏农牧业取得连续15年丰收,也使农牧民的收入连续15年递增。

为加速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西藏自治区走以产业化带动农牧民致富的路子,把发展特色农牧业作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西藏涌现出高原之宝牦牛股份公司、奇正藏药、雅砻饲料有限公司等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他们采取基地连农户、公司加农户、中介组织牵农户等现代化的产业模式,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西藏农牧区群众带来大批财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高原之宝牦牛股份公司为主体的带动下,拉萨、江孜等25个县市建立了牛奶源基地,并开展奶制品生产加工,年销售各种奶制品1万多吨。拉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青稞啤酒为主打产品,带动全区青稞产业发展,公司年消化青稞达3000吨。而西藏金田酒业推出的低度罐装青稞酒年需青稞也在1000吨以上。仅这两家企业就解决了近2万亩青稞的销路问题。随着全区青稞产业发展,有“高原三宝”之称的青稞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大法宝。

劳务输出方式是西藏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牧民增加现金收入最快捷、最直接的方法。拉萨市政府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为鼓励农牧民群众打破传统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增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深入到农牧区开展“走出去”宣传教育行动。通过算帐对比、典型引路等方式,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勇于“跳出农门,跨入城门,打开财门”。去年,全市共组织3.5万人参加劳务输出,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4000多万元。

“十五”期间是西藏基础设施大建设的时期,各种重点工程达100多项,自治区明确规定,在建项目要尽可能地吸收藏族农牧民群众参与,以工程建设来带动农牧民增收。去年,自治区交通厅还一改以往乡村公路建设由施工队承包的方法,要求各地相关单位必须将乡村公路建设项目交给农牧民。为此,交通部门展开了全区农牧民公路施工技能培训,并对参训农牧民进行考试,根据有关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发给工程施工技能证书,培育农牧民公路施工队伍。

福音之八“村村通”让西藏与世界同行

记者贾立君报道:“我是色拉寺的喇嘛,希望给西藏所有的僧人点首歌,祝大家在佛学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互动点歌直播节目接到的热线电话。如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大增强了西藏人的眼界,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自治区广播电视厅的资料显示,1998年起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使全区广播实际人口覆盖率达到82.74%,电视实际人口覆盖率达到81.29%。

拉萨工商局职工旺堆最近被远在阿里的牧民亲戚吓了一跳,这位亲戚来访时,竟然头头是道地跟他谈起了国内外影视明星和国际大事。“仔细想,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广播电视走进了农牧区,我们知道的东西,他们当然也能知道。”旺堆说。

“援助西藏基金会”负责人米玛次仁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在去年的一次“复明义诊”行动中,他们用广播和电视进行宣传后,大批偏远农牧区白内障患者纷纷赶来就治。他说:“说句实在话,过去没通广播电视前,农牧区许多群众很长时间内甚至不知道国家领导人的姓名。现在你再去看看,就连萨达姆被抓获,明天哪两个球队比赛,很多人都一清二楚。”

记者在西藏各地了解到,广播电视不光给分散在1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藏族人民群众带来诸多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也给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不少有用信息。江孜县许多农民就是因为从广播里听到拉萨市蔬菜紧缺,使得他们的积压土豆卖了好价钱。其他地方的群众如今也通过广播电视获取气象、商品供需等信息,适时种植,科学养殖,提高了农牧业生产效率。

福音之九西藏投入巨资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

记者王淡宜报道:2003年,西藏自治区为解决城镇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投入资金达4695万元。这笔资金包括,西藏自治区本级财政在2003年度的预算中安排的专项资金3000万元,争取国家扶持资金1300万元,以及从失业保险统筹金中提取的395万元。

截至目前,西藏全区新实现就业再就业882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达4998人。

由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其他省区仍有较大差距,没有太多的企业和工厂,因此,吸纳再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而西藏不仅每年要安排大量的下岗职工,同时也要为许多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安排就业。

记者从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自治区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小额贷款、减免税费等12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稳步发展。据自治区社会劳动保障厅负责人介绍,西藏陆续出台了一些再就业培训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实施再就业培训,对新办企业当年招用下岗事业人员达30%以上的,免征企业3年应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

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去年,西藏组织了数十期职业技术培训班,对失业人员进行电脑、烹调、缝纫、汽修、驾驶、绘画等方面的培训,近5000名下岗失业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并走上了工作岗位。

福音之十阳光计划让高原人“消费太阳”

记者王淡宜报道:邻居家来了一位从阿里牧区来的乡下亲戚。临走的时候,小伙子从拉萨鲁布路太阳能用品一条街买走了两套总价值1500多元的太阳能光电板。据说在西藏偏远的草原牧区,太阳能发电设施是如今最时髦的高档嫁妆。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付出了4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上世纪70年代初期,自治区工业建筑设计院制成的采光镜面为2平方米的圆柱抛物开水器,104分钟可以烧开120千克水;1979年,自治区科委成立了太阳能研究室,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先后进行了箱式太阳灶、太阳能烤箱、太阳能开水器的研制工作,并从上海引进了如今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铝翼式”太阳灶。

西藏太阳能利用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行动是于1990年开始实施的“西藏阳光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计划累计推广太阳灶5万台,兴建太阳能温室1万平方米、兴建太阳能采暖房20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灯1万套、推广热水器1.5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光电设备150千瓦。当这些设施全部完成后,预计每年节约的燃料可折合标准煤7万吨,节约燃料费4000万元;1万平方米温室每年纯利润1000万元以上,合计每年可形成经济效益5000万元,社会生态效益更为突出。

如今,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牧区,太阳灶是寻常物,还有太阳能灯,人们用来烧火做饭,点灯照明。寒冬里,人们在热情地“消费”太阳。

猜你喜欢
农牧民西藏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天上的西藏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神奇瑰丽的西藏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