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传递和平心声之旅

2005-11-07 06:45钱放亮
当代世界 2005年10期
关键词:定居点加沙巴勒斯坦

钱放亮

艳阳高照的夏秋之交,应以色列政府、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邀请,中联部部长王家瑞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此访正值以色列刚刚完成加沙撤离、巴以局势出现新变数的敏感时期,受到以巴双方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访问期间,以色列副总理、工党主席佩雷斯,副总理兼外长沙洛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等会见了王家瑞部长。巴“法塔赫”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对外关系负责人阿巴斯·扎奇同王部长举行会谈,王部长转达了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对以巴双方领导人的问候,充分表达了中国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中以、中巴关系,希望继续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实现以巴“双赢”的良好愿望。王部长还多次接受了包括巴以双方媒体在内的众多国外记者的采访。

传递和平心声

王家瑞部长向巴以领导人阐明了中方希望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良好愿望。他谈到,巴以问题和中东和平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也与两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欣慰地看到,脱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这是朝巴以问题最终解决迈出的正确步骤,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他表示,中国一贯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中共代表团在这一特殊而敏感时期来访,表明中国对巴以局势的高度关注,中方愿为巴以双方增进了解,减少敌意,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接触提供便利和帮助。正如王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强调的:我们为促进同巴以双方的友谊而来,我们为实现中东和平而来。

访问中,我们感受到,巴以双方十分看重的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大国地位,一致肯定中国奉行的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公正立场,并希望我充分利用与巴以双方均保持友好关系的优势,在中东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阿巴斯主席热情地谈称,巴勒斯坦为有中国这样的朋友感到骄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在政治、道义和物质上给予巴方的巨大支持。佩雷斯副总理诚恳地表示,以色列把中国视为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朋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代表团在参观“大屠杀纪念馆”、“哭墙”时,再一次表达了祈盼和平的心愿。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通过图片、文物、历史档案和多媒体手段,按时间顺序展示了1939至1945年间,犹太人遭受的灭顶之灾。在专门介绍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的“正义之士”展室,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名字——何凤山、潘均顺,以及他们为犹太人办的签证,令我们在悲愤纳粹暴行的同时,也为何、潘两位中国人的义举感到自豪。王部长以中共代表团的名义向大屠杀死难者敬献了花圈,并在留言簿上题写了“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感言。在耶路撒冷“哭墙”,王部长将写有“祈盼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的纸条,作为代表团的共同心愿,按照当地人的习惯做法,塞进了“哭墙”。此外,为了表达我们的深厚敬意,代表团分别拜谒了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墓地,并敬献了花圈。

感受脱离计划

早在代表团访问以色列的一周前,沙龙政府已完成从加沙地带21个犹太人定居点的撤离。这个原定一个月完成的脱离计划,由于以政府部署周密,措施到位和巴方的全力配合,撤离工作进展顺利,仅用9天即告结束。国际社会也给予高度评价,人们仿佛又看到了重启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希望。

但表面上的顺利,并不意味着局势的平静。访问期间我们看到,以方在撤离加沙的同时,仍在建隔离墙和定居点,在路经西岸的沿途山坡上,不时散落着一些星星点点和正在兴建的犹太人定居点。比之西岸的24万定居者,加沙的8000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人们在看到和平机遇的同时,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流血冲突充满担忧。

沙龙的脱离计划,遭到以国内和利库德内一些力量的抵制。脱离计划实施后,反对者的抗议活动持续不断,特别是引发了利库德集团内部的巨大分歧。反对撤离计划的强硬派人物内塔尼亚胡公开向沙龙叫板,但中央全会决定,明年举行利库德集团党主席的选举。目前内塔尼亚胡的支持率高出沙龙近20%,一旦沙龙败选,不仅将使以政坛重新洗牌,还可能给巴以和平进程增加新的变数。

在耶路撒冷的几天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撤离计划带来的影响。每天,在离开下榻饭店外出活动的沿途,我们都能看到一些车辆的天线上、行人(包括小学生)的身上挂着橘黄色的布条,使馆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是反对撤离的标志,这种方式表明了他们不同意撤离的信念。到了晚间,街头不时有演讲者言辞激烈地批评沙龙政府的撤离计划。我们抵达的第三天,一名犹太极端分子为抗议撤离计划,在耶路撒冷老城自焚。王部长及代表团的几位成员还从饭店房间的阳台上,目睹了绵延数百米,前往耶路撒冷橄榄山迁移加沙定居点死者棺木的游行队伍,当时警方为了安全,不得不临时封锁了城区的道路。

参观耶路撒冷老城那天,我们更是受到格外关照。以方为防止极端分子滋事,特意配备了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一前一后保护代表团,尤其是王部长的安全。一路上,对危险毫无感觉的我们,则把两人当成“模特”,纷纷与之合影,也使他们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甚至还配合地露出了微笑。

走进加沙地带

加沙——这片拥有360多平方公里,濒临地中海的狭长地区,被习惯地称为“加沙地带”。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加沙似乎就是流血冲突的代名词。以色列撤离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重新接管了加沙。

想进加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的是必须事先征得巴以双方的同意。由于进出受到严格检查和控制,有些巴勒斯坦人一辈子没有走出加沙,当然也不可能进入加沙的犹太人定居点。为了保证代表团的安全和顺利进入加沙,使馆按惯例备好防弹车,事先分别与巴以双方进行了沟通。从耶路撒冷向西南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闻名遐迩的埃雷兹检查站。就在前一天,以色列国防军在检查站附近发现了一枚重约50公斤的炸弹。办完了相关手续,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士兵又盯着护照上的照片,把代表团成员、使馆人员和随行的新华社记者一一不漏地对了一遍后才准予放行。

巴勒斯坦方面给予王部长及代表团的安全礼遇完全可以用元首级来形容。军、警、保(镖)齐上阵,轻重武器一应俱全,除专门为王部长配备的防弹车外,还有大小护卫车七、八辆,虽不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但每个路口、每隔十几米就有军警把守,巴方动用的各类保护力量达几百人之多。这场面令随行的新华社记者一边喊过瘾,一边紧着按快门,手中的“大炮”象机关枪一样不停地咔咔咔。法塔赫对外关系负责人扎奇真诚地说:“美国人来,我们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前不久赖斯来加沙就是这个阵势。中国是巴勒斯坦人民的朋友,你们来没有安全问题,但是为了体现我们对中共代表团的重视,必须给你们与美国人同样的礼遇。”不过,还是因为安全问题,我们没能进入已经撤空的犹太人定居点,车队只是绕着一个拆除了隔离墙的犹太人定居点走了一圈,残垣断壁,遍地瓦砾,犹太人定居者的房屋正在被拆除。

阿巴斯主席在加沙总统府会见、宴请了王部长一行,这也是他就任以来,第一次在加沙总统府宴请外国代表团。阿巴斯同王部长还进行了小范围的单独会谈。同样出人意料的是,巴方在事先并未告知的情况下,特意为代表团安排了一场军事训练表演。在巴勒斯坦安全部队的一个训练营,我们看到身着橄榄绿军装、黑色头套蒙面的巴安全部队,在尘土飞扬中演练了驾车营救人质、抓捕恐怖分子,徒手格斗等训练科目。对代表团来说,在国外观看军事表演还是头一次,不仅王部长、代表团没有想到,使馆的同志也深感意外。

在加沙,代表团普遍感到,多年的封锁桎梏了加沙的发展。这里的基础设施、各类建筑、街道民居,无一例外地被岁月打上了千疮百孔的印记,一些房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枪击后留下的弹痕,同以区的整洁有序、花团锦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进入我们眼帘的还有蜿蜒的加沙海滩,蓝天白云映衬着碧绿的海水,浪花翻飞荡漾着嬉戏的巴勒斯坦少年,当我们惊讶于伤痕累累的加沙竟有如此秀美自然风光时,又被那满目疮痍、脏乱破损且萧条凋敝的海岸所触动。然而,最重要的依旧是安全问题。维护加沙局势的稳定对巴以双方及和平进程至关重要,巴安全部门正着手制订新的方案,以维护加沙的正常秩序,防止出现动乱。加沙的未来既值得期待,也蕴藏着危机。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猜你喜欢
定居点加沙巴勒斯坦
何以为家
加沙街头
开学日
天下
巴勒斯坦 女孩
25年后,以色列再建犹太人定居点
巴勒斯坦冲突再起
巴勒斯坦发生校车事故
走进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
中国人同情苦难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