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老六路:传统滋味意无穷

2006-05-27 06:09李俊贤
中华养生保健 2006年6期
关键词:学练习练形体

李俊贤

1、杨式老六路:传统底蕴中华本色

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作用已被人们公认,不仅中国人练,外国人也练;人民群众练,国家领导人也说好——我因此一直想学但没有机会。

我见有的文章写道:在太极拳的拳宗歌中这样记载“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密子真传”,故可知太极拳的理论源于《道德经》,若太极拳习练得法,可调动内气之动,并能领略到某些层次的天人合一之境界,能激发出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激能力。蓝晟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太极健身系列讲座的提纲中亦讲到“走中华道统文化之路。”

我想道统文化即养生之道,可见练好太极拳对我们中年人无疑是件好事。蓝晟老师所函授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健身、养生价值令人瞩目,因此,我决心报名学练。

2、学练方略:天天坚持把握当下

收到学习材料后非常高兴,渴望从这些珍贵的教材及资料中学会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的习练方法,并能通过苦学苦练获得养生效果。

为告诫自己要克服困难,坚决学好,我便把一段短文写在教材上:“每个人都渴望梦想成真,成功都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而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考虑以后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以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帮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滋润我们的生命”。

就这样,我每天抽一定时间,一句一句钻研教材的一招一式,努力按学习计划进行,结果基本上按学习计划规定的进度完成了任务,说完成了任务,也太勉强——教材中讲“传统太极拳的行拳是架既讲究身形手势更注重内劲理法,二者绝然不可分割。形体的姿式做得再漂亮没有内劲与之融会贯通也是空招,看起来形体姿式好学、运用贯通理法需经持久习练认真融合,做不到这些达不到练拳要求。”

虽然我在学招式的同时边运用理法和劲法,努力达到教材讲的那样“太极功法要在招熟懂以劲之后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去练”,要达到这样就不是短时间办到的。既使认真学练,也得相当长时间才能做到招熟懂劲,不过我想自开始学练至达到招熟懂劲的过程中,学练者肯定能对强身健体带来益处。所以,我边学边练也就边获得了收益。

3、学练体会:练拳硕果身心健康

从学练到现在近1年时间,我的身体一直很好,前些年我得过肩周炎、胃下垂、出血热诸疾病,从我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以来,我没生过什么病。一年到头连感冒药也不用吃,有一次下乡,查病卖药的大夫给我检查身体,又查血又试血压,体检结果一切正常。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乡亲、伙伴们都夸我的身体好,我认为这是因为我坚持练拳的结果。

4、今后打算:诚信为本苦练为要

任何事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与坏不是固定的,拳术再好。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做到诚信和苦练。

所谓诚信,就是教材中讲的,练拳必须内外兼修,融阴阳为一体。欲求太极内功,必须先掌握符合太极拳原理的练习方法,要求每式中都要有术又必须由招式通出,招与术互相依存而相辅相成。拳架中每招每式的演练,都要做到拳论中所说的“意在先”,自始至终都是以意念引导形体的运行,绝无片刻只走空架子等等理论。

所谓苦练,就是坚持把练拳看成是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坚持天天练,年年练下去。只有这样必将取得良好的效益,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猜你喜欢
学练习练形体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内家拳道法平衡推演太极拳习练模式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