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审美教学应遵循以体验为中心的原则

2006-07-06 08:40赵砚芬
现代语文 2006年4期
关键词:诗词中学生教育

作为一般教育方法论原则的体验是指:主客体协调互动,情境作用机制,学习者知、情、意和谐发展。此原则符合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体地说,首先,在感知客观世界上,中学生的感觉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知觉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注意到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也能在观察事物全貌的基础上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这就为体验式教学思想的实施提供了机理上的前提条件。其次,中学生在记忆活动中一般不再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理解记忆,并渴求在对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这对体验式教学思想的实施提出了较为强烈的主体内在要求。再次,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已从具体运算思维期进入形式运算思维期。从少年期到青年期,中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具体形象与抽象逻辑思维并重发展,他们对不顾其内在情感体验的“灌输”教育是强烈排斥的,这也对体验式教学思想的落实提出了外在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

一、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让教学的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教育者”成为“导引者”,“受教育者”成为“体验者”。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而是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情境,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创设平等自由、互相合作、接纳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等思维活动,主动进行体验、建构。儒释道都主张依靠个人的修养、个人的体悟达到人格的完满。这就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前人育人的经验,尊重个体自由和主体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在体验中悟情、悟理、悟法。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通过感受和理解教师的讲课来对文本感受和理解,深化了自己对诗词以及作者的感受和理解。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为学生的独特性见解提供宽松的空间。作为基础教育,教材中古典诗词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解释,或相对客观的标准答案。同时我们又要承认,主体是精神世界真正的主宰者,任何一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适应自己的特点去体察、去感悟,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学生固然应该了解古典诗文的历史意义,但不能封闭在传统意义的圈子内,今日学生读《伐檀》联系廉政建设,我们或许会感到突兀。但这正是学生立足现实,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体验。学生在古典诗词的解读中注入现代意识,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创造精神,应该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再者,我们还应看到“对优秀诗文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的作品,都是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典型性认识,一直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也正因如此,对这些作品的理解是永无止境的,任何人,任何时代的理解都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活体验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的。把成年人对作品的理解强加给孩子,或者期望孩子能够有成年人那样的理解,都是错位的追求。其结果必然造成孩子们的反感,甚至厌恶。”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处按照自己的个性解读组织起来,承认学生的每一种无错误理解的合理和必要,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以独创性和丰富性进行诗歌教育,那么诗歌教育必将充满创新的智慧和创造的乐趣。

三、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主动地体验中沿着预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育是“立人”的教育,实现人的成长是教育者的共同目标。课堂教学中的体验要充分满足人的“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优秀诗词,表现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承载着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引导学生阅读它们,进入诗人独出心裁的内心宇宙,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从而唤醒读者对过去幸福生活的眷顾和对未来的憧憬,使人被崇高的信念所感召、所引领。通过了解、感受、理解他人而不断充实、丰富、发展自我,在自我观照中,逐渐养成健康、纯正、高尚、全面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敏感和喜爱,对一切真善美的关注和倾心,促进人格的完善。

总之,我们需把握住这样的宗旨:鉴赏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并形诸笔端,更好地接受和体验美,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在处理方式上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溶入与感悟,注重学生的主体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旦建立,课堂上就会形成思想、知识、情感、能力、态度、价值观等交流的网络,就能实现课程标准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篇著名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一种意义生成活动,其首先是对人精神意义的建构。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与诗词的精神结构或意义形式相融,让学生的精神跃入其中,从而获得精神的增长。

(赵砚芬,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诗词中学生教育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