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2006-07-06 08:40陈泽吟
现代语文 2006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课文情感

《阅读和写作》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语文教材。由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性人才,目的性、针对性非常明确。因此,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学科,又具有专业学科的性质。而《阅读和写作》又是侧重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更注重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上,我们不能满足于把现成的知识“条理清楚”地“喂”给学生,不能把学生置于“旁观者”的、被动的位置上,而是要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有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理论,体验式教学近年来颇受人们重视。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通过若干途径进行学习,达到领悟知识或对所学内容形成个人化理解的目的。体验式教学以实践论为指导思想,以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为基本理论,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并在体验中既运用知识、能力及经验,又获取新的体验、进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它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它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体验式教学拓宽了以往教学过分看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狭隘的功利性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体现了21世纪人文理念、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的新的教学方式。

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

俗话说:“书是读出来的。”这句简单而又朴素无华的话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确实,不管我们引进了多少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不能抛掉“让学生读书”这一重要环节,否则再新颖的教学形式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可惜在应试教育中,为了不“误人子弟”,只好牺牲大部分诵读时伺了。而中等师范教育毕竟没有很大的高考压力,就有理由也更应该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对教材的处理可以更灵活些,优美的文章、学生喜欢的文章也不妨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学生可以放开心灵,不拘一格地去参与体验,让心灵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在不断地感受、理解、领悟、欣赏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沉醉于这种心灵的震撼中,从而充分享受生命的充实,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学生在阅读中经历入情一动情——移情——延情的情感过程后,情感态度与体验将更为明确,更为深切,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受到很好的陶冶,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也为她们以后从事幼教工作提供一种借鉴,因为幼教课堂几乎都是以“情”和“趣”串起来的。

在幼师的教材中,不管是《阅读和写作》中的篇目,还是《阅读文选》中的文章,几乎都是名家名作,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抒情性哲理性很强,如《荷塘月色》、《都江堰》、《故都的秋》、《地下森林断想》等等。对于这类文章应该通过诵读去体验,体验语言文字的美,包括节奏、韵律、修辞逻辑的美;体验鲜活的文学形象,包括动人的生活图景和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文学世界的精妙,在体验中得到精神愉悦和心灵感悟,获得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人性人情的感悟。

如《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勾画出一片令人留恋的挣土,寄寓自己美好的追求。像这样意蕴丰富的文章,与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不如给学生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与其让学生死记一些条条框框的知识要点,不如让他们在诵读中获得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整篇文章洋溢着厚重的哲理意味,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因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地坛的历史资料,把学生引入到文章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自主诵读。结果显示,学生在诵读体验中所获得的比听教师讲解要真切得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有不少学生为作者的遭遇而同情,被伟大的母爱所感动,以至于潸然动容。学生在反复的品味中感悟到看似沉寂、荒芜、萧瑟的地坛所蕴涵的厚重博大的历史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感悟到那荒芜与喧嚣、古老与新鲜、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从而获得心灵的滋养和理性的提升。这样的诵读体验,学生也许不能掌握所谓的知识点,但我相信,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情感感悟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里。

而在古文和诗词曲的教学中,诵读就更加重要了,这是尽人皆知的。因此,在古文和诗词曲的教学中,我都会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并在学生中举行古文诵读比赛、诗词朗诵会等活动,并把学生诵读情况作为他们成绩评定的标准之一。

二、成立备课小组,让学生尝试备课和讲课。

美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当学生不愿意在处理学习材料上主动地付出必要的努力,不愿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材料时,学生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被动的角色不仅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使学生感觉这些知识只是他们沉重的负担,与他们的个人的思想情感没有关系,学生很难体验到求知的意义和快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我都会先介绍该单元的学习重点,介绍相关的文体知识,并把两篇要求讲读的课文作为例子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而对自读课,我则做了必要的阅读指导,然后让各个备课小组就其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进行备课,并腾出一个或两个课时让学生到台上讲解。当然,一个班级一般有5—7个备课小组,虽然每个小组都备了课,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到台上去讲课,他们备课的内容就作为作业并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在台上讲课的学生也只是就其中的某个专题进行讲解。虽然如此,学生还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来讲,可以决定要怎么讲,感到非常兴奋。而活动的结果也总能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大多数学生在讲课时能够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完整,顾及到各个环节:导入、板书、提问,更可贵的是在讲完内容后,作为课堂的延伸,或者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大家讨论,或者台上台下互动提问,问题的开放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给学生提供了多元体验课文的空间。例如,有的学生就提出小说《项链》的主题是对真爱的赞颂,《项链》是一曲爱的赞歌。认为路瓦栽夫妇很可贵,他们在灾难面前能够共患难、渡难关,而不是互相责难

或劳燕分飞。有的则把罗密欧朱丽叶的悲剧与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结合起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

事实表明,学生尽管阅历、知识水平有相当局限性,看问题和对文章的理解会有失偏颇,但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心理体验,学习的潜能被激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自编剧本,在表演中体验。

幼师二年级的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小说、戏剧、戏曲等单元中大部分篇章情节性强,故事生动。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效果很不理想,结合视听媒介,看电影、看录像,学生对相关篇章有了更直观、形象的体验,效果比较好,但不足之处是学生依然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能主动地体验。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演戏的形式,体验课文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形式。所以我们尝试在年级中举行了戏剧表演比赛,由学生自主组合成若干小组,自选演出的脚本,自编、自排、自演。先在各班举行初赛,选出优秀小组参加年级决赛,请学生代表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担任评委。

实践证明,自编自演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体验学习,学生必须调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例如,有一个小组为了了解窦娥冤情的前因后果,不仅反复诵读课文,还到书店查阅资料,为了演出,利用休息时间自制道具、服装、在网上下载音乐作为配乐等等,毫无疑问,在这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体验,是在传统课堂上所不能得到的。

通过表演活动,学生不仅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能够在课文情节的空白处拓展想象,用自己的理解力、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又通过自己重新塑造的形象去展示作品中的人物。有一个学习小组把小说《围墙》改编为舞台剧,扮演各派人物的演员在台上滔滔不绝,几乎把小说中人物的对话都说了出来,而且更生活化、形象化,扮演“吴所长”的学生更是把无所作为又拿腔拿调的平庸官员演得酷肖,还增添了许多细节,如用一个手指轻敲桌面,翘起二郎腿等。如果对课文内容没有透彻的理解,如果对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没有深刻的体会,是不能做到的。

要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体验虽然蕴含着学生独特的智慧与创造的萌芽,但大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作为教师,在鼓励学生主动体验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把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引导学生在诵读后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交流讨论,写读后感;在讲课后、表演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论,写活动感受,总结经验与不足,可以深化体验,使认识条理化、清晰化。

另外,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尊重和体现,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更明显,表现在:必要知识的补充与介绍,如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有关文体的基础知识、表演的基本常识等等;方法的指导,如诵读方法、排演过程中的协调等;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还要解答疑惑、及时纠正学生的过错。总之,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陈泽吟,汕头幼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体验式课文情感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情感
台上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