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要“拿来”的是什么

2006-08-10 00:00李汝中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关键词:拿来主义文艺思想外国

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是中学语文教材乃至高校公共语文课《大学语文》常选的课文。该文笔锋犀利、比喻精妙、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在观点的破旧立新中还昂扬着民族自尊、自强和自信意识,是一篇难得的能兼顾语文训练和人文教育的典范文章。文中,鲁迅提出并主张“拿来主义”,号召人们善于并敢于“拿来”。那么,要“拿来”的是什么呢?长期以来,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文化遗产”。但是,仔细推研教材,我觉得,要“拿来”的应该是“外国文化”。

一、占主导地位的是“文化遗产”说

要拿来的是文化遗产,就是指从文化遗产当中“拿来”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把拿来之手伸向文化遗产。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并且仍是目前的主流意见。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的《课文分析集》收录了李文杨的题为《也谈〈拿来主义〉的层次》一文。文章说:“第四层次(8~10段)用比喻正面具体阐述‘拿来主义应该如何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得出结论。”(24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的《名师授课录》收录了罗福应的授课教案,在“教学目的”一栏中,罗指出:“这是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杂文,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29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的《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丛书——语文及解题指导》中,在《拿来主义》学习提示里说:“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杂文。”(43页)在解题指导里说:“‘拿来主义就是指批判地借鉴外国文化遗产。”(33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现行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也有这样的分析:“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第四部分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在这本《教师教学用书》中还收录了徐中玉的《创新必须择旧——读〈拿来主义〉札记》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拿来主义〉分析》这两篇很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资料,而这两篇资料都明确指出,鲁迅的《拿来主义》是谈“批判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由此可见,“文化遗产”说是占主导地位的。

二、从文章的逻辑关系上看,“拿来”的应该是“外国文化”

逻辑性强,是《拿来主义》一文的特点,也是它论证有力的原因之一。文章先提到中国过去对外奉行的“闭关主义”,再历数现在的“送去主义”之不足,又提醒人们警惕一味接受人家“送来”的东西的危险性,再顺势提出“拿来主义”并作精辟阐述。从文章举例和具体论述上看,以上“主义”等都是讲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的:“闭关主义”是中国不与外国交往;“送去主义”是中国把自己的东西纷纷送到国外以“发扬国光”或体现“大度”;“送来”是指外国人把“鸦片”、“废枪炮”等令人“恐怖”的“洋货”单边地抛给中国人。既然如此,在“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等铺垫下提出的并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拿来主义”也应该是讲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的,即“拿来”之手是中国伸向外国的,就是中国既不闭关保守,也不仅仅是纷纷送去,也不一味接受外国人“送来”的那些强加给我们的东西,而是明智的大胆的根据我们的需要把外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文章的这个逻辑关系非常严密,逻辑线索也异常明晰。可见,鲁迅先生是从中外关系的角度提出“拿来主义”的,“拿来”的不仅是文艺,但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到文艺。所以,“拿来”的应该是“外国文化”。

尽管不占多数,但有些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也持这个观点。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的《于漪教案选》,在确定《拿来主义》的教学目的时,于漪老师的表述是:“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在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收精华,剔除糟粕……。”(29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大学语文》中,对《拿来主义》一文有这样的分析提示:“文章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两种错误的做法,揭露了帝国主义‘送来的侵略实质,提出了对待外国文化应该采取‘拿来了由自己加以选择的态度。”(374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高中语文疑难解析》一书中写道:“在鲁迅的《拿来主义》中,鲁迅在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之后,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对待外国文化必须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55页)还指出:“《拿来主义》阐述的是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有的同志认为,鲁迅的这篇文章谈的是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这是没有根据的。当然,《拿来主义》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对待本国的文化遗产。但那是读者自己阅读时触类旁通的收获,并不是鲁迅写作《拿来主义》的本义。”(57页)

三、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意义

为什么要弄清楚“拿来主义”要“拿来”的究竟是什么呢?这涉及到是否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是否尊重《拿来主义》一文的主题等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概念的把握和逻辑的训练很重要。“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究竟谁是要“拿来”的东西,必须确定。这两个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和区别,一是古今,二是中外。侧重古今分析,“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是古;而“外国文化”是既有古又有今,既包含外国文化遗产又包括当前外国文化。侧重中外分析,“文化遗产”由于概念前面没有定语限制,所以既可以是中国文化遗产也可以是外国文化遗产;而“外国文化”则只能是外而不是中。这样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拿来主义》这篇针对性强、逻辑严密的文章中只能正确地选用其中一个。教学实际中,执教者选用“文化遗产”或“文化遗产”、“外国文化”交替使用,这种概念使用的错误或混淆,直接导致对文章本身严密的逻辑发展的人为破坏,这也是对语文课中概念和逻辑训练本身重要的教学意义的忽略。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文章具体的语言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鲁迅的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文艺思想是体现在他若干文章中的,《拿来主义》只是从一个方面体现他的文艺思想的。“拿来”的是“文化遗产”这种说法,在教学中,就是用对鲁迅文艺思想的分析把握取代了对具体课文的分析把握,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拿来主义》的主题是明确的,因为要“拿来”的是“外国文化”,所以是讲洋为中用而不是讲古为今用的。尽管在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中都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都需要拿来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和《拿来主义》洋为中用的主题相关联的还有鲁迅先生敢于把外国的东西拿来,并且不迷信不害怕敢于扔掉敢于使用以致力于发展民族的东西的可贵的民族气节,而不能明确这个主题,则自然无法发挥这篇文章民族精神教育的功用。

另,鲁迅先生在谈如何把“外国文化”拿来时,举得都是很“国粹”的例子,既说到穷青年“继承”“大宅子”,又说到如何对待“烟灯、烟枪”和“姨太太”等等,人们是不是受这些例子的影响把“拿来”的东西认作是“文化遗产”呢?如果这样,那是大可不必的。鲁迅善用比喻并且讽劝皆备俏皮异常,举“国粹”为例子并不妨碍文章本身逻辑关系的自然继续,也不妨碍作者对“外国文化”拿来态度的具体阐述。我们既不要复杂地从《拿来主义》这一篇文章中找寻鲁迅文艺思想的全部内涵,也不能简单到在鲁迅俏皮的比喻面前只注意打量喻体而找不准主体。

(李汝中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拿来主义文艺思想外国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现实主义对左拉文艺思想的影响
行走50国深思对西方“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学案例
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
越界先锋:从文艺规训到文化批判——论周宪文艺思想与治学理念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