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释义商榷

2006-09-21 08:01郑福伟
现代语文 2006年6期
关键词:用书桃花源记外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成为几千年来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地方。这篇文章选入中学课本经久不衰。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师用书》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翻译使人有一些不解。通过查找资料和询问有经验的教师发现有以下两种意见,其中焦点存在于“悉如”一词,它们是:

一、以《教师用书》为依据认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应翻译为“男男女女穿的衣服和外面的人一样”。所以“悉如”翻译为“都一样”。

二、认为桃花源里的人的服饰与桃花源外的人的服饰不一样。所以认为“悉如”应翻译为“不一样”。

以上两种意见,各有证据:持第一种意见的人认为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服装的发展演变也十分缓慢,由于桃花源里的人和外界接触较少,经济发展缓慢,服饰发展也较慢,所以认为桃花源里的人与桃花源外的人在服饰上的差异不会很大。而同意第二种观点的人的证据如下:

1.从秦代到晋代,经历了大约600多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经历过强大的汉朝,即使服饰的发展缓慢也不至于一点差别都没有,而桃花源里的人由于活动空间小,不与外界交往,其在各方面的发展会远远落后于桃花源以外的人。

2.如果向上追溯早在战国时期因为作战需要,赵武灵王就提出了“胡服骑射”的口号。这种适宜于作战的服饰风格被当时的各诸侯国争相效仿,它的特点是“窄袖紧身”。这势必会影响民间的服饰发展。而到了晋代则是以“建安七子”代表的“魏晋风度”。其在服饰上的特征是“宽袍大袖”。这两种服饰风格相去甚远。所以把“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成:“男男女女穿的衣着和外面的人一样”是没有根据的。

3.通过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的阅读可以看出《桃花源记》中对服饰的描绘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而《桃花源诗》对服饰的描绘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两种说法表明桃花源里的人的服饰和桃花源外的人的服饰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至少这种差异能够让人们一眼看出来。否则两篇文章就是互相矛盾的。根据以上证据可以推断“悉如”应翻译为“都不一样”。但是“悉”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详尽也”,“如”的解释为“若也”。均无否定之义。所以翻译为“都不一样”也是不妥的。

通过对以上两种观点的整合,我认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的解释上。如果把“如”翻译为“象”,那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翻译就是“男男女女穿的衣服象外面的人一样”,这样就比较妥当了。因为“渔人”之所以有“悉如外人”的感觉,是因为“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的既不是身披树叶兽皮的野人,也不是衣袖翩翩的仙人,而是一群与自己一样穿着平常衣服的平常人。因此,我认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为“男男女女穿的衣服象外面的人一样”是较为恰当的。

(郑福伟,山东省宁阳县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用书桃花源记外人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是谁对书不敬
吃书与用书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谚语趣画
《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解读
怎样和最亲的“外人”处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