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教师角色转化的思考

2006-10-21 01:25吴亚娥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思潮后现代主义青少年

后现代主义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它的大本营是在美国,就连德里达本人也曾调侃地说,“后现代主义是美国人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随着信息业的突飞猛进呼啸而来到了中国,它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少年。从生理、心理的因素入手分析,青少年最易接受新思想、新潮流影响。而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青少年这个群体,那么教师如何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青少年学生呢?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很非常的角色,是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的桥梁。后现代主义思潮不仅影响了青少年,而且对学校课程也有着极大的冲击。面对着承载知识的课程和接受知识的学生,教师原有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这种现实,教师角色的转化已成必然。对此,我有一点思考:

首先,教师要认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念,转化自己的角色。

我们的教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思想,有着对科学知识的无限崇尚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面对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青少年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总是莫名其妙,剩下的只是看不惯、难理解和不可思议。我们采用的诸如帮助、教育、批评的方法来纠正他们的行为,结果又无济于事。对此,生活在校园里的教师不能只埋头于设计自己的教案和引导学生做复习题,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要有所认识,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学校教育要有所认识,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表现要有所认识。毛泽东曾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一些青少年学生的言行举止我们可能一时难以接受,可当我们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有所认识时,就知道了问题的出处,教师对待青少年学生的种种行为表现自然就少了一些责难,多了一些理解。问题的实质搞清楚了,问题的解决也就有办法。一味地“一声叹息”、“难理解”,于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教师要更多的想到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要奢望一觉醒来学生全变成了听话的孩子。教师只有接受这个现实,才能坦然地面对学生的教育问题。

后现代主义专讲“摧毁”和“否定”。它的功用就是消解现成的理论和摧毁现代文明套在人身上的枷锁。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是:教育应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增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各种社会责任感;教育目的在于强调建立一种文化与社会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建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个人的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概念。这是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使中国的传统在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产生了裂变,它直接冲击了中国当代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直接影响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这是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影响消极的一面。作为身在一线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很好地把握自己角色的转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要研究课程,转化自己的角色。后现代主义者从他们一贯的立场出发,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他们看来,学科中心倾向是传统理性主义在课程理论方面的表现,应该首先受到批判,因为它难以使学生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具有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

在1993年出版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点,提出了他所设想的新课程标准: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据此,多尔认为课程目标不应是预先设定的,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的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些主张为课程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广阔的前景。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发性和灵活性;课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多元化,不以权威的观点和观念控制课程。这种课程观对教师提出了个新的要求,那就是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的, 课程的重点是学习和自我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发展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只是一个课堂组织者。为此,教师要和学生同时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去,教师要相信学生有提出新认识、新观点的能力,要认真聆听学生对问题的领悟和见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教师要研究课程,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转化好自己的角色。

最后,教师要研究学生,转化自己的角色。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性觉醒意识有所提高,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期、青春期,反叛传统是他们的特点,也是他们个性张扬的表现。他们有着对教育的反叛,反对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反对循规蹈矩的程式教育,厌恶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现有课程的内容不感兴趣,经典、传统文化被他们那“大话”式的调侃弄得是面目全非,甚至到了极为尴尬的地步。甚至有个别学生喜欢在上课时放肆的讲话,面对老师的批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把破坏教学秩序当作个性来张扬。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如果教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学生不研究,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目的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成长在一个社会变更期,这个时期,物欲横流,思想已不再是精神的追求而成为市场利益的追求了,思想和精神的含义都已变质。坚持追求知识真理的理性精神被瓦解,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正在成长的他们面对这多变的世事时难免思想迷茫,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颠覆又恰巧与之不谋而合。再加之现代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人文生存空间狭小,单调而又封闭的环境,使其在成长阶段性格发生了异化。为了减轻环境压力,他们选择了无规则的行为方式,大多以怪异的装饰提醒别人不要忘记他的存在。除此而外,信息传媒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业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迅猛、广泛。对计算机的接触最广泛的群体是青少年,他们在网络世界里接触了很多新鲜刺激的东西,环境带来的压力在此得到了释放。计算机还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真实和虚幻的界限,这在观念的形成上来说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影响很大。他们不相信神话,理性对他们来说只是约束。青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生存的,教师如果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课堂或学校的各种教育就会陷入泥潭。为了更有效的实施教育手段,教师要研究学生,转化自己的角色,在平等的基础上和学生对话,进行针对性教育。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是最大的。面对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和这样一个大而又个性化的群体,教师的责任重大。虽说教育总是滞后的,可教师要时刻清楚自己在教育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体制,教师首先要完成的是角色的转化。

(吴亚娥陕西省咸阳市卫生学校)

猜你喜欢
思潮后现代主义青少年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青少年发明家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