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王”:将Freeter生活进行到底

2006-10-25 01:43
青年时代 2006年8期
关键词:自由职业者承受力面对现实

林 咏

机遇只垂青那些有所准备的头脑,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与相当的社会交往面以及坦然面对现实的心理承受力而贸然“SHOH”,则有可能最终被社会“闲置”在一旁,成为真正的无业游民。

“蝙蝠王”,原名王友励,我的一位文友,32岁,职业写手兼广告策划。因为昼伏夜出,经常挂在网络上,而被众友喻为挂在网上的公蝙蝠。

贵州财经学院毕业后,“蝙蝠王”曾在多家财务公司干过会计、出纳的工作,最高曾做到财务主管,月薪6000元。在事业发展处于上升时期时,他却因为“厌倦了看老板脸色行事、厌倦了办公室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向往Beyond乐队在《海阔天空》里唱的“依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的不羁人生,一纸辞职书拍在老板的桌上,很“酷”地挥别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

“蝙蝠王”决定做一个“飞特族”(Freeter:自由职业者),他要让工作成为“我选择我喜欢”的“快乐崇拜”,而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的谋生手段。

辞职后,“蝙蝠王”选择了自己一直喜欢并已经小有所成的写作和广告策划作为职业,自己给自己打工。就这样,他成了一只挂在网上的蝙蝠,独来独往、昼伏夜出,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别人睡觉时他工作,别人工作他睡觉。散文、纪实、短篇小说、广告策划……总之只要能赚钱的字他都写,写好后就投向全国各家报刊,每月的收入虽然没有做财务副总监时高,但平均也有4000元左右。

挣了半年钱后,“蝙蝠王”将一部分钱存入银行有备无患,剩下的则用来实施他“走遍千里”的旅游计划。当挣的钱花得所剩无几时又回到蜗居,让十指在键盘上快乐地跳舞,待又挣够一笔钱后,再奔向另一处名山大川。“行万里路”增加的阅历和见识让“蝙蝠王”获益不浅,写作的范围越发宽阔,挣的钱也越来越来多。正所谓挣钱休闲两不误。

然而,2005年底,“蝙蝠王”的自由职业者生涯却出现了危机。不知从哪天开始,他发现自己工作效率不断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文思枯竭,喝再多的咖啡,抽再多的烟也无法使自己兴奋起来。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抑郁困扰着他。

“蝙蝠王”决定暂时“封笔”,彻底放松休息一年。支撑他渡过一年难关的,是以往不算多也不算少的积蓄。这时,“蝙蝠王”终于体会到了别人所说的“要做‘飞特,必须准备好足够三个月吃喝拉撒的奖金,否则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的话是至理,不然在这特殊时期如果还要写稿挣钱,不崩溃才怪。“蝙蝠王”很庆幸自己做SOHO之初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

2006年初,在向银行贷款买房时,“蝙蝠王”再次遇到了困难。银行工作人员一听他是自由职业者——“无业游民”时,说什么也不给他办理银行贷款,怕他以后没有还款能力。此外,在生活中日渐凸显的诸多问题如没有体制保护、没有住房公积金和失业保险金、少了与别人的情感互动……这些,使“蝙蝠王”进一步看到了做自由职业者的不安定因素。

日渐理性的“蝙蝠王”在挣钱的同时学会了理财,让自己防患于未然。

“蝙蝠王”认为,在“飞特”族身上,体现了当今生活形式的变迁与多元化。“非主流”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从另一方面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但是,机遇只垂青那些有所准备的头脑,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与相当的社会交往面以及坦然面对现实的心理承受力而贸然“SOHO”,则有可能最终被社会“闲置”在一旁,成为真正的无业游民。

2006年5月,“蝙蝠王”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工作室(Small Office),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去做一些更复杂、要求更高、挣钱更多的工作,将“自由自我”的“飞特”生活进行到底。

编辑/刘云川(Liu8865746@sina.com)

猜你喜欢
自由职业者承受力面对现实
零工经济里的 自由职业者
骆驼之死
新形势下自由职业者统战工作思考
你的承受力有多强
发动机水泵轴承受力分析及风扇对水泵轴承寿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