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了”用法的疑惑与初解

2006-11-24 13:34王连云
现代语文 2006年8期
关键词:完整性例句整体

王连云 盖 馥

笔者曾于假期做过中学生作文辅导班的工作,每天要批大约30篇中学生作文。在批阅作文过程中,常遇到“着”“了”连用的难解的句子,彼时没有细做考虑,只是凭着语感划掉了“着”“了”中的一个字。现在想来“着”“了”用法是一个语法问题,既然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就有解释和研究的必要。下面举几个中学生作文中的例子:

(1)妈妈的身影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大概从我出门的那一刻起就在等待着了我这个她最爱的儿子。

(2)已经制作着了新的手枪模型,所以爷爷给买的礼物成为了过时品。最好估计,只有古董收藏的价值。

(3)触摸着了那一枚小小的风筝邮票,他心神荡漾,思绪万千。

(4)老爸拍打着了身上的玉米花子走进给哥哥娶媳妇用的新砖房。

(5)不至于忙成这个样子吧?为见你,三个小时,我一直等着了。

(6)你脸色不好,这两天你怎么着了?

“着”“了”在便用时有怎样细微的差别?一个句子是否可以用“着”,也可以用“了”?“着”“了”连用可不可以?好多问题此时涌现在头脑中。

汉语普通话中,“着”“了”属于动态助词,经常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行为进展的状况,是表示“体”意义的语法标记。(通常“着”被认为是未完成体的标志,“了”被认为是完成体的标志。) 两者存在着以下几点差别:

一、“了”属于完整体,“着”属于非完整体

说话人在表述一个事件时,观察点可以在事件的外部,也可以在事件的内部。所谓观察点在外部,就是说整个事件是不可分割的,同时是难以介入的整体,得到的是完整体。观察点在内部,是说整个事件可以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每个事件都是理解整个事件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如事件分起始阶段、持续阶段、完成阶段等,得到的是非完整体。

“了”用在动词后表达的是完整体。这里的“完整”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话人把他所要表达的事件视为一个无需分解的完整体。如“下了一场雪”,把“下了一场雪”作为一个完整事件表述,只有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性和连续不断性,不表达过程和环节上的阶段性。第二层含义,说话人可以从心理上把一个完整事件划分为若干个有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如“展开了一场辩论”,可以把“一场辩论”分为“陈述”“论辩”“陈词”几个部分,这些部分相对来说是独立的、完整的。因而,我们可以说“讲了陈述”,“进行论辩”,“讲了陈词”等,这时“了”表示第二层次上的完整性。“了”所表示的这两个层次的完整性有着共同的理据。从人的认知心理来看,不管是完整的事件还是把事件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相对完整的部分,我们都是把它作为有界的事物来认知的。

“着”用在动词后,是非完整体,它表示的是在时间进程中的事件在开始后和终结前之间的持续情况。如“她在舞台上微笑着”,说话人的意图是表明“她在舞台上微笑”的持续性,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微笑什么时候结束,不是“微笑着”这一行为关心和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着”是表示它前面动作除了起始点和结束点之间的中间过程,是非完整的。另外,“着”有表示时刻性的意义特征,强调的是过程。如“外面下着雨”,是指说话人在说话时刻正在发生的事件,正在进行着,是“这一时刻”雨在下。而“外面下了雨”,一种意义是说话时正在下雨,一种意义指“这一时刻”以前在下雨,现在雨已经停了。“这一时刻”特征同样说明了“着”是非完整体。

二、“了”属于现实体,“着”属于持续体

现实体,是指以某个时间为参照系数,事件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者将来一定能够发生。针对点是动作的可实现性。“了”用于动词后面恰恰表达的是事件的现实体。如“图书馆来了新书”,意思是新书已经在图书馆放着了。“她边说边哭了起来”,“哭”的动作现在已经实现。

持续体,是说动作处在持续状态,事件正处于连续不断的进程中。针对点是动作的可持续性。“着”用在动词后面,正是表达动作的持续、连续不断。如“严监生一直睁着眼,死死地盯着那两根灯草”,“睁”和“盯”本已意义丰富,用“着”在后面作辅助,表示“睁”与“盯”长时间持续,把生命顽固地垂死挣扎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了”“着”出现的句法条件不同。

其一,“了”属于完整体,现实体,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已成为现实的有界的事件。因而,在句子中表示动作时间的量的词语,表示动作的量的词语,表示动作结果的词语可以与“了”同时出现;而这些词语与“着”的非完整性、持续性不适应,不能与“着”同时出现。如下面的(7)(8)(9)中的a句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句子,b句是不可理解、不能接受的句子。

(7) a.假期我到秦皇岛玩了两个星期。

b.假期我到秦皇岛玩着两个星期。

(8) a.足球比赛甲班只是输了一场。

b.足球比赛甲班只是输着一场。

(9) a.是她关了灯。

b.是她关着灯。

其二,表示“体”意义的副词,“在”“正”“正在”与“着”的非完整性和持续性相适应,可以与“着”同时出现;而与“了”的完整性和现实性不适应,因而不能与“了”同时出现。下面(10)(11)中的a句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句子,b句是不可理解、不能接受的句子。

(10) a.他在看着你。

b.他在看了你。

(11) a.我读报,儿子正在书桌旁写着作业。

b.我读报,儿子正在书桌旁写了作业。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差别,我们说,在一般情况下,普通话中的“了”“着”是不能连用的。因为我们表述一个事件时,我们的观察点不能在事件的外部又在事件的内部;不可能说一件事是完整的又是非完整的;不可能这一事件是个已经完成的现实又处于一种尚在持续进展的状态。本文开头列举的前四个例句出现病因就在于此。

要修改这四个病句,要根据句子中词语间的相互关系和句子的语义、所在的语境综合考虑,在“着”“了”连用的句中删去“着”或者“了”,使句子通顺,语义连贯。

例句(1)有持续动词“等待”,而且它的前边有表示持续进行意义的副词“在”,经过上面的一些分析我们知道,“着”属于持续体,“在”正与“着”的非完整性、持续性相适应,因此例句(1)中只能划掉“了”,保留“着”。

例句(2)中的时间副词“已经”表示过去的,实现了的,与“了”的可实现性意义正符合。而用“着”,则表示“制作”的行为仍在持续中,针对点是可持续性,与“已经”含有的意义相互冲突。所以,例(2)中只能用“了”。

例句(3)中既可以用“着”,也可以用“了”。在句义上无本质的差别,只是具体情境意义上略有不同。如果句子为“触摸着那一枚小小的风筝邮票,他心神荡漾,思绪万千。”表示手的“触摸”和“心神荡漾”是同时进行的,由情感的绵延性贯穿着两个动作行为。如果句子为“触摸了那一枚小小的风筝邮票,他心神荡漾,思绪万千。”表示动作有先后性和递接性,“触摸”在先,“心神荡漾”在后。两个动作有较紧凑的跟随关系,或者说前后有引发和被引发的关系,并且有轻微转折。如果想表示情感的连续不断,有历史和现实画面的对接,那么一般使用带“着”的句子;如果想表达一种前后句的承接关系,思绪完全沉浸在历史故事当中,那么建议使用带“了”的句子。

例句(4)中,可以用“着”,也可以用“了”。因为“拍打”是个基本动词,可以说“拍打”的持续状态,“拍打着”;也可以用“拍打”的实现状态,“拍打了”。如果例句(4)用“拍打着”就是说“老爸”边“拍打身上的玉米花子”边“走进新砖房”,可能情况是“老爸”走进房子,玉米花子还在身上,“老爸”的形象是忙碌的、很少休息的。而“拍打了”就是说“老爸”把“身上的玉米花子拍打”掉,然后“走进”房子,两个动作之间有短暂的空歇。正是这个空歇会引发读者的一点联想,忙碌完的老爸面对新房子的表情是欢喜的、欣慰的、踌躇满志的。若想描写一个整日忙忙碌碌很少休息的朴实能干的“老爸”形象,则用“拍打着”;若想侧重表现对现在生活状态的认可并且有对将来憧憬的一种愉悦的心情,则用“拍打了”。

以上几个例句说的是一般情况,“着”“了”有明显的区别,即使“着”“了”均可以使用的句子也有情境意义上的细微差别。那么是不是“着”“了”就是天生的敌人,相互撞见时一定要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呢?

例句(5)是作文情景对话中的一个句子,批阅时本想划掉“着”“了”中的一个字,但读来很顺口,并无别扭之感,而且理解起来也能讲出些道理。“三个小时,我一直等着了”。有“等”这个持续意义的动词,有“一直”表示时间延续意义的副词,用“着”理所当然。“了”是实现体,“三个小时”的确已经在“等”的状态里消耗,是既成事实,用“了”不无道理。看起来,这个例句真的有些特殊。句义上理解:直到见到“你”,“等”不是马上处于结束的状态,只不过是“等”的对象出现,是站在事件的内部;相对“三个小时”那已经过去的时段,“我”已经在其之外,又站到事件的外部。

例句(6)是日常口语中的句子,“着”“了”可以连用。与“你脸色不好,这两天你怎么了?”均可用,表达意义几乎没有差别。例句中“着”只有补充音节的作用,让语感更强一些。

“着”“了”问题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差别,它们出现的语法条件,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用法的异同等问题还是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尤其是“着”“了”连用的语言现象还没有找到清晰的理据,需要继续分析和研究。

文学中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看人情”,我想这句话的意义同样适用于语言的学习,具体而微,于细微处见精神是对每一个热爱汉语的人的品质要求。

(王连云盖 馥,辽宁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完整性例句整体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防止调度自动化系统漏监视告警的一些措施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好词好句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