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人传 人以文传

2006-12-30 07:54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9期
关键词:名著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夏 蕾

在语文课程理论的研究中,教学内容往往是最不易把握的一个方面,关于它的问题一百年来都未能得到解决,现存的许许多多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都与教学内容有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中国古代传统的语文学习中从来没有建立过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学习方式只有读文章和写文章 ,以及一些用来写诗填词的少量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知识,沿袭至今天,必然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缺席;第二,语文的学科领域是大文科的范畴,语文学习是综合学习,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因此它不像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有十分明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也很难加以概括。的确,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也就在于,“语文教学内容”这一部分多半是缺失的,即使有所提及也是把“内容”和“目标任务”混为一谈,这种错误甚至出现在国家权威的教学大纲中,成为一种共识。难怪有的语文教育研究者在综合了以上种种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现代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在语文教学内容,20世纪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失误。这种最大的问题、最大的失误既表现在什么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论解释上,也表现在实践中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1]

既然语文教学内容如此重要,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就必须以它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关键。”[2]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应该是语文知识,只不过语文教学内容并不是按照语文知识体系来串联的,这些知识分散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被分为工具性知识和人文性知识两部分。在本文中笔者就人文性知识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构成展开讨论,主要联系实际谈一谈经典名著的学习和阅读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以人传,人以文传”,这句古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仅从字面看,这是一个人、文相互传世的形式问题,但仔细推想,其内涵却是深刻而丰富的。例如,传留后世的经典名著,绝对是字字珠玑,凝聚着文学知识和民族文化的精华;而流传后世的人,绝非仅是几个名人而已,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科教文化、政治经济、道德法律、军事外交、生活习俗、人文精神等内容的综合。人类不同社会阶段的各种知识、人文精神的代代相传,便就具有了可靠的人类历史文化。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没有了“文以人传,人以文传”,也就失去了人类文字文化的历史。现实失去了历史,没有了人类各个不同阶段的文化流传,很难想象社会会是什么样子?怎么发展?人类社会的接续发展是一个“流”的动态过程,犹如接力棒的传递,一棒接一棒,方能跑向新的目标和终点。倘若切断历史,切断人类社会发展的上一棒,来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所谓新潮流社会、新人文精神,这无疑是自擢头发上天。人类文字文明发展的历史,实在是艰辛的、漫长的,不能一蹴而就。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学课本,高考试卷也并不只出课本上的题,这正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广泛性、素质性、深刻性的特点。文学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它的目的,它可以提升、塑造、净化人的心灵。一个人个性的形成,人格的完善,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训练。很难想象一个心灵狭隘、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文学教育的直接目标,按《大纲》的表述,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其实不止如此。从间接目标看,文学的形象思维教育,极有利于实现《大纲》引言中提出的“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长远目标,这些都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谋而合。

文学教育的优势在于,它总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学生从感受形象入手,经过体验品味,达到对形象的深刻理解。[3]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活动极为活跃,心灵的空间特别开阔,可以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并且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也得到激发。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和幻想的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在语文课内外进行文学教育,及时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将终身受益。为了在语文教材编写中落实加强文学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在关于“课文”的部分规定了选文的标准:“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又规定了文学作品的比例:“选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占有适当比例,兼顾外国作品,比例一般可为5∶4∶1……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这样明确的规定,是过去的大纲所没有的,可见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现在我们在高中课本中可以看到不少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以及小说的节选,还可以看到国外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子,它们都是语文课程教材内容的一部分。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革仅仅只能说明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接触名著的机会多了一些,但是在课堂以外呢?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课外的自学和教师的拓展教学也同样重要。虽然《大纲》对名著的课外阅读也作了相应要求,但是据了解,中学生除了在课文中接触到一些少得可怜的名著节选以外,几乎不在课外阅读任何文学名著,此况令人甚是担忧。《中国教育报》曾有消息说,当有记者询问一位中学生平时是否阅读文学名著时,此学生竟然反唇相讥道:“看名著能考名牌大学吗?”语出惊人,却也并非不是事实。像这样的学生绝不在少数,他们只偏重于学习课本和考试密切相关的资料,他们的高考语文成绩可能很优秀,但却从未静下心来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也未读过《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等国外经典文学作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学生很少阅读甚至干脆不读文学名著呢?首先是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使人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次,文学文化的教育作用不断淡化、弱化;第三,功利性的紧张学习,使学生无暇去读文学名著;第四,影视剧、光碟片、赌博游戏机等夺取了中学生少得可怜的闲暇时间。学生如此,我们有很多语文教师也仅仅满足于完成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履行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师的失误,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失误。

总而言之,阅读经典名著是语文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人文性的集中体现。余秋雨先生认为,学生单纯的心灵明净空阔,经典名著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学生们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就会由衷地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风化雨点点入土。也许我们并不能保证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就一定能令学生学好语文,毕竟经典名著还不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部。但它能温暖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最善良、最温柔的那一面,使他们感受到先人智慧的灵光从而将祖辈们的宝贵遗产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典名著不仅仅对语文教学内容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承载着整个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

注释: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P337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孙国成《提高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中学语文教育》1989年第8期

[3]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6月

(夏蕾扬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名著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