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跌宕与金融改革

2007-03-23 02:15张伟靖
瞭望东方周刊 2007年5期
关键词:国有银行证券市场上市

张伟靖

与前两次金融工作会议大刀阔斧的机构调整相比,目前的局面或许更为复杂

1月19日到20日,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强调,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

回顾前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召开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7年11月,中央对金融管理体制实施大规模调整,形成金融分业监管的新体制,开启了第一轮对国有银行的注资和不良资产的剥离。

第二次会议则是我国加入WTO后的2002年2月,加强金融监管与国有银行改革的思路得到进一步深化,银监会成立,随后还设立了汇金公司,成为银行重组上市的重要角色。

与前两次大刀阔斧的机构调整相比,目前的局面或许更为复杂,而不断增加的普通投资者们则希望能从中看到未来的风向标。

深化国有银行改革

银行股已成为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其走势影响着大盘指数的跌宕。一时间,“把钱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成为很多老百姓的信条。此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六项重要任务中,第一条就是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

随着三大国有银行的相继股改上市,大家最为关注的就是农业银行改革,改革主基调已经确定,将遵循“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原则。可以预想,农行会追随其他三大国有银行的步伐,成为最后一个上市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尽管过程会更加艰难曲折。

按照会议的部署,今后政策性银行也将向商业性银行转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将根据各自条件,按照“一行一策”的方针进行商业化改革,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国家开发银行将首个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据了解,汇金公司、财政部和一些大型央企,都有可能作为股东对国开行进行注资。改革后的国开行仍将延续其中长期信贷功能,不做零售业务,并与财政彻底分离,建立受资本金约束的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不排除转型后的政策性银行,也走向上市之旅,这将进一步扩充银行股的队伍。可见,银行股的起伏不仅对证券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更对金融改革及中国经济至关重要,这不是一个“人造牛市”就能解决的问题,而需要有健康持续发展的市场。

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股指借金融工作会议之力再度上扬,成交也创出历史天量。

给投资者带来鼓舞的是这样几句话,要大力发展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等。

对证券市场来讲,这些的确属于长期利好,非直接融资比例过高已经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改革。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管理层必定要通过股市和债市两个市场进行消纳,由此维持一定的估值泡沫是可以预见的。

无论是银行上市,还是银行业务的提升,都需要证券市场,因此,要壮大发展股市的思路是明确的;但更要明确,一个真正健康成熟的市场并非只涨不跌,更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获取超额利润。

尽管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证券市场迎来发展阶段,但其基础仍不稳固,建立成熟的现代资本市场、继续加强制度性建设才是监管层最为关心的,这在会议中也有阐述。

而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正在淡漠,几乎是抢购股票,股指在资金推动下暴涨暴跌,这肯定不是改革的目的。

另外,“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毋庸置疑,2007年A股扩容肯定会加速,由此,股票供求关系会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而言,并非对每只股票都是利好。

猜你喜欢
国有银行证券市场上市
个人投资者特征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国有银行资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in the English of Advertising and News Reporting
5月上市
意林成长Q计划隆重上市
数据看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