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的现代意识

2007-04-04 01:57
出版参考 2006年36期
关键词:策划图书意识

倩 男

出版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对作为出版工作主体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如下的一些现代意识:

一、策划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工作必须适应市场要求,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这就要求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必须改变以前只注重做案头工作的方法,在保证编辑质量的前提下,尽力关注出版全程。

首先,要进行认真的市场调研。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确定选题,并进而确定作者。要多去书店,多接触销售人员,及时获得销售信息。其次,在书稿进入加工之前搞好出版定位,即读者定位、内容定位以及价格定位、整体包装定位等。再次,在书籍的策划加工过程中,应规划好宣传、发行方案,并一步一步加以实施,以使图书引起社会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在宣传、发行方案的策划上,应针对不同图书采取不同方略。只宣传一本书,是宣传的低级阶段,其目的是售出某一本书;把一本书策划成一个出版事件,是宣传的中级阶段,其目的是使媒体关注事件,增加图书的曝光率,在与媒体的互动中,实现销售目标;把一本书策划成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和大众耳熟能详的敏感话题,才是宣传的高级阶段,即达到销售概念阶段。

二、创新意识

近来,党中央提出要创建创新型国家,编辑工作也是一种需要创新的工作,编辑工作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观念的创新,一个是手段的创新。

在观念的创新方面,主要是增强市场意识。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强调图书的传承功能,但图书毕竟是给它的需要者生产的,出版不仅是事业,还是产业。不关注市场的编辑终归会被市场经济的大浪无情地淘汰。最大限度地走向读者,走向市场,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是当下编辑必须具有的意识。

在手段创新方面,主要是满足读者更高的审美要求。如开本的选择,便于读者阅读,方便读者携带;装帧及版式的创新,更加有利于诠释书的内容,传达书的内涵,带给读者美的享受,愉悦读者的视觉,将枯燥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页面。虽然目前我们已注意了这一方面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但距离满足读者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职业意识

编辑,对于现今社会来说,既是一种社会角色,也是一种职业。职业素养的高低,对个体及其所在的团体,都至关重要。作为职业运动员,轻伤不下火线,集中全力打好每一场比赛,满足公众的愉悦心理,使自己的队伍获得荣誉,同时排除一切干扰,抵抗各种诱惑,是职业的起码要求。违背这些基本要求,就会被视为缺乏职业道德,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甚至被驱逐出运动场。编辑这一职业,也要求所有参与者遵守它的行为规范。

“热爱编辑职业,钻研编辑业务,遵守出版法规,执行编辑规范;忠实服务读者,热诚帮助作者,维护出版单位,善待出版同行;编辑加工求精,提高出版质量,编辑用权为公,坚持出版诚信;编辑淡泊名利,甘于为人作嫁,编辑道德高尚,一切为了人民。”刘杲同志对编辑职业道德的认识,我们觉得这个认识很到位。

四、品牌意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的出版行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而品牌从大的方面而言主要有三层含义:即个人品牌、图书品牌、出版品牌。三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其中个人品牌是基础,图书品牌是核心,出版品牌是目标。一个汇聚许多拥有个人品牌的优秀编辑,占有许多市场认可的图书品牌的出版单位,必定拥有好的口碑,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的个人品牌,就是指编辑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在本单位、本行业和作者、读者中,享有崇高的信誉度,成为值得人信赖的个体。一个编辑一旦拥有了这样的个人品牌,就会给自己和所在的单位带来无限的机会。图书品牌是出版品牌的重要构成,要在风格、品位上下足功夫。出版品牌是出版社整体风格、实力、形象的综合体现,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华书局等,之所以在读者中拥有较高的号召力,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十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五、团队意识

在“企业管理慧聪网”组织的题为“你认为在职场当中团队建设重要吗?”的在线调查中,91%的人选择“很重要,团结就是力量嘛”,可见“团队建设”已经深入人心。出版工作是一项需要密切合作的集体活动,编、印、发等环节是一个有机的链条,只有链条流畅地运行,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完成。而要实现这个链条的无障碍运转,就要求环节中的每一个人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以保证团队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策划图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