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承在时间的深处

2007-04-23 16:27张克中
人民教育 2007年18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教育

张克中

当一所学校拥有了百年的历史,时间的厚度、文化的积淀往往使她彰显一种优雅的教育风度:谦恭、厚重、大气,冷静、理性、从容。在这样的学校面前,人们更易从教育传承的视角去观照学校的教育细节,归理学校的教育作为,检省学校的教育哲学,从而明晰她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进而为今天的学校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可能。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无疑是这样一种理想的学校。这所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以课改探路者的形象活跃在人们视线之内的著名中学,其在学校课程文化构建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动。然而,真正让锡山高中进入笔者视野的却是她百年农村中学的背景身份以及她百年数代人矢志不渝的教育追求和教育努力,令人感叹、感慨、深思不已。

百年流变中的教育哲学

何为学校的教育哲学?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玄奥的问题。锡山高中的现任校长唐江澎认为,相比于寻求一种概念的界定,我们更应该把握学校教育哲学的内涵。所谓学校教育哲学,其根本的要义是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理想,有怎样的人才规格追求,或者说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唤醒。如果我们认同这样一种观点,那么学校的意义大概在于对一个人能够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如果一所学校的存在让一群人的生命存在有了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那么这所学校的教育努力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她的教育个性也就转变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100年间,锡山高中的教育哲学尽管打上了不同时代的鲜明烙印,但却始终坚守着一个最根本的育人理念:培养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前身为私人办学的匡村中学。学校创始者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实业家匡其墉(字仲谋)先生。1906年秋,匡仲谋先生在呈请当时的无锡县署立案兴学时说:“此非吾一人之私,乃乡里之事也。”又言:“国家之盛衰,视乎民智之开明与否;民智之通塞,视乎学校之发达与否。”这样的兴学抱负与胸襟,无论在那个时代还是现在,都是让人备受鼓舞和感动的。1907年春,匡氏学堂的钟声开始在江南濛濛细雨中悠扬地飘荡,这一响,就绵绵延延地到了今天。而100年前以启智强国为大任的兴学理想和追求,奠定了学校此后办学的基本走向。1926年,匡先生在学校又颁定了令今天的锡山高中人都十分自豪与骄傲的“十大训育标准”:

锻炼健康强壮之体魄;陶冶言行一致之美德;涵养至公廉洁之节操;激发舍生为国之精神;鼓励服从团队之主张;训练谦恭温和之礼貌;养成灵敏精密之头脑;练习增加生产之技能;培养勤俭耐苦之习惯;增进活泼愉快之态度。

“十大训育标准”从身心与道德、操守与价值、精神与气质、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生活习惯与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学校的人才规格与培养目标。而这样的规格与目标,用今天的话语方式来表达,就是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匡氏学校至1952年转为政府办学止,几十年间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包括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始终都在围绕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育人目标而进行。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现代化深入人心的社会大背景下,锡山高中确立了培育“做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把“学会做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时任校长朱士雄对这一办学思想的解说是:“做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是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形象化、概括化表述。其内涵为:第一,做堂堂正正的有中国心的人,以爱国为荣,不爱国为耻,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最起码的品质;第二,做既承继了民族传统美德又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行为习惯的人;第三,做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能为日后自立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合格基础的人;第四,做具有坚韧的意志、强健的体魄的人。

我们在这样的育人目标中清晰地看到了时代的印記和学校对自身教育哲学和历史文化的自觉传承。也正是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的明晰最终使得锡山高中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的基础教育界异常活跃。

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这一“课程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当前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在培养目标中,“课程方案”明确提出,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锡山高中把这一“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与学校几十年前的“十大训育标准”进行了对比解读,从中发现了二者的契合之处: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坚毅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这是一种巧合吗?唐江澎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教育作为人类的永恒事业,其本质与核心在任何时代都是相同的。锡山高中的百年发展史,注定会有许多的优秀传统与现时可以‘无缝对接。‘十大训育标准与‘课程方案的内容有契合之处再正常不过,这再一次地告诫我们,学校应有自己的坚守,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中应有一部分是恒久不变的。

“学校教育哲学,虽然要有永恒的主题,但学校是社会的有机体,随时代而变化,因此学校教育哲学也要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它也需要不断地补充时代的内容。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这才是真正理性的教育传承。今天,锡山高中的教育哲学为‘谦恭厚重,大气恢宏,这是我们在吸纳时代精神、考量当下社会对人才需求、归理传统、纵观学校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我们以为,21世纪的锡山高中毕业生,就应该是‘体貌谦恭,学养厚重,胸襟旷达,志趣高远者,就应该是一个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00年来,这所学校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不衰,大概靠的就是这种时间深处的文化濡染和教育传承。不论是几十年前的“十大训育标准”,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做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亦或是当下提出的“谦恭厚重,大气恢宏”,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都指向培养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的育人目标。100年来,这种富有个性的学校教育追求,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功业卓著的匡园学子,他们的存在,已经成了与众不同的学校文化名片。这是一种让人惊讶的教育存在。

要知道,锡山高中在她诞生的100年间,始终没有走出农村中学的背景。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诞生在20世纪初年的中国农村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微弱无力的世纪初阳投射下的地方是苍凉、凋敝、蒙昧的所在。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锡山高中所在的江南农村才彻底与贫穷脱钩,但仍然是一所农村中学。常识告诉我们,农村学校的身份往往意味着学校要面临诸多的教育困局甚或是教育困顿。可是,锡山高中就是在我们可以想象的艰难中不仅存在了100年,而且还向世人呈示着百年间自己最本质的教育思考。绵绵文脉中教育哲学的传承在时间的深处是那么生动,又是那么让人感动。

百年流变中的学校精神

有的学校拥有过去,有的学校拥有现在,能把历史与现实完全融通起来的学校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精神的坚守。精神是难以触摸的,但却又是可感的。锡山高中在百年流变的发展过程中,几代人矢志不渝,始终坚守学校创始者的教育追求,终有今天的辉煌成就。解读这所学校的学校精神,会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建设有所启迪。

1907年春天,当锡山高中的创始者匡仲谋先生第一次听到学堂内奶声奶气的读书声时,内心一定是激动的,一定是激情满怀、充满无限想象的。因为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梦想实现不高兴。翻检学校的史料,笔者发现这位以学徒身份闯荡上海滩的实业家有着宏大的办学设想,他不仅要办小学、初中、高中,他还要办大学,尽管办大学的梦想因日寇入侵而最终没能实现,但其最初“启智强国”的教育追求却最终成为学校百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支点。

当初,实业家匡仲谋办学究竟遇到了多少困顿我们已经无法在历史的深处查阅,但我们尽可以去想象,因为他面对的是上世纪初年积贫积弱的中国农村。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得到些许答案。

民国十四年八月八日(1925),在上海广慈医院的病榻之上,身为校主的匡仲谋写下了让今天的锡山高中人都能诵背如流的《匡氏垂箴》:

古人言有志者事竟成。拿破仑字典无难字,皆言作事之贵有诣力也。历观中西伟人,于其欲达之目的,穷日之力而不能至者,则累月以赴之,经年以赴之,甚有毕生之不足后人继起而赴之,务达其目的而后已。往哲之事吾辈所当取法。余四十有九矣,经营匡校十有九年,阅尽艰辛,精力俱瘁,而余之目的犹未达也,敢贡斯旨,以望后之来者。

19年的办学经历让匡仲谋先生“阅尽艰辛”、“精力俱瘁”,可以想见其当年经营学校的艰难困苦。虽然有种种办学的艰难,但在《匡氏垂箴》中我们更多看到的还是一种“穷日”、“累月”、“经年”、“毕生”而“赴之”的精神,这种坚韧、矢志不渝的品格今天已经成为锡山高中人在教育求索之路上共同拥有的学校品格。匡仲谋先生在“垂箴”中的嘱托在锡山高中的学校历史上已经成为历代执掌者自觉的治校努力。

对理想的坚守终使匡氏学校在30年间有了大发展,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学校已有小学部和中学部之分,男女同校,学生总数达680人,中小学教职员29人。学校声誉日隆,求学者遍及当时苏锡常各地。民国二十六年(1937),近代著名工商界人士、校董之一的钱基厚先生在匡村中学建校30周年纪念碑文中写道:“辟草莱而为轮奂,启鄙陋而成有用,故人人之所大愿。然世固有徒愿而不能见之行事者矣,有草创而中道废弃者矣,仲谋先生既首创是校,经营以至于今日,卒睹其大成。30年间,艰阻困苦,必有不堪言者,而卒不愿舍去。其大力宏愿,岂常人所能企及耶?”这番感慨既是对匡仲谋先生的称颂,又是匡氏办学精神的具体印证。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在贫困、蒙昧的乡村,在灾荒、兵燹的乱世,匡氏学校一步步发展壮大,总成享誉大江南北的名校。在学校建校30周年之际,我们看到当时民国政府的众多政要及社会贤达与知名学者纷纷给这所身处江南水乡一隅的私人学堂留下墨迹,他们当中,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教育大家武汉大学的首任校长王世杰、联合国宪章创立者之一的王宠惠、清華大学校长罗家伦、蒋介石的启蒙老师顾宝琛,等等。这些人的手迹,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所学校在当时的影响。在那样一个时代,一所乡村学校拥有如此影响,如果没有一种精神是不可想象的。

1952年12月,匡氏学校由政府接管,改为公办,更名为无锡县中学。1968年,学校因再一次的社会动荡四分五裂,此后10年奄奄一息。1978年恢复无锡县中学建制。1995年8月,学校随无锡县撤县建市更名为锡山市中学。1996年11月,学校再次更名,即今日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几十年间,虽数度更名,但学校一直处于江南的乡间一隅。就在江南的稻田里,锡山高中走过了沧桑的100年。

熟谙这段历史的人大概都能猜得出锡山高中在这一时期会发生哪些重要的事情。1966年以前的无锡县中,至今让锡山高中人念念不忘。60年代初期的老县中不仅是江苏省最早的重点中学之一,而且是江苏省最早的十五所模范中学之一。那时候,“艰苦创业,忠诚奉献”是锡山高中所有人的共识。1978年,“新”县中面临的是灾难后的重建,百废待举的学校局面让人重拾“艰苦奋斗,勤勉进取”的学校传统。1993年,学校恢复江苏省重点中学身份。1997年,锡山高中一跃成为江苏省首批示范高中之一。“坚毅奋进”可为这时期最具典型的学校精神的写照。2000年以后,随着无锡区域调整和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无锡重点中学教育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学校教育实力角逐所形成的几个方阵已经拉开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档次。锡山高中从容地走在这种社会的大变革之中,坚持走特色发展、差别发展、国际发展之路,坚守自身百年办学的理想,以“夸父逐日”的精神,担承历史与现实赋予的教育使命,不断超越自我,始终走在了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

归理锡山高中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学校精神,无论是60年代初的“艰苦创业,忠诚奉献”、80年代初的“勤勉进取”,还是90年代的“坚毅奋进”,无不是时代特征下学校固有精神的写照,匡仲谋先生当年也正是靠着这种勤勉创业和坚毅进取的精神硬是把一所农村中学办成了享誉大江南北的江南学府。今天学校所倡导的“夸父逐日”精神,更是当年匡仲谋先生在上海病榻之上殷殷嘱托的具体呈现。尽管锡山高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所提倡的学校精神称谓不尽相同,但背后都是对学校百年办学理想的坚守,“垂箴”中的告诫与期待已经成为锡山高中人内在的精神标高。看来,为理想教育而坚韧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品格早已成为这所学校的历代办学者在时间深处的自觉传承。

百年流变中的课程文化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引起国内基础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最初缘于她的课程探索,这所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的校本课程开发和随后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践确立了其在新时期国内基础教育界的地位。

然而,在检理锡山高中百年历史流变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所学校的课程文化远比想象的丰富,其对课程的理解与建设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对学校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27年,在黄炎培先生的大力举荐下,留美博士、近代著名教育家殷芝龄先生从校主匡仲谋手中接过委任书,自上海风尘仆仆来到无锡乡下主政匡氏学校。站在江南的秋风里,当年殷芝龄博士的目光中曾有过何样的学校课程规划,我们已无法考证。但在他主政学校的6年时间里,匡村中学依照政府颁行的课程标准,从学校实际出发实施“课程剪裁”却有据可证。那时候,学校以普适性的课程尽可能地适切本校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而增进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已经将培养自主研究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为此,学校专设“研究科”课程,以工商研究、农桑研究、社情研究来落实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水平已经到了让今人惊讶的地步,理科主要学科竟然选用了国际一流水准的原版教材,教学过程实现了浸没式的英语教学,水平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地步。我们说,课程开发的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匡村中学时期的课程建设应该是中国农村现代基础教育里程碑式的成就。时间创造的许多细节往往震撼人心,道理或许就在于此吧。这所学校在历史深处曾经的课程行动理应引起我们的深思。时光远走,世事沧桑,我们无法再从历史的旧迹里淘捡当年殷芝龄校长的只言片语,但其主政匡氏学校的6年时间,的确为这所学校的课程建设奉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为匡村中学独特的课程文化作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民国二十年(1931),奉国民政府之令,当时的教育部颁给匡村中学一等奖状,这大概是对殷芝龄先生主政学校的充分肯定。

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后,锡山高中迫于自身生存的现实教育困境,在90年代初期再一次走向了校本化的课程实践。这一次自救式的课程探索再一次成就了锡山高中,他们数年的探索最终形成并完善了包括需要评估、目标确定、框架建构、课程申报、课程审议、选课指导、班级组建、评价反馈在内的系统开发流程,研发了《开发指南》、《课程纲要》等课程管理的系列文件,创造了课程委员会等有效的管理机制,改革了包括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在内的评价方式,形成课程开发的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学校课程管理的空白。锡山高中关于校本课程的主要管理理念、管理举措与经验,作为实践依据和操作规范被教育部“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文件吸收,对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的管理体系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为此于1999年10月25日至28日在锡山高中召开“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重点介绍锡山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经验。学校也因此被誉为我国“校本课程”的发源地。

校本课程这个新鲜的概念,使锡山高中的课程改革实践有了抢眼的亮点。那个时候,带着各种问题与目的来到学校考察的人们越来越多,观摩校本课程的“课”成了来访者最常见的要求。面对这个令人颇为尴尬的要求,锡山高中在一次又一次解释校本课程是怎么回事的同时,也总想开出一些的确可以让人感到有些新意的“课”来。而教育理论界渐高的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呼声,也在促使锡山高中尝试改变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于是,自1998年秋天开始,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的框架内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尝试,在个别教师的校本课程中注入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等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变革又促成了锡山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先后实验了个别化尝试、局部性实验、整体性推进等开发模式,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比较了各种模式的成败得失,进而形成了研究方法模块化选择学习、教师专业化分工指导管理、团队共同体评价等有效的实施方法。经验受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钟启泉教授等著名课程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是“真实践中产生的真经验”,在全国赢得了普遍的关注。锡山高中也被确定为香港华夏教育基金项目学校,被教育部指定为参加研究性学习国际会议的6所学校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专著《有效,无限的探寻》2004年3月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后被教育部评为“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教材。

2005年9月,江苏省整体进入新课程,在新的形势下,锡山高中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学生的课程需求、地方课程期待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对选修Ⅱ序列的校本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开发和实践探索。2006年11月,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一个月内两次组织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校长前往锡山高中现场考察。应该说,这一轮的校本课程推进,锡山高中再次走在了全国基础教育界的前列。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校课程建设到今天的学校新课程实践,阅读者似乎看到了一條清晰的课程传承线路贯穿在锡山高中百年的历史中,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真正自觉地与自身的课程历史对接,从固有的课程文化中寻求课程资源是锡山高中近年才有的事情。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甚至更晚的时间里,锡山高中并没有意识到要向自己的历史中寻求帮助,或者说他们没有发现时间深处自己早已拥有的课程文化宝藏。但时间还是成就了锡山高中,在百年的历史中一所学校有两次的课程建设走在了全国教育界的前列是足以自豪和骄傲的。探求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尽管这所学校上世纪90年代校本课程实践开始于教育现实的困境,而非有意识地去学习历史,但其直面现实的勇气还是缘于学校自身固有的对教育理想永不放弃的信念,正是拥有百年不断的教育哲学和学校精神,历史才赋予了锡山高中两次机会。这里仍然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所农村中学,锡山高中百年流变中的课程文化故事似乎在验证教育学者肖川的一句话:教育是一种眼光,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锡山高中正是因为有自己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和明确的学校灵魂,才让我们看到了百年时间两端发生的课程故事。只是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一所农村中学,是颇让人深思的。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探索作为今天锡山高中课程文化的一个缩影,又应该对我们有一种怎样的启迪呢?时间的深处有太多的教育细节,等待我们今天所有的教育从业者去发现。

百年流变中的评价文化

教育需要评价。一所学校评价的理念和标准选择将催生一种文化的生成。而学校教育评价的背后是一所学校对自身教育哲学的定位。

“最后,我想对可爱的同学们讲几句话,看看你们眼前的红地毯、领奖台吧,这是为你们而铺设的。老师,希望你登上去;家长盼望你登上去。在求学阶段,踏上省锡中的红地毯,登上省锡中的领奖台,应该是你奋斗的目标,是你追求的梦想。作为一校之长,我能够做的就是明年我把红地毯铺得更长,把领奖台搭得更大。我的梦想,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走上去体验奋斗后成功的喜悦。”

这是锡山高中唐江澎校长在2006年学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片段。这一年,锡山高中让所有的获奖学生走上红地毯,接受领导、教师、职工和家长代表颁发获奖证书。时隔几个月,当时曾上台领奖的学生冯蕾仍记忆犹新:“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走上铺有红地毯的领奖台,人在被别人肯定的时候是最幸福的。”这一次颁奖,共有1349名学生踏上红地毯,他们当中,除了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更多的获得者得到的是“乐于助人奖”、“关心集体奖”、“勤俭朴素奖”、“最佳科代表奖”、“善于合作奖”、“作业最规范整洁奖”、“好学善思奖”、“有特长爱好奖”、“善于独立思考奖”等38项奖励。在所有的获奖者中,还有11位学生是自荐得奖。

为什么学校要花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筹办这样一场为上千名学生而举行的颁奖典礼呢。唐江澎校长说:“我们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多元的评价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树立人生的信心,获得前进的动力。我们所追求的就是想借多元评价这样一种手段,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成为和谐而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这是锡山高中的教育哲学、课程文化催生的评价文化。翻开锡山高中蜡黄的历史画卷,大量的影像和文字资料让我们看到了时间深处的诸多评价范式。锡山高中早在匡全海、殷芝龄诸先生时代已用多元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那个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学业态度特别认真者”、“操行特别勤勉者”、“学业特别勤勉者”、“服务特别勤勉者”、“学业特别优良者”、“寄宿生特别整洁者”、“一年以上不缺课者”。现在,这些泛黄的照片被珍重地封进像框,就挂在锡山高中的校长室前。

“你知道当时拍一张照片是什么概念吗?”站在像框前的唐江澎校长若有所思地说,“那成本,大致相当于现在给学生专门拍一个纪录片。”学校花费一笔不算小的资金请人到学校为获奖者摄影留念,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把它归为重大的教育事件。

这样的教育细节在那个时代还有多少呢?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许多细节已经被时间淘洗得踪迹全无。在这些残存的教育旧迹和碎片面前,我们突然感到了一股唯有历史才能产生的力量,它能让所有的阅读者变得安静,变得从容,变得理性而庄重,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一些有关教育的最朴素的问题。

锡山高中近年来的教育努力与实践成就,应该是面对历史后的必然结果。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只是这所学校评价文化的具体印证,也只是她评价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红地毯,关于多元评价,关于学生的和谐而全面成长,唐江澎校长表示,这既是锡山高中对教育新课程的理解,也是一次主动且自觉的学校评价文化的传承,时间能够让人变得睿智,历史能够让一所學校变得厚重而大气,百年锡山高中就是一部读之不尽的大书,能阅读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百年锡山高中新校区十分敞阔。行走在她曲折回环的匡园东路上,驻足在她杨柳依依的乐群湖畔,令人浮想联翩;宽广的仲谋大道,寂静的石板小路,落叶片片的银杏林,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锡山高中历时100年后应有的校园氛围。100年世事轮回人间沧桑,锡山高中历尽无以数计的办学艰辛,终成中国农村中学教育现代化的典范,她的办学历程,她的教育哲学,她的课程文化和评价理念,她的教师文化和学校精神,都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关注的对象。似乎可以这样说,锡山高中见证了中国农村现代基础教育的百年发展史,任何一个研究中国近代百年基础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者,都无法避开锡山高中,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教育细节注定会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可资探究与追问的教育内容。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