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无油化生活”

2007-05-14 15:05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39期
关键词:燃料瑞典小镇

王 晶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公共交通工具有些“另类”。

这座城市大约300多部公交车的车身喷涂上了“Ethanol”或者“Biogas”的字样,街头穿梭的出租车则被一片绿叶、一团花簇或是三角型资源循环标志装饰得与众不同。

“Ethanol”是指生物酒精,“Biogas”意为沼气——在这个80多万人口的北欧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油箱内装的并非是石油,而是技术更先进、环境友好性更强的生物燃料。

在全球都为石油短缺忧心忡忡之时,许多国家开始思考应对之策。而在这方面,瑞典是一个新锐的代表。2006年,瑞典政府发表了《迈向2020的无油国家》宣言,倡导一种“无油化”的生活方式。

自给自足“无油”生活

生物燃料,即用有机物质生产的燃料,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汽油替代品,生物乙醇用含淀粉和糖的作物如甘蔗、玉米或小麦加工制取,作为柴油替代品,生物柴油则从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中加工制取。

由于对石油制品依赖极少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趋近于零的特点,生物燃料被称为是油荒时代替代能源的首选。

不“喝”石油的,还有瑞典的私家车与政府公务车。2007年上半年,瑞典使用替代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就达到了两万多辆,占新车销售总量的15%。有关法律还规定,如果想跟环保车数量占公务车总量60%之多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做生意,出租车公司或货运公司则必须使得各类环保车数量达到该公司汽车总数的1/4。

有了环保车,自然离不开再生燃料加油站。使用将85%的酒精与15%的石油混合制成的E85燃料,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80%,其价格也较一般汽油便宜1/3,在瑞典强制性政策指导下,短短两年间,E85燃料销售增长近三倍。据悉,E85加油站数量在未来两年内也将达到2300个,占瑞典全国加油站总数的一半。

英国也是实施“无油化”理念的另一个先锋。英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倡导者罗布·霍普金斯提出了一个理念色彩浓厚的社区项目——“转型镇”计划。这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乡镇通过产业“本土化”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进而达到“无油化生活”的目的。

“转型镇”的灵感来源于1940年代的英国小镇,那时,人均能源消耗量较少,食物网络十分发达,居民们的实践能力也更强。

英国德文郡的托特尼斯镇是转型镇项目的试点之一。征得350名小镇居民的同意后,托特尼斯镇政府出面为居民提供职业培训,发展蔬果种植、面包烘烤及纺织业,从而使得食品生产、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完全实现“本土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度。

“我们找到自给自足的办法,来应对石油短缺会带来的危机。”霍普金斯说。

据英国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20多个英国小镇加入了“无油化”社区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范围还不断从乡镇扩大到城市。英国布里斯托尔市及伦敦市布里克斯顿区,也都开始尝试向“无油化”转型。

自下而上的变革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许多欧洲国家都运用了非市场手段,通过政策来扶持替代能源项目和环保产业。而类似于英国“转型镇”的社区项目,则更多地选取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变革方式。通过在社会最基础单位内推行能源与粮食供应自给自足的方式,摆脱了单纯依靠政府行為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因地制宜、自主创意,收效更为显著。

英国小镇的“转型镇”项目、瑞典全国推广清洁能源、法国生物燃料生产激增、德国风能利用领先世界……“无油化”实践成功的案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达至平衡,实践推广范围较小,转型应用成本较低。

然而,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避免重蹈发达国家旧有模式覆辙的同时,更大限度地获得和利用清洁能源,这是一个更为令人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燃料瑞典小镇
罗罗将对用于UltraFan的100%可持续燃料进行测试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古老的瑞典
穿毛衣的小镇
朝鲜称已完成8000根乏燃料棒再处理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