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网为传承黎族文化尽微力

2007-12-01 06:36
中国民族 2007年11期
关键词:黎族文化

高 文 

我是黎族,生长在五指山脚下的昌化江畔,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情给我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故乡给我的童年留下的印象是高高的椰子树、槟榔树及低矮的船形屋。还有,清晨的缕缕炊烟在村子上空袅袅升起,就像仙女的帘纱一样将座座山峰缭绕起来。沐浴着沁人心脾的山野清风和多姿多彩的黎族传统文化,我长大成人。

黎族有着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随着时间的变迁,黎族文化却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记得小时候村子里很多“奥雅”(老爷爷)和“拜扣”(老奶奶)的脸上、手上纹着各种青色的图案,身着绚丽的筒裙,让我感觉神秘又好奇。那一艘艘好似扬帆远行的船形屋,一张张远古神秘的纹脸,以及在故乡的菠萝蜜树下相传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事,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但是今天的黎族,其文化保护和传承等各方面的工作起步都比较晚。看着黎族传统文化在一天天被同化、消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着自己如果能为黎族文化的留存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那该多好!

1998年,我开始接触互联网。网络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开阔视野,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网页制作,并在1999年制作出了第一个关于海南民俗的网站“海南我的家乡”(“中国黎族网”的前身)。2000年,我将原来的网站做了全面改版,同时把网站定位在“黎族文化”上,并申请了“中国黎族网”的域名。在设计上,网站的宗旨是突出黎族文化的特色,让人在视觉和感觉上产生一种走近这个古远神秘文化的冲动。经历了5个月的美工制作后,2001年黎族“三月三”节前,我推出了新版面的“中国黎族网”,随后又建立起了黎族论坛。为整体化增强黎族文化特色,我把论坛取名“黎族峒”。2006年,在黎族企业家符文忠先生的支持下,“中国黎族网”再次调整,并搬迁到符先生公司的服务器上,为我减轻了支付网络空间费用的负担。

“奥雅”[aeudza]在黎族语里是对村里老人的称呼。在“中国黎族网”,我把这个称呼作为“站长”的名字。网站建立前后,作为网站“奥雅”,我在收获网友友情的同时,也得到了黎族同胞的信任和对我的工作的极大肯定。回想几年来创建网站的经历,有快乐也有烦恼,更有成就!

因为找不到既有时间又懂网络技术的人,从整个网站的栏目设定到美工,再到开发网站程序等都是我独自一人完成。每天的工作十分繁琐,不仅要上传很多文章图片,还要修复网络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些年来,由于我的本职工作量不断增多,因此有时候也会对网站管理工作产生一些排斥心理,或者没有完全尽力去管理和维护它。曾经想过放弃,但是看着身边的黎族文化一点点消失,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我前行。在这个艰难前行的过程中,我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大明和叶子,是他们在一直陪伴我和黎族网一起成长。每当我有放弃的念头时,他们都对我说:“你要坚持下去,我们都支持你,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黎族网从建成到今天,凝聚了一批有理想的黎族青年。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希望:尽我们的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黎族文化,尽我们微小的力量激发起更多的人保护抢救正在日益消亡的黎族文化。尽管这些微不足道的力量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我相信从我们身边做起,就能够影响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到黎族文化保护传承的行列中。黎族网从创建走到今天,虽然一直平平淡淡,没有过辉煌时期,但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不断来了解黎族文化,让更多喜爱黎族文化的人和学者在这里有一个畅所欲言的交流家园,我就感到无限的欣慰和满足。

现在黎族网站包括历史、人物、宗教、文学、音乐、黎族学、语言、教育等内容。网站成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黎族青年,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现在论坛成员总数近千人,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作为一个有120多万人口的民族来说,这点成员似乎显的少了一些,但我们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将黎族文化告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现代年轻人往往青睐时尚,忽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我想告诉他们:真正时尚的文化其实就存在于民族文化中。

中国黎族网站介绍:

中国黎族网站(www.chinalizu.com)是一个展示黎族文化的互动平台;是世界了解黎族文化的窗口。网站全面介绍黎族文化知识,形式多样,集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网站设有民俗、语言、宗教、文学、手工艺、历史、音乐、美术、图片、人物、旅游、博客、BBS、相册、MTV、三月三活动、七仙嬉水节等30多个栏目,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黎族文化。

猜你喜欢
黎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黎族母亲》等
黎族竹木器乐相关研究综述
黎族习惯法对黎族服刑人员犯罪成因及改造的影响
地方高校该如何传承海南黎族音乐
谁远谁近?
黎族元素在校园美术教学中传承的思考
传承 民族 文化
黄帝战蚩尤
什么是文化